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豆模式:新型集体经济
钱鹏飞
回顾我国近20年的经济改革发展史,毫无疑问以苏南乡镇企业发展为主的“苏南模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谁也不能够否认它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示范效应。而当以集体经济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苏南模式”与以个私经济为主的“温州模式”在进行着热闹的较量时,无论是从舆论的观点,还是苏南各地方政府发文“大力发展个私经济”,似乎“苏南模式”的势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于是各界人士纷纷认为“乡镇企业已经从历史的舞台上消退,苏南模式已经终结”。苏南的乡镇企业并没有停止探索和发展的脚步。地处太湖之滨的红豆集团积极有效探索公有制经济的新的实现形式,坚持并发扬的新集体经济的“红豆模式”,就是在这种改革与探索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其完全符合江泽民同志的关于集体经济的重要论述。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城乡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红豆”的做法同时也真正体现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与时俱进”的重要思想。红豆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是否具有借鉴性?2001年4月19日,对江苏无锡港下镇的红豆集团的员工来说,这一天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红豆集团800多名“正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一场考试,这场考试很特别:考试试卷的题目是“禁止企业内干部脚踏两条船”。这份试卷的出题者是被称之为“乡镇企业思想家”的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周耀庭。周耀庭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结构中,旧集体经济体制必将转化为新集体经济体制组织”的论断,认为“红豆集团率先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既顺应了市场经济的需求,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了党和国家提倡和鼓励发展的新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红豆步入了股份制——新集体——公有制经济——我国所有制经济结构的主体范畴”。2002年9月17日,周耀庭畅谈新集体经济下的红豆模式。以下是<大地》记者与周耀庭的对话:
不能把“红豆”分掉
《大地》:苏南是以走集体经济道路而创造了“苏南模式”;,可是现在苏南大部分地区又盛行这样的口号:大力发展个私经济:你是如何看待这样一个问题的?另外,你认为你所领导的红豆集团现在是个私经济形式呢?还是集体经济形式?
周耀庭: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有的地方很穷,经济落后,发展个私经济肯定对,个私经济是新的增长点:但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大力发展个私经济的提法会误导一部分人把好好的集体企业分掉。
几年前,也有人劝我把“红豆”分掉,我认为太容易了,在组织形式上,我们下面的各个子公司如同大蒜头,掰开就行了。当时,我的朋友,甚至我的领导都希望我把红豆变成私营企业,公司内部的人也有这种想法,说股份制企业“公不象公,私不象私,还不如干脆改为私营企业。”好像公有制企业不如“私营企业”牌子响,好像不叫“私营企业”就老土、落后。可这是导向问题。少数地方政府大谈改制,以牺牲规模经济为代价,来取得所谓改制的成功,把形成规模的集体经济分掉了。我认为,企业还是要规模化、集团化,形成规模的企业好比一个人,有的地方为了求得改制的成功,把一个人的头、四肢、躯干分成几块,变成了若干个私营企业,这是以牺牲规模为代价,是一种倒退,过几年后,私营企业还是要联合兼并组建企业集团的。
我1999年写了一篇文章叫(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2001年为了试一试是集体经济的力量大,还是个私经济的力量大,我在内衣生产经营上规模,内衣产量达到了2300万件,使周围的一些私营服装厂倒下了一大批,我称之为内衣战略。
“人人都有,平均所有”的旧的集体经济肯定要被淘汰,红豆1992年就淘汰了这种体制.我们现在是“大家都有,不等所有”,企业有1500多人参股,实行·人股自愿、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如果把红豆分掉,形成私营企业,那分出去的一个私营企业,只能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不能够调动一帮人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发展。世界500强企业中没有一个是个体经济都是股份制经济,个私经济好像一个田螺,他不想长大时可以繁衍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如果想长成老鼠那么大,羊那么大,猪那么大肯定不行,因为个私经济只能在家族或情感经济的“螺壳”中运行,要么打破“螺壳”。
红豆集团董事局、党委根据广大股东要求明确规定,股份制企业的干部不得脚踏两只船。愿在新集体经济组织创业的,必须关掉“工业自留地”。愿搞个体私营经济的也可以,但必须辞去集体职务,或劝其辞职离厂,回家一心一意健康发展个私经济。
在今后不太长的时间内。国内个体企业要真正发展成功势必向股份制方向过渡和发展。在新经济体制结构中,旧集体经济体制必将转化为新集体经济体制。红豆集团1992年率先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顺应了市场经济的需求,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了党和国家提倡和鼓励发展的新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红豆因此步入了股份制——新集体——公有制经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主体范畴;我认为,那些成功的正在健康发展的个私企业最终也将往这个方向发展。
现在红豆究竟是什么样的企业呢?“1992年改制的时候,有人说我是在搞资本主义;1999年、2000年那段时间,因为我不愿意将红豆改为个私企业,反对将新集体经济分掉,又有人说我是社会主义”。实际上指我保守!我说“社会主义好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我们可以探索公有制经济的新的实现形式。新集体经济在实践中可操作性非常强,也顺乎民心”:因此,红豆集团的企业性质是集体经济,是新的集体经济;以后还是!
以正确的政策为导向
《大地》:其实,在那样的背景下,如果你将作为乡镇企业的“红豆”完全改制为“个私企业”,也许也会得到很多人的叫好,而且你自己本人得到的利益可能会更多、更大,但你没有那样做,这主要是为什么呢?
周耀庭:是的,当时我完全可以将红豆改制为个私企业,因为那时在苏南部分地区,对于发展个私经济,好象已经成为一种时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一个领导观念是否更开放的标准了,因此,当时的大环境就是红豆集团周围完全被个私企业包围着:但我仍然坚持走新集体经济道路!为什么呢?
我们是按照党中央的政策和精神.是按照“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标准来做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城乡出现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贤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我们认为股份制是先进生产力代表,是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代表—
二是红豆1992年就组建江苏省第一家省级乡镇企业集团;1995年5月,红豆集团作为江、浙、沪两省一市唯一以乡镇企业代表应邀出席了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召集的如何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座谈会;1997年又被国务院列入全国120家深化改革试点企业、我们深深感到我们红豆集团有责任、有义务按照党中央的政策、要求,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公有制经济新的实现形式。
三是就全国而言,一些地方在倡导“大力发展个私经济”,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差:中央从来没有讲过要“大力发展个私经济”,中央的政策是:我国所有制结构是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同时鼓励和引导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红豆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
四是新集体经济更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新集体经济既能为股东多创效益,又能培养发扬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股份制“股”了民心。在实践中,坚持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新集体经济有更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它可以使红豆的发展经久不衰,走向更加辉煌。
红豆集团有1500个股东,有53个大股东,应该说企业的性质还是集体的,企业股权结构是大小股东占71%,部分干部职工占19%.镇政府占10%。很多人认为:相比于其他企业的主要领导人改制后占35%以上,作为红豆集团的董事局主席仪仅占3.6%的股份实在是很少的,有很多人劝我应该拥有30%的股份,至少不能少于25%。我认为,我个人不需要这么多,最多我可以拥有15%;我想:“像红豆这样的企业不应该是哪一个人的,它应该是集体的;企业家是重要的,是综合要素中的稀有资源,片面强调一个人的作用是错误的。如果企业兴衰成败决定在一个自然人身上,那么这个企业是不健康的,也是有风险的。
我将所有精力全部放在企业发展上,我将我所有的钱也完全放在红豆企业的股份中,为什么呢?因为我要让红豆成为百年企业:要经久不哀。如果这个企业到了2060年还要倒闭,那肯定不是那时的领导有问题,而是我这个第一代领导人没有做好工作。应该有一套制度,建立新集体经济体制就是这个制度的最好体现;
在股权设置上,我想红豆可以设立一个“董事长股份”,红豆第三代或第四代董事局主席可能很有能力,但没有多少股份,设立“董事长股份”,就可以使这个董事局主席拥有绝对优势,谁当红豆的董事局主席,谁就占这个股份,但“所有权属于集体”,代表集体行使权力,董事局主席只享有红利分配权。这样既增强了以后出任集团董事局主席的人对企业的控制力,又解决了对以后一把手激励机制问题,用制度来体现一种新集体的性质。
大力发展新集体经济
《大地》:请你谈一谈新集体经济与旧集体经济之间的区别,以及新集体经济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周耀庭:我认为,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旧集体经济的产权不明晰,大家对所谓的集体资产没有关切度:那时的镇集体企业是这样的一种情形:你说这是集体的,员工却认为反正没有自己的份,应该是政府的;而你说这是镇政府的,政府会说这是全镇人民所有的—这时候,我用一句话说这个旧集体经济就是:“人人都有,平均所有”,而任何人感觉什么也没有。而新集体经济是“大家都有、不等所有”,产权明晰,股东个个都知道有自己的股份,
新集体经济的主要优势是:在劳动合作基础上的资本合作极大地调动了所有劳动者的积极性。新集体经济同时凝聚了人心,让劳动合作的劳动者与资本合作的劳动者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使管理者既是投资者又是劳动者,这样既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又激发了所有劳动者的原动力。
新集体经济可以创造出规模经济,避免短期行为;创出名牌,培养人才,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弘扬企业文化:对内提高企业的亲和力、凝聚力,对外增强企业的扩张力、竞争力。有了新集体经济的优势,能够建立企业航母,在市场经济中能够抗风浪:譬如红豆建立的母于公司制,一个集团公司,九个子公司,八十五个工厂,这其实就是‘个新的集体经济模式:有了规模,在决策管理上,可以群策群力,发挥科学的集体领导。红豆集团实行民主管理,也是体现新集体经济优势的一个典范;
《大地》:你是不是可以谈一谈红豆集团 实行新集体经济的意义,另外,红豆集团所坚 持的新集体经济究竟给红豆带来了什么样的 变化昵?
周耀庭:我让集团内800多个“正科级”以上的干部进行这样的考试,禁止企业内部干部脚踏两条船,是要让全体中高层人员有一个坚定的意识,就是要坚持走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发展道路,坚定新集体经济是最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这也是红豆集团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单一的物质文明只能使企业一时兴旺:只有两个文明一起抓,才能使企业经久不衰。企业于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干部身在新集体就要一心一意为新集体作贡献的基本道德,提倡依法、以德治企,损害股东集体利益是缺德行为。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弘扬红豆企业文化:国外成功企业集团之所以成功,就是不允许高中级管理人员脚踏两只船、搞“工业自留地”;国内有些企业集团就是因企业干部搞“工业自留地”,导致企业倒闭、破产,而广大员工“树倒猢狲散”。
禁止“一家两制”,涉及深层次矛盾,可又是一件非抓不可的大事。解决不好这个问题.红豆就不可能成为百年企业,就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国内企业进入新世纪,管理制度势必越来越严格。红豆是国务院120家深化改革试点企业,应该捷足先登.只有这样,红豆才能充满生机,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要说对红豆的影响,最好的例证就是:红豆在1991年以前是旧集体经济,1992年组建企业集团,建立厂新集体经济体制后,十年来企业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达35%以上,近两年的发展势头更足、更好。预计以后几年将更会以50%的速度增长。新集体经济的优势在这里就完全体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