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私营企业的发展不可能带来解决总量失业问题
发行时间:2003-10-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刺激私营企业的发展不可能带来解决总量失业问题
《中国经济导报》日前刊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鞍钢、程永宏的文章指出,发展私营经济是否能够带来就业总量的增加,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文章说,目前大多数理论文献和一些政策文献都把私营企业的发展作为解决中国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根据在于:近几年来,随着私营企业的发展,私营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不断增加,而国有企业的就业总量却在不断减少。事实上,这只是一种直观的现象,是当前体制转型的结果,不能作为比较两种所有制企业创造就业能力的依据。中国目前的私营企业从其起源看有两类:一类是由原来的国有、集体企业拍卖或实行股份化形成的,一类是通过自身利润积累直接投资建立起来的。前一类私营企业在形成的同时即意味着国有、集体企业职工的失业,尽管新建立的私营企业会重新雇用一批工人,但数量远少于原企业的失业工人数量,就业总量只会下降,不会增加;后一类企业似乎没有直接导致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业增加,但从总量的角度看,在市场容量和资源存量一定的条件下,私营企业份额的上升必然导致国有、集体企业份额的下降,二者的此消彼长只是意味着就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与就业总量的增加没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私营企业和国有、集体企业就业数量的变化只是反映了体制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所有制结构变化,而没有增加就业总量;私营企业就业数量的上升和国有、集体企业就业数量的下降有着强烈的因果关系,而不是彼此独立的,它们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因此,通过刺激私营企业的发展不可能解决总量失业问题。
刺激私营企业的发展不可能带来解决总量失业问题
发行时间:2003-10-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刺激私营企业的发展不可能带来解决总量失业问题
《中国经济导报》日前刊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鞍钢、程永宏的文章指出,发展私营经济是否能够带来就业总量的增加,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文章说,目前大多数理论文献和一些政策文献都把私营企业的发展作为解决中国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根据在于:近几年来,随着私营企业的发展,私营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不断增加,而国有企业的就业总量却在不断减少。事实上,这只是一种直观的现象,是当前体制转型的结果,不能作为比较两种所有制企业创造就业能力的依据。中国目前的私营企业从其起源看有两类:一类是由原来的国有、集体企业拍卖或实行股份化形成的,一类是通过自身利润积累直接投资建立起来的。前一类私营企业在形成的同时即意味着国有、集体企业职工的失业,尽管新建立的私营企业会重新雇用一批工人,但数量远少于原企业的失业工人数量,就业总量只会下降,不会增加;后一类企业似乎没有直接导致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业增加,但从总量的角度看,在市场容量和资源存量一定的条件下,私营企业份额的上升必然导致国有、集体企业份额的下降,二者的此消彼长只是意味着就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与就业总量的增加没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私营企业和国有、集体企业就业数量的变化只是反映了体制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所有制结构变化,而没有增加就业总量;私营企业就业数量的上升和国有、集体企业就业数量的下降有着强烈的因果关系,而不是彼此独立的,它们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因此,通过刺激私营企业的发展不可能解决总量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