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两个置换”推进企业改革发展
——新光源照明器材部产权制度改革见成效
武汉灯具工业公司新光源照明器材部是一个只有12人的小集体企业,主要从事照明灯饰的安装和经营1 1999年以前,企业年销售额仅为100万元左右,时常出现经营性亏损,职工年收入不足6000元。1999年底,这个企业采取“以职工股金置换企业资产、以股东身份置换企业职工身份”的办法,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新企业运行三年以来,一年一个变化,一年上一个台阶。2000年完成销售收入500万元,实现净利润10.35万元;2001年,完成销售收入557万元,实现净利润16.132万元;2002年,完成销售收入574万元,实现净利润28.26万元,这个企业改制的主要做法是:
一、充分调动职工参与企业改革的积极性
新光源照明器材部是由武汉灯具工业公司为分流机关人员投资兴办的经营实体,是“飞利浦”亚明公司在武汉地区的代理商。近几年,市场竞争激烈,传统的企业机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但由于职工与企业没有直接的出资关系,企业生存压力不能迅速传导至职工,企业经营每况愈下,逐步陷于亏困境地。严酷的现实使企业领导和职工群众认识到,不深化企业改革,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职工将面临就业危机。灯具公司根据企业实际,组织职工学习市委、市政府关于企业改革改制的有关文件,分析企业现状,发动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改革。通过学习、宣传和发动,职工增强了对企业改革改制的紧迫感,认识到企业改革、尤其是产权制度的改革,是大势所趋,是企业生存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企业领导和职工群众共同研究企业改制的方案,使职工成为企业改革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
二、切实搞好“两个置换”
灯具公司在对新光源照明器材部实施改制的过程中,始终围绕“两个置换”开展工作。一是在改制的形式上,由全体职工以个人出资购买原武汉灯具工业公司投入的资产,再依照《公司法》的要求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经审计,期初灯具公司投入的15.1万元的实物资产,在企业改制前评估为15.7万元,改制时由职工以现金出资置换,由武汉灯具公司收回。职工共出资18万元作为企业经营的资本金(股本),新光源照明器材部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二是在股本构成上,将股本划分为基本股和责任股,既拉开经营者与职工群众的持股差距,又保持职工群众集体的控股地位。具体持股情况是:总经理持股25%,副总经理2人各持股12%,职工群众持股51%。其中3名下岗员工不持股,由新企业内养。三是在员工身份待遇上,由传统的职工身份转变为股东身份,但灯具公司与企业的隶屠关系不变,职工养老保险金的解缴渠道不变。
这个企业1999年底实行股份合作制后,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内部利益制衡机制和适应市场的经营理念。特别是企业产权制度的变更,从根本上保证了资产的所有者对经营权的有效约束,所有者的利益与企业经营者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增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致胜的内在动力。改制三年以来,企业实现净利润54.7万元,是期初投入资本的3倍。企业还按规定计提盈余公积金10.4万元。三年间,职工按出资比例分配的红利已达36万元,职工不仅收回了2倍的投资,还为企业今后的发展留下了较充足的资金。
三、几点体会
1.企业改制、资产置换要算好账。审计、评估、清资透明度要高,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合法,既不能使集体资产流失,又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对股权划分这一敏感问题,要由职工反复讨论,确定合理的比例和承受能力.既要突出经营者的责权利,又要体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3.企业发展规划符合实际,经营措施切实可行,职工相信自己的投资是有回报的,愿意将自己的利益同企业的命运连在一起。
4.必须妥善安置分流下岗职工,实行内部退养,消除不稳定因素,使企业一心一意搞经营求发展。
5.自始至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保证改制和生产经营发展的政治优势。
(武汉市工业合作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