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推广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
南京市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的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让村民喜当股东,被农民形象地喻为“养了一只会生蛋的鸡”。近日,据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南京市去年启动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以来,目前已有9个村的村民成了股民,7个村实现了分红,分红总额621万元,人均分红557元。
所谓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是把集体资产的所有权明晰到社区全体成员,让农民变成股民,从而使农民凭借占有的股份获得长期而稳定的财产性收入。
据悉,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和社区,村集体经济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增幅最大的浦口区泰山镇桥北社区增长734万元,总额达1043万元,增幅最小的六合区程桥镇长青村增长3.86万元,整体平均增长近90万元左右。
村民享受到了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带来的经济效益。江宁区太平社区在原有的集体土地上盖起了标准厂房,还发展了自己的大酒店、农贸市场、打工楼等第三产业,使农民分红总额达94.1万元,股均分红100元。
南京市有关部门表示,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市完成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让“农民”变“股民”。按静态初步预算,如果全市有条件的村全部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仅此一项,全市农民可从集体资产收益中得到股息和红利1.1亿元以上。
江苏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包宗顺认为,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顺应了当前农民财产意识开始觉醒、民主意识萌动的要求,将成为继上轮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三次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