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创联社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广东省二轻集体企业联社主任 朱 淇
2002年,是我省市、县级二轻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到位,“政社分开”水到渠成,以联社为主导的集体资产营运体系初步建立,新旧体制处于磨合阶段的一年,2002年,按可比口径统计,全省二轻系统完成工业总产值5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完成工业销售产值537亿元,比上年增长5.7%;完成出口交货值197亿元,比上年增长7.65%:
2003年,我省联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遵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推进联社法人定位和体制创新,全面开创联社和集体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以此为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以党的十六大精神统一认识,增强振兴集体经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集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中小企业占全国中小企业总量的20.1%,但其所创造的产值,却占全国中小企业总产值的51%。我省以二轻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城镇集体经济,总产值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0%,出口创汇占全省工农矿业出口创汇总值的八分之一强:事实证明,集体经济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前,集体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对传统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扬弃和创新。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责权到位、经营贴身、制衡有度的法人治理机制;要通过明晰产权,重塑出资者和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定位,打破铁饭碗和铁交椅,推动职工保障的社会化-
随着改革的深入,当前各级联社和集体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例如集体企业转制后,还是否属于集体经济范筹?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分道而驰,职工均股转为经营骨干控股,是否有悖集体经济共同致富的宗旨?联社组织能否兼容不同的所有制成分?如此等等:我们认为,集体经济是一种所有制的广义概念,它的实现形式应当是多样的。内蕴集体经济成分的公司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集体所有由民间承包、租赁经营的企业,在生产要素上具有合作因素的企业,都明显具备集体经济的特征:与此相适应,具备集体经济特征的企业,在企业制度、产权制度、经营方式等配置上,可以选择不同的实现形式。联社将来的服务定位,应当面向广义的集体经济,面向不同所有制的中小型企业,联合经济组织只有拓宽服务范畴,才能够为自己开辟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加快完成联社法人定位,推进各级联社的建设
“政社分开”以后,联社亟待明晰法人定位,以确定自身的职能配置和今后的发展取向。
联社是集体企业的联合经济组织,为集体企业服务,为中小型企业服务,既是联社的办社初衷,也是联社的拓展方向。从有利于接受政府委托,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出发,联社以定位为事业法人为宜。一些地方借鉴联合会、协会模式,将联社定位为社团法人,通过服务把企业组织起来,经费由会费及属业经营收入供给,也是一种可供探索的定位模式:各市、县联社要从实际出发,加快明确法人属性,办理法人登记,同时根据职能定位积极开展工作,将联社建设进一步推向前进。江门市联社、郁南永光集体企业联社、潮州市湘桥区联社的经验证明,联社无论采取什么定位,“有为才能有位”。只有将上接政府下联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好,传递政策导向,反映企业呼声,促进企业改革,维护企业利益,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政府才会支持,企业才会欢迎:有了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拥戴,联社才能真正有地位,从而迎来事业发展的艳阳天;
国家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要求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并运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扶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全国总社认为,基层联社的定位,可以与地方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需要结合起来。目前,国家和省已经设立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市、县一级可以考虑将中小企业服务职能与联社的职能进行整合,也可以将联社纳入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以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各市、县联社可以根据这一要求,把握机遇.相应明确自身的法人属性和职能定位:
三、以产权和监管授权为纽带,建立二轻集体资产管理和营运体系
二轻企业长期以行政关系确定管理归属,行政纽带割断后,联社社有资产需要明确所有者权属;企业非人格的集体资产需要监督以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因此,以产权和监管授权为纽带,建立联社主导的二轻集体资产管理和营运体系,是当前深化改革务必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国务院在最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管国有企业,代表国家行使出资人职权:这标志着国有资产管理、营运体系已经基本成型:集体资产属于一定范围内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昕有制企业条例》规定,联社作为所有者代表,享有社有资产的所有者权益;作为集体企业的领导和服务机构,负有监督集体企业资产营运,防止内部人控制,维护职工整体合法权益的职责。以所有权和监管授权为依据,各级联社应加快建立二轻集体资产的管理和营运体系。资产量较大且布局分散的市、县,可以借鉴广州、江门、肇庆的模式,实行“联社监督、控股公司管理、企业营运”,资产布局相对集中的市、县,也可以参考韶关、台山、揭阳榕城区的办法,实行“联社监管、企业营运”:当前,联社加强资产管理的重点,一是要在成员企业特别是改制企业中,明确社有资产所有者代表和非人格集体资产监管人的合法地位,行使所有者和监管人的职责:要结合实际,制订资产管理营运的办法和规则,抓住所有权,行使监督权,放开经营权,把握收益权,确保集体资产良性营运和保值增值:二是要强化对公有民营企业集体资产的监管。通过对外租赁、承包实行公有民营,是目前各地联社属业主要的经营形式。由于职工外流所有者缺位,企业留守人员营运缺乏有效制衡,这部分企业尤其需要联社加强监管: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市、县不同程度上存在部分关停企业少数人占有、分享集体剩余资产的问题。必须强调指出,范围共有的集体资产不能私分,所有者缺位的关停企业,剩余资产应由联社实施托管,其资产变现、股权让渡收入由联社统筹,其对外承包、租赁收入由联社监管,专款专户用于职工的安置和保障。
抓好资本营运,推进资本滚动增值,是联社资产管理和营运的有机组成部分,肇庆市联社通过转让小企业社有股权,解除联社主要实业信贷抵押风险,保住了良性资产;以物抵债清偿银行本息卿多万元,盘活旺地物业1删多平方米;以退为进借助法院公开拍卖,花较小的代价回购联社产业;出让部分股权,引人民资,以小资本做大生意;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清理不良资产,全市联社系统先后核销呆帐5000多万元:该市的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放开搞活集体企业
改革与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继续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根据此要求,各级联社要突出重点狠抓难点,深化企业改革,实现制度创新,一是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在前一阶段清产核资,初步界定联社、企业集体和职工按份占有产权的基础上,要继续推进以“出资主体明晰化、产权结构多元化、生产要素股份化和经营者股份集中化”为特征的二次改制。企业职工集体股,要通过出资置换和劳动返还,进一步明晰到自然人。倡导引入或嫁接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推进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以股份形式整合资金、技术、专利等,促使生产要素资本化。鼓励经营班子相对集中持股,实行贴身经营:二是创新体制和机制,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骨干、优势企业,要积极推行公司制,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嫁接股份合作制。缺乏自主生存力的穷亏企业,应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公有民营,或通过让渡股权、委托经营等形式公转民营:三是要将企业改制与职工劳动关系的转换有机结合,实现集体企业出资人和劳动者的重新定位:集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要努力创造条件,通过经济补偿的形式,解除与职工原有的劳动关系,并鼓励职工将经济补偿金转为改制企业的自然人股金,从而明晰出资人,确保所有者管理就位;职工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权利,按照其创造价值取得劳动报酬:四是在企业改革中,逐步实现职工保障的社会化。党的十六大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联社属业以小型企业为主,基于各种原因,企业职工参与社会保险的履盖面很低,职工权益难以受到保护。各市、县联社在深化改革中,要将职工保障关系社会化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无力支付社保统筹金的穷亏企业,也应借鉴东莞市、广州番禺区、揭阳榕城区的做法,通过财政补贴、联社借垫或企业,职工两家抬的形式,实现职工社会保险的全履盖:
在深化改革中,要广开渠道,开辟劣势企业的退出通道;广州市联社通过争取政府支持解围,让渡联社股权,统筹企业集体股置换金,变现劣势企业剩余资产等多种形式,先后使28家穷亏企业实现有序退出。揭阳榕城区联社采取优势企业兼并、托管的办法,整合7家劣势企业资产,确保劣势企业职工都得到妥善安置。四会市联社通过统一租赁关停企业剩余资产,以租赁收入分批发放经济补偿金,从而使穷亏企业全面有序退出。希望各地联社借他山之石攻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解决劣势企业退出无门的老大难问题:
五、拓展社务服务,将联社办成多种实现形式的集体企业之家
实现“政社分开”以后.各级联社要淡化行政性,突出经济性和服务性,确立服务定位,拓宽社务服务的空间,真正把联社办成多种实现形式的集体企业的家:
首先,要统一对新时期联社服务对象的认识: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面逐步扩大,传统形式的集体企业越来越少,不少基层联社担心联合经济组织,最终将成为孤家寡人,失去存在的价值;我们认为,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拓宽视野,这种担心是大可不必的:从所有制角度分析,实现形式多样化的集体经济,是新时期联社发展的组织基础;含有集体经济成分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具备生产要素合作特征的多种所有制企业,包括民营、私营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具有明显的集体经济的性质和特点,应当成为联合经济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企业类型分析,旨在互助合作求强致富的中小型企业,是联社新时期服务的对象,基于改革的发展趋势,今后企业管理将淡化所有制,而主要依据经济规模划分。将中小企业组织起来,互助合作实现信息、技术和经济资源共享,是联社拓展服务职能的取向:面向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面向中小型企业,各级联社应进一步丰富集体经济的内涵,为联合经济组织发展奠定更为广阔的空间。
其次,要转变职能,探索社会服务的有效实现形式。组织基础和服务对象确定以后,联社要对之形成感召力和凝聚力,关键是做好社务服务工作。新时期联社社会服务的形式,主要包括传递政策导向、反映企业呼声、维护企业利益、提供法律咨询、开展理论研究、组织互助合作、培养各类人才、开展国际交流等。各级联社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社务服务的有效实现形式。当前,要特别注意沟通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为企业改革、调整创造宽松的环境:加强对企业改制、产权制度改革等重点难点问题的分类指导,为企业排忧解难。抓好政策指导和法律咨询,维护集体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在招商引资、拓展市场等方面,做好企业个体或局部难以替代的综合性组织协调工作,形成整体优势。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党的十六大为新时期集体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共创新时期联社改革和发展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