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锡北塘出现村股合作社,5万农民成股东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2003年底完成了一项涉及当地7万名农民重大利益的改革:全区6亿多元的村级集体资产全部被量化,各村将其中的经营性资产作为股本金,纷纷组建起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近5万拥有资产权益的当地农民成为合作社的股东。
北塘区村级集体经济股权的确认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划定村集体资产的范围,并进行分类;二是确认拥有集体资产股权的人员的条件,并确定股份;三是依照股份制企业建立新的集体经济管理组织机制和体系。
股本金设置首先将所有村级集体资产区分为资源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股权设置将总股本划分为集体股和个人分配股。个人分配股又划分为人口股和贡献股。总股本中40%的股份被设置为集体股。人口股的设置依据宪法规定农村集体资产归全体村民所有的条款,将20%的股本金设置为人口股,平均分摊到所有拥有本村户籍的村民。股本金的40%被设置为贡献股。贡献股的设置从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算起,到成立村股合作社为止,凡是本村村民在本村参加过劳动的人都有参与分配贡献股的资格。以劳动年限为依据,有1年算1股。村股合作社成立之后死亡人员的股权可以继承。
村股合作社的出现打破了村集体资产的混沌状态。无锡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改革处处长蒋国新说,尽管现在的清产核资是粗线条的,尽管资源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没有纳入股本金,但由于股权份额的确定,集体资产实际被全部量化了。
村股合作社在体制设计上为农民拓宽了资产性和经营性收入的双重渠道,还为农村集体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开辟了道路,也为农村社会形态的城市化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