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坚持国企改革方向 规范推进国企改制
发行时间:2009-11-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坚持国企改革方向  规范推进国企改制

    日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在《人民日报》刊文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

    文章指出,过去的国企改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演绎为“国退民进”,主张“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有的采用下指标、派任务、定时限、赶进度的做法,用搞运动的方式要求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有的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简单地理解为“卖”,改制方式单一;有的把国有企业当作包袱急于甩掉,一卖了之,损害了出资人、债权人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引起职工的不满和各方的关注。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目的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质量,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巩固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理解为国有经济的比重越大越好,只讲“进”不讲“退”,是片面的;演绎为“国退民进”,主张“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只讲“退”不讲“进”,也是不正确的。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使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不能刮风出售国有资产,不能“一刀切”,不能用行政命令推进国有企业改制。
坚持国企改革方向 规范推进国企改制
发行时间:2009-11-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坚持国企改革方向  规范推进国企改制

    日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在《人民日报》刊文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

    文章指出,过去的国企改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演绎为“国退民进”,主张“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有的采用下指标、派任务、定时限、赶进度的做法,用搞运动的方式要求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有的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简单地理解为“卖”,改制方式单一;有的把国有企业当作包袱急于甩掉,一卖了之,损害了出资人、债权人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引起职工的不满和各方的关注。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目的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质量,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巩固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理解为国有经济的比重越大越好,只讲“进”不讲“退”,是片面的;演绎为“国退民进”,主张“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只讲“退”不讲“进”,也是不正确的。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使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不能刮风出售国有资产,不能“一刀切”,不能用行政命令推进国有企业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