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实行劳动用工制度未改变职工主人翁地位
发行时间:2003-12-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实行劳动用工制度未改变职工主人翁地位

中华全国总工会李永海最近在(人民日报》内部参阅上撰文指出,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直接关系着职工的劳动权益和主人翁地位,也是最早引发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实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只是劳动力配置手段和方式的转变,并没有改变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

李永海指出,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来说,只是为了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更加明确和规范。但是,由于我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和法律的不健全,加之有些经营管理者素质低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一些企业严重违反《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现象屡见不鲜,或根本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更不要说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内容对劳动者约束多,对用人单位规范少;或劳动合同中劳动管理内容多,劳动权益内容少,致使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严重失衡,合同成了片面约束工人劳动行为的“紧箍咒”,有的甚至成了“生死合同”。不少企业也签订了集体合同,但诸多集体合同很难起到调整劳动关系、保障劳动合同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应有的作用。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也在不断上升。因此,深化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必须真正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维护职工的主人翁权利,保证职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的落实,而绝不Q8因为推进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就得出我国工人阶级丧失了先进性和主人翁地位,职工不再是企业主人的结论。

实行劳动用工制度未改变职工主人翁地位
发行时间:2003-12-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实行劳动用工制度未改变职工主人翁地位

中华全国总工会李永海最近在(人民日报》内部参阅上撰文指出,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直接关系着职工的劳动权益和主人翁地位,也是最早引发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实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只是劳动力配置手段和方式的转变,并没有改变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

李永海指出,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来说,只是为了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更加明确和规范。但是,由于我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和法律的不健全,加之有些经营管理者素质低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一些企业严重违反《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现象屡见不鲜,或根本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更不要说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内容对劳动者约束多,对用人单位规范少;或劳动合同中劳动管理内容多,劳动权益内容少,致使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严重失衡,合同成了片面约束工人劳动行为的“紧箍咒”,有的甚至成了“生死合同”。不少企业也签订了集体合同,但诸多集体合同很难起到调整劳动关系、保障劳动合同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应有的作用。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也在不断上升。因此,深化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必须真正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维护职工的主人翁权利,保证职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的落实,而绝不Q8因为推进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就得出我国工人阶级丧失了先进性和主人翁地位,职工不再是企业主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