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经济运行七大利好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综合各方面因素,认为影响2002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不少,其中来自外部环境的有利因素有两个,来自国内的有利因素有五个。
来自外部的两个有利因素:
其一,由于衰退的出现,全球现在形成了一种要求恢复、稳定和发展经济的共识,这是以往没出现过的情况。
其二,我国在2002年继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有利条件,可能比其他很多国家要更充分一些。
来自国内的五个有利因素:
其一,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运用空间依然较大。只要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需要,我国政府仍然可以比较自如地使用发债、降息、减税、加薪、动用外汇储备、减轻农民负担、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等各项调控措施。
其二,我国在2002年执行的整体经济政策的方向,目前已经明确,所要采取的力度也比较得当,这表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将在2002继续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的特征。
其三,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整体环境依然比较宽松,持续实现的低通胀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
其四,近年来国家采取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已经积累下来比较坚固的社会物质基础,这将给2002年的经济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其五,国内各项改革一直在持续推进、逐步完善,这将有利于微观经济主体进一步发挥积极性。比如削减政府的不合理管制与审批,就从制度上对启动民间投资起到了积极作用。
虽然具备了这些有利的条件,但邱晓华认为,2002年中国经济运行中仍然包含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并非表明2002年中国经济的运行趋势变得无法把握。邱晓华特别提出值得研究2002年经济工作的人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其一,2002年我们如何进一步地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把发展与规范的关系更巧妙地处理好?其二,明年我们如何在体制上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民间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让各级政府部门更准确地扮演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