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如何改变企业人员滞留状况?
发行时间:2001-01-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如何改变企业人员滞留状况?

问:我们企业在前几年进行了改制,职工绝大多数入了股,职工中由此产生了“职工即股东,股东即职工”思想,员工对企业的黏合力特别强,从而妨碍了企业的发展,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种人员滞留状况?

答:你所谈的现象在职工普遍持股的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企业正在作积极探索,他们着力于搞活经营机制,对外引入合作经营机制、委托管理机制和私人承包机制,“自己的小孩让人家管”。对内实行全员资产委托经营责任制,将部门或个人占用资产的运作业绩与其所持股份挂钩,同盈同亏。同时鼓励办“厂中厂”,三五人一伙自己创办小店小实体。有的还引进大学生办电脑公司,让大学生控股50%,职工占20%,企业房屋折股30%。对没有岗位的职工,企业为之牵线劳务输出,最多介绍2次。从而在企业普遍形成珍惜工作岗位的氛围。企业的机制活了,职工的责任心增强了,经济效益也提高了。他们的这些做法你们不妨试一下,也许会有效果。

如何改变企业人员滞留状况?
发行时间:2001-01-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如何改变企业人员滞留状况?

问:我们企业在前几年进行了改制,职工绝大多数入了股,职工中由此产生了“职工即股东,股东即职工”思想,员工对企业的黏合力特别强,从而妨碍了企业的发展,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种人员滞留状况?

答:你所谈的现象在职工普遍持股的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企业正在作积极探索,他们着力于搞活经营机制,对外引入合作经营机制、委托管理机制和私人承包机制,“自己的小孩让人家管”。对内实行全员资产委托经营责任制,将部门或个人占用资产的运作业绩与其所持股份挂钩,同盈同亏。同时鼓励办“厂中厂”,三五人一伙自己创办小店小实体。有的还引进大学生办电脑公司,让大学生控股50%,职工占20%,企业房屋折股30%。对没有岗位的职工,企业为之牵线劳务输出,最多介绍2次。从而在企业普遍形成珍惜工作岗位的氛围。企业的机制活了,职工的责任心增强了,经济效益也提高了。他们的这些做法你们不妨试一下,也许会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