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潜在因素遏止下半年就业增长
国家发改委不久前召开关于就业形势的会议指出,虽然上半年内地就业增长平稳,但下半年增加就业的压力会有所上升。
会议指出四大潜在因素遏止下半年就业增长。由于内地仍处于劳动力资源增长高峰期,累计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等所形成的就业压力并没有根本解决。
宏观经济调控对就业的影响会逐步显现。控制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必然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程度的暂时影响。据有关专家的测算,如果不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宏观调控可能减少潜在就业岗位115万个。
地区性就业或再就业压力加大。中西部和老工业基地就业压力继续增大,失业人员呈增长趋势。据分析,因国有企业改制等原因,年内将暂时增加310多万失业人员。在过去的两年中,有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基本都实现了再就业,没有就业的人员面临更大的就业难度。
再就业政策范围外一些群体的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在再就业政策外的“非阳光区域”,有三种情况值得特别关注。他们包括:集体企业中的下岗失业现象较为普遍,目前多数集体企业职工享受不到再就业扶持政策;初、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因征地和政策因素转入城镇的劳动力中有100万处于失业状态。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在总量供大于求的同时,劳动力素质与岗位要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一方面有众多下岗失业人员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众多企业为寻找人才而求贤若渴的现象并存。众多专家指出,劳动力总体素质短缺,不仅是影响劳动者就业的重要因素,而且成为制约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专家们认为,下半年,宏观调控会在四方面引起就业问题。一是由于基建项目的停建和缓建,会对从事基建项目的农民工造成直接冲击;二是由于一些在产项目的调整或压缩,会导致一批在职职工失业;三是由于控制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一些地方靠投资拉动就业的预期将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四是再就业政策落实受到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