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2004年中小企业的工作思路
发行时间:2004-04-20
网站编辑: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
来源:研究所

2004年中小企业的工作思路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

2004年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发展为主题,以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创造公平发展环境和促进建立各类社会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扩大社会就业。

   一、创建一个平台

针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在继续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落实有关条款的同时,抓紧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的制定,逐步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完整的政策体系。2004年重点抓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经济改革的若干意见》和《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制定;开始俨十一五”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研究提出《国家创业行动纲要}、《关于加强中小企业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意见》等文件:

二、实施三大工程

1.实施中小企业创业工程。我委关于2004年经济丁作基本思路中关于扩大就业问题,明确提出“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的思路;为此,我司就开展创业工作提出以“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的目标,努力改善创业环境,把促进创办小企业作为实现扩大就业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措施,推动大中城市利用现有厂房和设施,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支持,改造成为能为新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支持与服务的创业辅导基地,成为不断产生新企业的"工厂”,提高创业成功率,从根本上着手去解决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的问题:2004年支持一些中心城市开展创业辅导基地建设试点,通过已有和新创建基地的培育、辅导与帮助,努力实现年新增I万个小企业的目标: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早做准备搞好明年优秀中小企业网上招聘周活动:

2.实施中小企业融资与信用担保工程。加快建设企业信用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体系建设,在对吉林、山西、北京、浙江、四川试点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征集和评价体系;推动建立中央再担保机构,继续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与国家税务总局协商,尽快确定并发布第四批给予免税支持的担保机构名单;继续作好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有关推广工作,推进和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眼务,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推动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的设立与发展;逐步建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辅导体系,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有关审核工作;探讨建立优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育成体系:积极推动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工作。

3.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在2003年中小企业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主要目的是用3--5年时间,对中小企业经营者开展基础知识的轮训,使他们提升基奉素质,提高管理能力,减少资源浪费,树立可持续发展思路:银河培训工程资金采取三个一点的方式:国家出一点,地方补一点,企业出一点,力求花最少的资金,获得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最大利益。培训工程包括认定一批中小企业培训基地,开发专门培训教材,组织工商管理基础知识、创业辅导、管理咨询、质量管理、企业诊断、信用制度、信息网络技术、产业集群等中小企业急需的知识培训,每年在地方计划集中授课培训10万名学员,同时创造条件,开展网络和电视培训,每年培训50--80万人次:

三、加强三项服务

1.加强创新服务。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服务的重点是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一是技术创新,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利用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12家行业技术开发基地,选择产业相近、技术条件好的现有研究机构,在全国建立10个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支持基地,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技术转移和新技术产业化,推动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二是管理创新,促进企业加强管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开展各类国际认证,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三是机制创新,积极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改组,转换机制,推进民营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加强信息服务。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分网,发挥现有地区中小企业网的优势,为西部困难地区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软件,实现全国各服务中心联网,统一标识、统一品牌,形成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体系和政府、中介机构、中小企业上下互通的快速通道,解决中小企业信息闭塞难题,营造中小企业最信赖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鼓励中小企业上网,每年直接推动万户中小企业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站,为中小企业及时提供各种发展信息,

3.加强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支持中介机构组织中小企业参与各种展览、展销等活动.支持中小企业参展、开展促销活动,促进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加强与欧美及亚洲地区国家在中小企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认真做好2004年10月在智利召开的APEC第十一次中小企业部长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落实CEPA协议,做好内地与香港中小企业合作各项工作:组织好2004年100位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赴日本参加日方支助的培训工作。

2004年中小企业的工作思路
发行时间:2004-04-20
网站编辑: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
  
来源:研究所

2004年中小企业的工作思路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

2004年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发展为主题,以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创造公平发展环境和促进建立各类社会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扩大社会就业。

   一、创建一个平台

针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在继续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落实有关条款的同时,抓紧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的制定,逐步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完整的政策体系。2004年重点抓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经济改革的若干意见》和《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制定;开始俨十一五”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研究提出《国家创业行动纲要}、《关于加强中小企业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意见》等文件:

二、实施三大工程

1.实施中小企业创业工程。我委关于2004年经济丁作基本思路中关于扩大就业问题,明确提出“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的思路;为此,我司就开展创业工作提出以“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的目标,努力改善创业环境,把促进创办小企业作为实现扩大就业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措施,推动大中城市利用现有厂房和设施,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支持,改造成为能为新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支持与服务的创业辅导基地,成为不断产生新企业的"工厂”,提高创业成功率,从根本上着手去解决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的问题:2004年支持一些中心城市开展创业辅导基地建设试点,通过已有和新创建基地的培育、辅导与帮助,努力实现年新增I万个小企业的目标: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早做准备搞好明年优秀中小企业网上招聘周活动:

2.实施中小企业融资与信用担保工程。加快建设企业信用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体系建设,在对吉林、山西、北京、浙江、四川试点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征集和评价体系;推动建立中央再担保机构,继续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与国家税务总局协商,尽快确定并发布第四批给予免税支持的担保机构名单;继续作好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有关推广工作,推进和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眼务,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推动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的设立与发展;逐步建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辅导体系,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有关审核工作;探讨建立优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育成体系:积极推动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工作。

3.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在2003年中小企业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主要目的是用3--5年时间,对中小企业经营者开展基础知识的轮训,使他们提升基奉素质,提高管理能力,减少资源浪费,树立可持续发展思路:银河培训工程资金采取三个一点的方式:国家出一点,地方补一点,企业出一点,力求花最少的资金,获得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最大利益。培训工程包括认定一批中小企业培训基地,开发专门培训教材,组织工商管理基础知识、创业辅导、管理咨询、质量管理、企业诊断、信用制度、信息网络技术、产业集群等中小企业急需的知识培训,每年在地方计划集中授课培训10万名学员,同时创造条件,开展网络和电视培训,每年培训50--80万人次:

三、加强三项服务

1.加强创新服务。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服务的重点是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一是技术创新,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利用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12家行业技术开发基地,选择产业相近、技术条件好的现有研究机构,在全国建立10个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支持基地,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技术转移和新技术产业化,推动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二是管理创新,促进企业加强管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开展各类国际认证,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三是机制创新,积极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改组,转换机制,推进民营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加强信息服务。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分网,发挥现有地区中小企业网的优势,为西部困难地区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软件,实现全国各服务中心联网,统一标识、统一品牌,形成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体系和政府、中介机构、中小企业上下互通的快速通道,解决中小企业信息闭塞难题,营造中小企业最信赖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鼓励中小企业上网,每年直接推动万户中小企业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站,为中小企业及时提供各种发展信息,

3.加强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支持中介机构组织中小企业参与各种展览、展销等活动.支持中小企业参展、开展促销活动,促进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加强与欧美及亚洲地区国家在中小企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认真做好2004年10月在智利召开的APEC第十一次中小企业部长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落实CEPA协议,做好内地与香港中小企业合作各项工作:组织好2004年100位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赴日本参加日方支助的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