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将推行弹性就业模式
上海市今年将正式确立小时用工模式,这意味着上海的下岗失业人员有了更灵活多样的就业选择,并能像全日制职工那样拥有合法的劳动地位和基本的社会保障。
据悉,上海在“九五”期间,初步形成一个能进能出的市场就业机制,构建起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市场化、社会化的理念开始获得全社会的认同。截止到去年底,上海历年累计进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人数为98.5万人,出中心的有91.4万人,出中心率达92.8%。经过政府和企业界的努力,45万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的人员绝大部分也已落实了社会保障。
同时,按照中央促进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要求,将重点发展弹性就业,即根据就业时间的灵活性,受雇方式的多重性及雇佣契约的多样性,积极推行以小时用工为主体的阶段性就业等多样化就业形式。
目前,上海市劳动保障部门已在小时用工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险、最低工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有所突破。根据有关专家的科学测算,已确定小时工的最低工资为每小时4元左右,并已将小时工纳入社会保险参保范围;还依据小时工多重劳动关系的特点,确定个人缴费主体地位,将本应由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直接支付给个人,全部由个人独立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同时,上海市还确定了按小时投保的最低标准,初步测算为每小时2元左右。此外,上海市正在对现行的劳动合同有关规定进行修订,以建立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调整规范,鼓励劳动者灵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