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深化公有制内涵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王国平认为,深化对公有制内涵的认识,在以下两方面有待进一步突破:一是对非国家、非集体拥有,但又不是直接以私人名义占有的财产,给予实质上的公有界定并予以更大力度的扶持和发展。随着公共管理意识的强化和新的运行机制的构建,区别于政府及盈利性企业的各类非盈利性组织,将活跃于公共领域,其中积累的庞大资本尽管其运作方式已经融入市场机制,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其社会共有属性和功能日益增强,实质上是一种区别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制的新型公有制形式。二是对盈利性企业的私人资本部分作进一步区分。凡是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司制构建、形成与企业同存亡的法人财产投资者不能抽回,就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公有性,它们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下,发挥着一般私人企业难以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