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导中小企业追求内涵式发展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最近在中国中小企业高峰沦坛上说,中小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之一,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中小企业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形势下,要积极引导中小企、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自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追求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但是,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也还面临着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融资困难、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水平比较落后,以及企业素质成长跟不上企业规模成长等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从政府政策导向来看,要注意二方面内容:首先是引导中小企业追求内涵式发展,中小企业今后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增量优化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充分挖掘利用自身存量资产等方面的潜力,努力提高资本、人才等资源的使用效益,这是中小企业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其次是引导中小企业追求协调发展,通过协调发展促进企业健康成长;第三,引导中小企业追求持续发展,要持续保持较快的成长,就必须积极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实现全面创新,练好内功,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不断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实现可持续成长。
张晓强提出.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首先要以《中小企业促进法》为核心,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中小企业法律政策体系。从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看,当前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小企业法律政策体系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做好法律规定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的研究制定工作,加快工作进度,认真修改完善,争取早口上报国务院;二是要研究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规定,主要包括完善在政府采购、风险投资、创业支持、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市场开拓、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涉及中小企业的政策内容;三是各地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抓紧清理本地区现行有关中小企业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凡有悖于《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应尽快提请人大和有关部门废止或修订,要根据法律规定,结合本地实际,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政策措施-其次,要着力构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中小企业成长环境。中小企业的成长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关心、扶持和帮助.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也是世界发达国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此,要在中央政府指导和小央财政支持下.积极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着力构建指导和服务中小企业的以创业辅导、技术创新、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开拓、信息化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张晓强表示,针对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部门正抓紧研究制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其目的就是要破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陈旧观念,加快消除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放宽市场准人,拓宽融资渠道,公平市场环境,实行同等待遇,强化政府服务,改进政府监管,切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营造良好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