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联社积极探索新时期集体经济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会同市、县两级联社,积极探索新时期集体经济的发展之路。全省手工业合作联社系统通过七种运作模式,找准了企业改革的钥匙孔。他们的经验可概括成七个一批,即:分立经营,精干一批;改制退出,激活一批;出售变现,活化一批;依法破产,淘汰一批;先租后售,启动一批;租赁经营,搞活一批;用足政策,减负一批。改革改制,成功地使一大批老集体企业在市场中成长壮大为市场强企。通过改组改制,多数传统集体企业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彻底摆脱了困境,走上了稳定发展之路。同时,结合本地实际,轻工集体经济打破了传统行业界线,结合市场需要,发展了一批为汽车、电子、建筑行业配套的企业,打破了小商品生产格局,走上了规模化、多元化、集约化的发展新路。
经过多年努力,新型集体经济已在该省联社范围初步形成。省轻工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制改造起步较早,并逐步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形式,进行了改革改制。按全口径统计,全省联社企业有680户,其中改制为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的,有430户,改制面达到63%。还有一批集体企业正在改制,即将摆脱传统集体经济模式,以新型集体经济面目出现在市场中。
现在,该省轻工集体经济有职工8万多人。2004年,全省轻工集体经济完成产值19亿多元,实现利税1.67亿元。到2004年末,全省联社系统38户规模以上企业,有35户完成了不同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
在企业改革创新的同时,省手工业合作联社也在进行着自身的改革。联社不再以企业主管上级的身份出现,而是把为成员单位搞好咨询服务,促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为己任。联社从“官”换位到“民”,搞好调查研究,强化政策服务,推进企业改制,在成立半个多世纪之后,开始了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新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