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白立忱论股份制与合作制的异同
发行时间:2007-05-30
网站编辑:白立忱
来源:研究所

白立忱论股份制与合作制的异同

    最近,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白立忱在广东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全面认识股份制与合作制。

    他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发达地区,如何发展合作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方向问题。要坚定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合作制方向,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把各类合作社与供销合作社联系起来、融合起来。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与合作制产生时的市场经济条件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相应的合作社发展壮大之路。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合作社,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社发展道路。

  他强调指出,要全面认识股份制与合作制。在发达地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股份制为主体的企业组织制度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于是有些同志在思考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方向时,往往存在着一股就灵的片面看法。要解决这个认识的误区,我们必须对股份制和合作制有个全面的认识。股份制与合作制都是现代信用制度的产物。世界上第一个规范的股份公司是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世界上第一个公认的成功的合作社是1844年诞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的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其共同的特征是产权明晰,投资主体多元化。但是,股份制与合作制具有不同的组织原则和运行机制,是两种不同的企业制度。首先,价值取向不同。合作社是弱势群体为了取得公平的市场竞争地位而开展的自愿联合,目的在于谋求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股份公司则是资本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而组建起来的,目的是资本增殖。其次,组织机制不同。合作社的所有者和服务对象具有同一性,合作社的所有者同时也是合作社的管理者、利用者。股份公司所有者与服务对象是分离的。股东是股份公司的所有者,不一定是股份公司的利用者。所有者、管理者、利用者三位一体,是合作社的特色,也是合作社的优势。第三,管理理念不同。合作社是劳动的联合,以人为本,在管理上实行一人一票,防止出现资本对合作社的控制。股份制是资本的联合,以资为本,管理上实行按资投票,允许大资本控股企业。因此,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而股份公司则实行法人治理。第四,分配制度不同。合作社强调联合,强调社员对合作社的利用,在分配上采取限制股金分红、提倡按交易额分红的办法,鼓励社员与合作社做交易。股份制则强调资本增殖,不要求股东必须与公司作交易,在分配上实行按股分红,以红利作为回报股东的基本形式。合作社实行按交易额返还利润,是与社员建立紧密的利益联接的有效途径,也是与股份公司等其他经济组织竞争的优势所在。弄清合作社与股份制的区别,目的不是比较合作社与股份制的优劣。作为两种不同的企业制度,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股份制和合作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既不能用股份制取代合作制,也不能用合作制否定股份制。在这两种制度面前,供销合作社应该如何选择?当然是合作制!供销合作社所以能够独立存在,就是因为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在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上具有股份制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强调,供销合作社要坚持为农服务的发展方向。这是供销合作社的本质,也是供销合作社独立存在的意义所在。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供销合作社的合作经济方向不动摇。当然,坚持供销合作社的合作制方向不动摇,不等于要排斥股份制,相反,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或引进股份制的机制,丰富合作制的内涵,增强合作制的活力。当前,借鉴股份制的机制发展和完善合作制,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包括通过设置资格股和优先股来增强合作社的融资能力;也包括适当调整一人一票制度、赋予合作社的利用大户以更多的投票权等来增加合作社对社员的吸引力。在母体坚持合作制不动摇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实行多种形式。可以是股份制,也可以是混合所有制,把合作制的优势与股份制的优点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供销合作社的为农服务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白立忱论股份制与合作制的异同
发行时间:2007-05-30
网站编辑:白立忱
  
来源:研究所

白立忱论股份制与合作制的异同

    最近,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白立忱在广东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全面认识股份制与合作制。

    他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发达地区,如何发展合作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方向问题。要坚定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合作制方向,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把各类合作社与供销合作社联系起来、融合起来。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与合作制产生时的市场经济条件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相应的合作社发展壮大之路。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合作社,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社发展道路。

  他强调指出,要全面认识股份制与合作制。在发达地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股份制为主体的企业组织制度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于是有些同志在思考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方向时,往往存在着一股就灵的片面看法。要解决这个认识的误区,我们必须对股份制和合作制有个全面的认识。股份制与合作制都是现代信用制度的产物。世界上第一个规范的股份公司是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世界上第一个公认的成功的合作社是1844年诞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的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其共同的特征是产权明晰,投资主体多元化。但是,股份制与合作制具有不同的组织原则和运行机制,是两种不同的企业制度。首先,价值取向不同。合作社是弱势群体为了取得公平的市场竞争地位而开展的自愿联合,目的在于谋求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股份公司则是资本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而组建起来的,目的是资本增殖。其次,组织机制不同。合作社的所有者和服务对象具有同一性,合作社的所有者同时也是合作社的管理者、利用者。股份公司所有者与服务对象是分离的。股东是股份公司的所有者,不一定是股份公司的利用者。所有者、管理者、利用者三位一体,是合作社的特色,也是合作社的优势。第三,管理理念不同。合作社是劳动的联合,以人为本,在管理上实行一人一票,防止出现资本对合作社的控制。股份制是资本的联合,以资为本,管理上实行按资投票,允许大资本控股企业。因此,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而股份公司则实行法人治理。第四,分配制度不同。合作社强调联合,强调社员对合作社的利用,在分配上采取限制股金分红、提倡按交易额分红的办法,鼓励社员与合作社做交易。股份制则强调资本增殖,不要求股东必须与公司作交易,在分配上实行按股分红,以红利作为回报股东的基本形式。合作社实行按交易额返还利润,是与社员建立紧密的利益联接的有效途径,也是与股份公司等其他经济组织竞争的优势所在。弄清合作社与股份制的区别,目的不是比较合作社与股份制的优劣。作为两种不同的企业制度,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股份制和合作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既不能用股份制取代合作制,也不能用合作制否定股份制。在这两种制度面前,供销合作社应该如何选择?当然是合作制!供销合作社所以能够独立存在,就是因为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在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上具有股份制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强调,供销合作社要坚持为农服务的发展方向。这是供销合作社的本质,也是供销合作社独立存在的意义所在。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供销合作社的合作经济方向不动摇。当然,坚持供销合作社的合作制方向不动摇,不等于要排斥股份制,相反,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或引进股份制的机制,丰富合作制的内涵,增强合作制的活力。当前,借鉴股份制的机制发展和完善合作制,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包括通过设置资格股和优先股来增强合作社的融资能力;也包括适当调整一人一票制度、赋予合作社的利用大户以更多的投票权等来增加合作社对社员的吸引力。在母体坚持合作制不动摇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实行多种形式。可以是股份制,也可以是混合所有制,把合作制的优势与股份制的优点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供销合作社的为农服务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