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集体企业产权界定问题引起关注
发行时间:2000-12-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集体企业产权界定问题引起关注

    日前,北京市针棉织品进出口集团公司有关人员前往下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北京外贸依达羊毛衫厂,准备宣布罢免范佩莉厂长职务并任命新厂长的决定,没想到被依达厂职工拒之门外。一时,关于集体所有制企业法定代表人产生的程序、产权界定、资产平调与改制问题成了北京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

    针织公司任命范佩莉为依达羊毛衫厂厂长是在1987年3月,那时工厂亏损58万元人民币,濒临倒闭。经过近14年的发展,企业固定资产已增加到近2000万元,职工由不足50人发展到近500人。1993年底,依达厂拿出部分资产与香港一公司合作,成立依达制衣有限公司,获得了自营出口权。1998年该厂出口创汇580多万美元,产品在美国、日本等占领了一定市场份额。同年5月,依达厂全体职工代表大会一致选举范佩莉担任该厂厂长。

    依达厂与业务主管部门的冲突出现在1997年外贸企业的清产核资过程中。根据清产核资内容,依达厂全部资产为600多万元人民币,净资产329万元。经该厂领导班子研究认定,工厂的资产应为“集体投入”,但遭到业务主管部门的反对。针织公司认为该厂资产应属“国家资本”,并意欲将这笔资产平调到总公司。

     由此,依达羊毛衫厂与针织公司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冲突,直至11月21日针织公司决定撤消范佩莉厂长的职务。对于依达羊毛衫厂而言,在冲突中疑问不断地产生:工厂法定代表人到底如何产生?职代会的选举算不算数?集体企业产权如何界定?上级是否有权平调资产?

    据悉,在我国已发生多起集体所有制企业抵制上级主管单位派遣厂长、平调资产事件,目前对该类事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处理方法。

    众多经济学家一致认为,上级主管单位强行改变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依法产生的法定代表人,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专家们甚至认为,依达厂完全可以通过法律程序,以全体职工代表大会的名义起诉上级主管部门非法任命厂长。

    但“罢免厂长”事件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更加深入的问题: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权界定问题。

    经济学家邹东涛称,集体企业的改革是落后的一环,全国各地集体企业改制的难度大,产权不清晰的程度相当严重,许多集体企业与外商合资的目的就是对抗上级主管单位的干预。而在北京正平律师事务所高智晟律师看来,集体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是基于当时社会关系的存在态势而设立的,以现在法律眼光来看,所谓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就是一个笑话。任何企业,只要有独立法人资格,产、供、销、人、财、物是独立的,不受任何部门的干涉。上级主管部门是基于其糊涂认识才自认为是上级。全国城镇集体经济学会的常务理事、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晓亮对集体所有制企业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他认为欲使集体资产变为国有资产的做法类似于一九五八年的共产平调风,是一种“左倾”表现,但在市场经济下过时了。

    著名经济学家曹思源认为,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依达厂属集体所有制毫无疑问的情况下,应赶快进行内部股份制改造,进一步明晰产权,产权越明晰,越不容易受到侵犯。

    依达厂厂长范佩莉明确表示“也想改制”,但是由于产权界定迟迟没有结果,按中国工商部门有关规定就无法进行产权重新登记,也就不能从法律上改制成股份制企业。

    曹思源建议,不一定要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产权界定,对于依达这样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也可以通过社会中介机构来界定产权。

    高智晟律师称,依达羊毛衫厂可以在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方面做一些尝试,将企业股份化并具体落实到所有员工头上,使过去这个企业通过投资形成的权益和劳动积累形成的量化资产股份化,这在法律上可以说得通。
集体企业产权界定问题引起关注
发行时间:2000-12-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集体企业产权界定问题引起关注

    日前,北京市针棉织品进出口集团公司有关人员前往下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北京外贸依达羊毛衫厂,准备宣布罢免范佩莉厂长职务并任命新厂长的决定,没想到被依达厂职工拒之门外。一时,关于集体所有制企业法定代表人产生的程序、产权界定、资产平调与改制问题成了北京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

    针织公司任命范佩莉为依达羊毛衫厂厂长是在1987年3月,那时工厂亏损58万元人民币,濒临倒闭。经过近14年的发展,企业固定资产已增加到近2000万元,职工由不足50人发展到近500人。1993年底,依达厂拿出部分资产与香港一公司合作,成立依达制衣有限公司,获得了自营出口权。1998年该厂出口创汇580多万美元,产品在美国、日本等占领了一定市场份额。同年5月,依达厂全体职工代表大会一致选举范佩莉担任该厂厂长。

    依达厂与业务主管部门的冲突出现在1997年外贸企业的清产核资过程中。根据清产核资内容,依达厂全部资产为600多万元人民币,净资产329万元。经该厂领导班子研究认定,工厂的资产应为“集体投入”,但遭到业务主管部门的反对。针织公司认为该厂资产应属“国家资本”,并意欲将这笔资产平调到总公司。

     由此,依达羊毛衫厂与针织公司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冲突,直至11月21日针织公司决定撤消范佩莉厂长的职务。对于依达羊毛衫厂而言,在冲突中疑问不断地产生:工厂法定代表人到底如何产生?职代会的选举算不算数?集体企业产权如何界定?上级是否有权平调资产?

    据悉,在我国已发生多起集体所有制企业抵制上级主管单位派遣厂长、平调资产事件,目前对该类事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处理方法。

    众多经济学家一致认为,上级主管单位强行改变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依法产生的法定代表人,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专家们甚至认为,依达厂完全可以通过法律程序,以全体职工代表大会的名义起诉上级主管部门非法任命厂长。

    但“罢免厂长”事件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更加深入的问题: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权界定问题。

    经济学家邹东涛称,集体企业的改革是落后的一环,全国各地集体企业改制的难度大,产权不清晰的程度相当严重,许多集体企业与外商合资的目的就是对抗上级主管单位的干预。而在北京正平律师事务所高智晟律师看来,集体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是基于当时社会关系的存在态势而设立的,以现在法律眼光来看,所谓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就是一个笑话。任何企业,只要有独立法人资格,产、供、销、人、财、物是独立的,不受任何部门的干涉。上级主管部门是基于其糊涂认识才自认为是上级。全国城镇集体经济学会的常务理事、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晓亮对集体所有制企业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他认为欲使集体资产变为国有资产的做法类似于一九五八年的共产平调风,是一种“左倾”表现,但在市场经济下过时了。

    著名经济学家曹思源认为,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依达厂属集体所有制毫无疑问的情况下,应赶快进行内部股份制改造,进一步明晰产权,产权越明晰,越不容易受到侵犯。

    依达厂厂长范佩莉明确表示“也想改制”,但是由于产权界定迟迟没有结果,按中国工商部门有关规定就无法进行产权重新登记,也就不能从法律上改制成股份制企业。

    曹思源建议,不一定要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产权界定,对于依达这样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也可以通过社会中介机构来界定产权。

    高智晟律师称,依达羊毛衫厂可以在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方面做一些尝试,将企业股份化并具体落实到所有员工头上,使过去这个企业通过投资形成的权益和劳动积累形成的量化资产股份化,这在法律上可以说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