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州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与展望
王 勤 姚益民 郭荣华
近年来,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农业生产手段落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千家万户的农民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困难等问题:湖州市为了办好单家独户想办而办不到的事情,解决单家独户克服不了的困难,以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全市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85个,会员2.67万人,平均每个合作组织144人。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农资供应以及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其强大的生命力越发明显。
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显示的作用
第一,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是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如湖州东林龟鳖养殖协会,会员从原来习惯的四大家鱼养殖转为龟鳖等特种水产品养殖,主要靠甲鱼协会会长沈泉囡的实验与示范,特别是龟鳖养殖从露天养殖改为温室养殖,以及巴西龟、鳄龟的引进与繁育等.都是由沈泉囡试养成功后再扩大到其他养殖户,示范作用不可低估;二是积极开展技术推广与培训。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以后;除成员之间不定期开展技术、信息交流外,还组织较高层次和较大规模的培训,聘请农技专家上课,分发技术、生产工艺、农产品标准等资料。菱湖陈邑村加州鲈鱼专业协会组建以后,每年组织培训不少于两次,培训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三是为会员提供信贷担保。东林甲鱼协会2003年共为养殖户贷款担保达800多万元,累计担保近2000万元,基本满足会员的信贷要求,使信用社和农产两头叫好,协会的信誉大增,信用社主动与协会签订信贷意向,保证满足会员在特种养殖中的资金要求。四是为会员提供销售服务。东林龟鳖养殖协会组建后;专门派出营销人员到上海、广州、杭州、湖北沙市、南京、常州等大中城市推销农产品和了解市场信息,会员养殖的特种水产品,90%以上由营销人员统一销售,单价高出市场平均价1.0元/公斤。并且,销售成本大大降低,损耗也较少。五是提高了行业自律意识,诚信机制初步显现:长兴林城养鸭协会会长杨大元,2003年初与养鸭户签订丁肉鸭的生产与销售合同,1—7月份市场价格只有4.1元/公斤,杨大元仍维持合同规定,以5.1元/公斤价格收购,累计亏损达70多万元,8月份起价格涨到5.8元/公斤,养鸭户也按合同价提供,即使贩运户上门收购,全体会员也不为所动,不外流一只鸭子。订单农业只有建立在双方诚信的基础之上,才能顺利实现。
第二,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一是充分发挥农产品注册商标的作用。吴兴区织里杨褛蔬菜协会注册了”绿叶”商标,采取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实现厂蔬菜种植户的有序竞争,使农产得到了许多实惠。安吉章村的高山蔬菜也注册了“龙王山”商标,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安吉38家协会中,已有10家注册了商标。使用统一品牌出售农产品,不单提高丁农产品的知名度,质量保证取信于消费者,身价和销售也提高了。二是统一建立销售窗口。杨漤、章村蔬菜在上海超市租用柜台,为湖州农产品进上海超市打开通道做出了榜样。陈邑村在杭州农贸市场租赁柜台,专门销售陈邑村的加州鲈鱼,单价不但高于平均价,而且为陈邑村的加州鲈鱼占领杭州市场找到了途径:
第三,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了农技队伍的建设。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行业自律的方式,发展生产和经销农产品,客观上推动了政府指导农业方式方法的转变,如贷款担保问题,过去的行政命令放贷,金融部门非常反感,放贷风险大,也造成了较多的呆账,经济损失很大,现在改由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担保,贷款到期偿还率达]00%;在生产管理方面,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代政府的管理职能也十分明显,像蔬菜协会、水果协会、特种水产养殖协会,政府部门只要提供优惠政策和信息就可以了,不需要操更多的心,完全可以放手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去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也为广大农技人员提供了用武之地。德清的王根连,东林的沈泉囡,旧馆的张林方,市林业局的秦勇强等,过去都是农技干部,现在分别担任了专业协会的会长,进一步施展才华,发挥了专业特长,为农技队伍的建设找到丁新的领域和出路。
第四,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民素质的提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以后,他们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联系,通过技术改进、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将农业最新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通过技术培训,农民素质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一改过去要我学的被动局面,会员参与培训、自觉提高技术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根据我们的调查,凡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举办的技术培训,不但人会农户涌跃参加,尚未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也积极要求来听辅导课。这种局面过去农技干部在培训时一直盼望的,今天终于实现了。
第五,增加了农民收入。一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外要求经济效益,对内以服务为宗旨,将大部分利益返还给农民,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利用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带动农民走共同致富的道路。二是通过新品种的引进和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总产值和单位价格提高,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足销售中不同程度地克服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同时节约了销售成本,提高了销售价格,使农民增收。
总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融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加工销售、资金融通、市场开拓等服务功能于一体,能有效解决其他组织“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丁、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情,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州市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下,跨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与兄弟地市相比,特别是与省外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是很大的,用国际合作社联盟颁布的合作社原则来衡量还有相当距离。国际合作社联盟23届大会将合作社的原则归纳为6项,即门户开放(入退社自愿)、民主管理(一人一票)、资本报酬适度(股金只获利息不分红)、盈利留作公积金外按比例返还社员、合作社的教育、合作社之间应加强合作。按照以上原则,严格意义上说,尚未出现比较规范的合作社,特别是我们盈利返还这一条,到目前为止,全市所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没有做到。对照国际惯例和省农业厅颁发试行的示范章程,湖州市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小、散、弱”是湖州市专业协会最大的缺陷。现有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规模较小,最大的不过300多人,最小的只有几个人。“散”是目前湖州市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又一不足。由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才刚刚起步,组织准备尚不充分,制约机制尚未建立,组织还不够严密,会员的职责和义务不够明确,内部管理比较松散,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不强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又一缺陷。目前大部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没有自身的经济实力,加入合作经济组织仅仅停留在名义上,主要是相关农产品相联结,靠行政手段来凝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经济纽带,合作经济组织管理所需经费依靠行政资助为主.这种靠外部力量的扶持是没有生命力的,
2.内部运作不规范。首先,大部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没有制订章程,没有取得经过工商或民政部门登记而颁发的执照。因此.尚处于初始阶段或起步阶段:许多合作经济组织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还胸中无数,组建合作经济组织的目的、要发挥的作用尚不清楚:其次.组织机构不健全,相当一部分合作经济组织几乎不设理事会、监事会等必要的机构。即使有也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应付,没有真正履行职能。其三,内部制度不健全,主要靠会长一人说了算,会员的民主管理意识淡薄。不是会长本身要专权,而是会员参与意识太差,大部分会员头脑中没有责、权、利三者相统一的概念,资金积累制度和风险保障制度缺乏,会员的加人和退出手续不够完备。
3.服务层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全市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数只停留在提供信息、技术咨询等服务层面上,只有少数开展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无法与生产组织卜已经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商业化程度很高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抗衡。
4.行政色彩较浓,缺乏能人牵头。现在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自主、自治的产物,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就目前全市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状来看,还不能真正体现以上原则,很大一部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靠政府或职能部门创办,不能解决销售问题,缺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凝聚和带领农民闯市场的能人,即使有这方面的人才,也缺乏带领农民群众走共同致富的思想意识,宁愿干个私企业、个体贩运,也不愿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责。
三、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思路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仪符合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潮流,符合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而且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分散性强、兼业普遍的特征,是提高效益农业发展水平的现实需要。在经济发展全球化、产业竞争国际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趋势下,必须把握机遇,积极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加快发展;
1.坚持多样化发展。在合作方式上采取多类型,可以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可以是农业产业协会。在合作内容上采取多领域,可以是劳动合作,也可以是劳动与资本合作:在合作机制上采取多形式,可以是股份合作制,也可以是合作制。在合作渠道上采取多方位,可以提供技术、农资、信息、产品收购等一项或多项服务,也可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在牵头部门上采取多元化,可以由农村专业大户、经营能人牵头兴办,可以信托龙头企业或生产基地兴办,还可以由农技部门、供销部门等牵头兴办。在合作范围上采取多层次,可以由村一级、乡镇一级办,也可由县、市一级来办;可以围绕第一产业组建联合组织,扩大合作领域。
2.坚持自愿、自主、自治的原则。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己的联合体,民办性、合作性是它的基本特性。在指导其发展过程中,务必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其自主权,切不可行政干预,更不能包办代替,把它搞成“官办”色彩。
3.坚持边发展、边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新生事物,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暴露的问题在所难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抓发展,就要坚持条件,因地制宜,既不一哄而起,也不因循守旧,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抓规范,就要按市场经济法则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属性,正确地加以引导和指导。重点在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上下功夫,按合作制原则,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的议事规则。通过完善的制度处理好内部的利益关系、与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和有关部门的关系、社员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使合作方式、组织形式,经营项目、办社宗旨等得到严格规范。
4.坚持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民办、民管、民受益是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的本质所在。它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社会团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法入主体。在发展中既要体现公平,又要体现效率;既要讲求服务,又要讲求赢利;既要注重消费.又要注重积累。探索现阶段符合农村实际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发展后劲。
(作者单位:湖州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