
职工“回收”购股资金后风险意识减弱怎么办?
问:我们地区从1992年起有不少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90%左右的职工都购买了企业的股份,改制后企业经济效益普遍提高,因而股本分红的比例比较高,仅四五年间,股东不仅回收了购股资金,还普遍得到了超股本的红利,一些职工就此产生了“本钱已经加倍赚回”的想法,对企业的关切度下降,风险压力减弱。请问有什么办法改变这种状况?
答:山东诸城市从1992年开始对中小企业推行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的改革模式,近年来这些企业中也出现了因均衡持股、股本总量小造成的发展动力不强、风险意识淡化、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该市提出了在股份合作制企业普遍推广以扩大股本总量、优化股权结构为目标的“四扩一调”方式,现推荐给你们,可能会对你们有所帮助。“四扩”一是内部职工增资扩股,组织发动员工对企业追加投资,聚集资本金;二是转让银行贷款扩股,在不改变企业与银行借贷关系的前提下,通过法律程序和手续,把企业的银行贷款配置为贷款股,划转到个人名下,在规定的期限内还本付息后,转变为个人股本;三是量化新增资产扩股,将企业新增资产量化配送到股东个人名下,作为分红的依据,一般不得转让、继承、赠与、抵押、变现,不计征个人所得税,如果转移或变现,则由出让人照章交纳个人所得税;四是吸收社会法人参股扩股,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吸收社会法人参股,并依法新设或改建为公司制企业。“一调”是指调整股权比例,通过扩股适当加大经营者的持股比例,形成一个持大股的经营者群体,从利益上增强经营者的责任,并调动其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