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镇江推行企业“阳光改制”
从江苏镇江有关部门获悉,到今年8月份,该市中小企业转制将基本结束,实现产权转让的152户企业全部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条件下实行交易。在今年7月份完成改制的百户中小企业调查显示,在这些改制企业中,新的机制带来的活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迸发,企业呈现出强劲的跨越式发展态势。
据中共镇江市委副书记张庆生介绍,坚持规范改制,实行阳光操作是改制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从改制结果来看,这一原则不仅有效促进了全面改制工作健康顺利地进行,从而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也防止了由于暗箱操作带来的腐败行为。
自2002年6月,江苏省镇江市确定对292户企业实施改制,其中产权出让152户,破产关闭140户,占目标总数的94.5%。为确保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镇江市出台了诫勉谈话、评估招标、专家论证、审议公示、集体议决、进场交易、招标竞价、收入监管、规范建档、全程监察等十大规范操作制度,在企业转制组织实施中不再是封闭操作,而是公开环节,透明操作。特别是产权出让企业,既在企业内部公告,同时也在产权交易中心面向社会公示,接受公开投标。对投标人的标书从投标报价、经营能力、职工安置、债务偿还、企业发展等五个方面,邀请市人大、市政协、纪检监察部门以及出让企业职工代表进行综合评审,不仅要求对投标人提交的标书当面解密,现场拆封,而且对评标小组成员实行了相应的关联回避制度,确保整个交易过程规范有序、公开、公正、公平。镇江市神农房地产出让底价100万元,经过64轮竞拍,最后以高出底价320万元成交。京江发动机厂通过公开竞标,企业以负资产出让转而获得出让收入108万元。
规范建档是阳光改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历史和现实负责的内在要求。据体改办负责人介绍,目前改制完的企业已全部建立档案,改制档案将成为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真实依据。让政府清楚,让职工明白,让企业安心,从而使企业改革更加规范化、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