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使用仅一年的10台原价值248万元的自卸车,在企业改制评估中确定的成新率仅为50%,仅此一项导致国有资产净值减少110万元;一座账面净值为463万元的企业办公楼,在改制中经过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后的净值仅为223万元,净值减少240万元。就这样,国有资产成了部分改制企业的厂长经理们一夜暴富的“盛宴”。
最近发生在东北地区的这两起国企资产流失案例表明,由于在资产评估环节人为压低国有资产净值、会计师事务所超越职责权限进行资产评估等问题,一些地方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国有资产流失是一个老话题。特别是一些人借企业改革改制之机大量侵吞国有资产,造成了国有资产平均“每天流失一个亿”的数据曾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据国资委有关专家估计,全国国有企业特别是改制面已达80%的中小型企业,在改制中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即产权问题上的腐败,已经大大超出了人们在一般意义上对腐败的理解。
我国法律对保护国有资产有着明确的规定,任何人不得采用任何手段侵占属于国家的财产。采取隐匿资产等手段,达到非法占有国有资产是当前企业改制中一个突出问题,有些改制企业的厂长经理一夜之间成为百万、甚至千万富翁,企业改制成了这些人一夜暴富的“盛宴”。这种将国有资产在企业改制中千方百计“缩水”,在企业改制后个人非法占有的行为,无异于贪污或盗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