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盈利企业上千万集体资产被一元钱“买”走
沈阳市广告公司部分职工自2001年4月起多次举报上访,反映该公司在改制出售时,被相关人员通过隐瞒资产、多增负债等一系列非法手段“做”成资不抵债,让原企业法人代表堂而皇之地用一元钱“买”走,上千万集体资产流入个人腰包-
财务作假 盈利企业竟资不抵债
沈阳市广告公司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改制前共有职工119人;公司多年来经营状况良好,是一个拥有几千万元资产的盈利企业:1996年至1998年,公司连续被评为沈阳市广告行业综合实力评比及A级企业排名第一名:
举报人反映,为了将公司“做”成资不抵债,从而达到以低价买入的目的,公司原法人代表伙同本企业改制领导小组成员,采取多列支出、少结转收入、隐瞒企业资产、多增账外债等多种非法手段,使公司账上的2077万元资产在减去负债、账外债和安置职工费用后,变成负159万元
据企业原会计人员反映,多年来,企业将部分销售收入记为预收账款(负债类科目),并且年末不对这部分账款进行结转;有714万余元的科目余额本是企业收入,应列为资产,但在企业出售中,这笔钱却被列为“负债”:
该广告公司向资产评估人员提供的资产负债表中,有一笔102万元的应付工资和按工资比例提取的应付福利费和教育基金73万元:据公司原会计人员反映。公司每年均按照102万元的额度给职工发放工资,从不拖欠职工工资,也没有拖欠福利费和教育基金;可这笔额度在企业出售时竟被“做”成负债;
在企业的账外债中另有一笔以)万元的费用,其中胡编乱造的医药费多达40余万元,包括在拖欠离退休职工医药费明细一栏中,赫然在列的竟有多位巳去世的职工;
暗箱操作 数百万资产被低估
2000年11月9日,在只召开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却未明示企业将以一元钱出售的情况下,广告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委托沈阳中沈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对广告公司改制、产权出售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资产及负债进行评估.并将2000年10月31日确定为资产评估基准日;2001年3月16日,又委托沈阳恒信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企业账目进行审计,2001年4月29日,原企业法人代表以一元钱顺利买入沈阳市广告公司:
然而,广告公司的大量资产被隐瞒,没有参与资产评估。职工们反映,公司价值约300万元的广告路牌未予以评估:转制前,有部分路牌正在发布广告,而广告费却于改制后才收到,职工们说,这部分利润不应归原企业法人代表个人所有:
职工还反映,沈阳市广告公司在太原街地区拥有使用权的几百平方米门市房未参加评估:客户用以抵顶广告款的两辆夏利轿车本已入账又在评估前莫名其妙被冲出账外:
公司的房屋建筑物也被严重低估:该广告公司位于沈阳市商业地区,三层的办公楼是1999年花了100多万元装修的。这么一幢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的办公楼,在企业出售前的资产评估中仅评估了59万多元,相当于每平方米不足400元。
明卖实送 企业职工强烈不满
本是集体所有的上千万元资产就这样被个人占有,引起了许多职工的强烈不满;一些职工反映说,企业没有多少负债,也没有银行贷款,又不亏损,怎么一元钱就卖了呢?日前,该广告公司大部分职工已被裁减,留下来的也无心工作,每天早上来报到一下就陆续回家了。
据悉,对于盈利企业以一元钱出售的事件,沈阳市委主要领导十分重视,已责成沈阳市经贸委、纪委进行调查,市公安部门也对此案进行立案侦查。
(刘摘)
点评
发展集体经济是党和国家历来强调的重大方针政策-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权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支持、鼓励和帮助城乡多种形式集体经济的发展。这对于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意义重大:”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提出,要“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继续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但是,有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对党和国家制定的这些关于集体经济的重大方针政策,却置之不理,大力宣扬集体经济“退出论”,他们以改革为名,将集体资产廉价出卖,甚至半卖半送,名卖实送;这种恣意侵占集体资产的行为,在全国各地已屡见不鲜,本刊登载的《一家盈利企业上千万集体资产被一元钱“买”走》的事例,就是一起典型案例:这种将集体资产卖光、送光的主张和行为,已经形成一种社会潮流,认为发展集体经济已经过时,“集退私进”才符合当前的潮流;这种倾向,不仅背离了党和国家有关集体经济的方针政策,严重影响集体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这种倾向,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加以重视,及时制止,决不能任其泛滥,以维护集体企业合法权益,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点评人 刘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