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兆忠:正确看待集体经济体量的大与小
上海市城镇工业合作联社副主任陈兆忠著文指出,要正确看待集体经济体量的大与小。
文章说,对集体经济体量的缩小,是一些部门和同志忽视集体经济发展的“理由”之一。如何看待集体经济的体量?我以为,打破传统的纯集体经济的局限,看到集体经济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源源不断地向其他经济组织延伸和拓展,不断渗透于混合经济之中。看不到这一现象,很难对当今的集体经济体量作正确的估价,很难正确认识其社会总量发生的变化。
文章认为,分析集体经济的体量,可以从国有经济的改革得到有益的启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统计资料表明,2005年1—7月,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467.7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利润3661亿元,增长18.5%;上缴税金总额3509亿元,增长15.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7073亿元,增长22%。这些统计数据足以说明,国有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统计资料又表明,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25万户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其中仅3万户为国有企业。这几年,我国国有企业正以每年4000户至5000户的速度递减,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也由两年前的196户减少到现在的69户。
借鉴这个经验,新型集体经济的概念亦有异曲同工之妙。看待集体经济的体量决不能只看传统集体企业的数量,必须从集体资本的本体和延伸部分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出集体经济的总量状况。在今年中国集体经济高层论坛上,陈士能主任在讲话中指出,2004年我国集体经济的总量已占全国总量的22%。据统计,1978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平均增速为9.4%,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从3000多亿元增至2004年的13万多亿元,其中集体经济创造的增加值从1000多亿元发展到30000多亿元,增长了30多倍。可见,集体企业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因此 ,集体经济也要象国有经济一样,从社会化、市场化、产权多元化方式等大概念思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