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信社改革的三个方向
国际金融报近日刊登署名文章提出农业信用社改革的三个主要方向。文章说,当前农信社改革方向主要有: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不同的改革方向对农信社有不同的条件和发展趋势。
农信社以合作制为改革目标。这一改革方向按国际合作社联盟原则要求,农信社对社员以外的资产负债为零。这种改革适用于规模小且资产质量高的信用社,但这样的改革势必导致农信社规模进一步收缩。难以适应日渐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信社以股份制为改革目标。农信社的资本、资产及运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农信社难以达到标准的要求。农信社实行股份制改革还有能使其现在的国有商业银行那样,为赢利的目标,将信贷资金从农村向城市逆向流动。从而使农信社失去原有的为“三农”服务以及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而影响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农信社以股份合作制为改革目标。这种改革目标就是按商业性银行机构的各项要求将在农信社逐步纳入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轨道。其特点:一是其各项业务与商业银行基本一致;二是其法人治理结构按公司法的规定建立健全;三是部分保留合作制的一些有益的做法,如经营在以赢利为目标的同时兼顾为“三农”服务,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兼顾为社员服务等。其优点:一是有利于农信社不断扩大规模以适应农村的金融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有利于建立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保障农信社的稳健发展;三是有利于更有效地服务“三农”,农村合作银行的规模、功能和服务水平都将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同时由于它地处农村,其经营与农民、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必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