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新工联在改革开放中前进
上海新工联(集团)有限公司从1997年联社“五代会”以来,积极落实朱鎔基总理在接见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代表时“把集体企业真正办成职工自己的企业”的指示精神,锐意进取,大力进行制度创新、产业创新和管理创新。五年来,企业经历两次改制,先后组建了原上海新工联实业有限公司和上海新工联(集团)有限公司,并以新工联为母公司组建了上海新工联集团。制度创新推进了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走出一条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发展的新路,新工联综合实力有了“五个提高”:
1、销售收入提高。1997年新工联销售收入7.6亿元;2001年销售收入达到8.4亿元,比1997年增长10.53%。
2、利润总额提高。1997年新工联利润总额1790万元;2001年利润总额2290万元,比1997年增加28.7%。
3、资产质量提高。1997年底,新工联应收帐款总计高达4.1亿元,占当时总资产的近三分之一,截至2001年底,已降低到2.13亿元。2001年与1997年相比,新工联资产负债率由60.3%下降为47.5%,下降了近13个百分点。
4、员工整体素质提高。五年来,企业致力于队伍结构调整,加大员工的岗位培训、技能培训,管理人员中先后有近20人攻读MBA;引进多名大专以上紧缺人才,队伍素质显著提高。
5、对市联社现金回报和职工收入水平提高。新工联五年累计上缴市联社现金利润2639万元,实现了市联社提出的“要把新工联办成联社坚强支柱”的要求。在岗员工收入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