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车天福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接着,对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发展集体经济的问题,作出了更进一步的深刻阐述。他强调,要“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继续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对我们集体经济战线的广大干部和职工来说,是“冬天里一把火”,是秋天里的一声“春雷”,使我们从思想上倍受鼓舞,精神上倍添力量。他不仅在理论上阐明了集体经济在新时期、新阶段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在政策上表明了党和国家支持和帮助集体经济发展的立场和态度,而且在措施上也指明了集体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因此,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好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推进新时期、新阶段集体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学深学透,学通弄懂,把握精神实质,指导改革实践,进一步开创新时期、新阶段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要把握好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集体经济论述的精神实质,首先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充分认识江泽民同志对新时期、新阶段集体经济的地位与作用的辩证关系的丰富理论内涵。笔者认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集体经济的论述,第一次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完整、准确地阐述了集体经济的政治地位和历史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从政治地位方面,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在坚持共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中,“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作用方面,江泽民同志更明确指出,坚持与发展集体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是对集体经济的理论创新,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而且更是对新时期、新阶段集体经济地位和作用的新认识、新概括和新确立。严格地来说,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集体经济理论的发展创新和重大贡献。同时,也明确地告诉了我们,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地位决定作用,作用反映地位。只要牢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体经济的地位就不会被动摇,集体经济的作用就不会被抹煞。对于这一点,我们搞集体经济工作的同志务必坚信不疑,毫不动摇。尤其是当前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中,我们更要结合学习和领会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对集体经济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深刻批判“手工业过时论”、“联社无用论”和“集体经济消亡论”的谬论,并积极排除这些荒谬对发展集体经济的干扰,理直气壮地宣传集体经济在新时期、新阶里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力度推进集体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充分认识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对集体经济论述的精神实质,我们还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从思想上、认识上、体制上排除种种干扰和障碍,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党的十六大报告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形式的”,同时,还要“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刻领会报告对集体经济论述的精神实质时,必须要较好地实现“三个转变”,即:一是在思想上实现集体经济的发展由传统的单一模式向有效的多种形式转变,从而将改革传统集体所有制与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结合起来,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结合起来,将财产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结合起来,更好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二是在认识上实现集体经济的发展由社会观念歧视的“唯成份论”向社会观念重视的“不唯成份论”转变,从而克服重国有、轻集体的社会观念歧视,纠正不一视同仁、不平等待遇的政策倾向,改进和创造“继续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的社会环境;三是在体制上实现集体经济的发展由封闭、单一的产权结构向开放、多元的产权结构转变,从而深化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打破集体企业“自成体系”的封闭性,广泛吸纳各种资本,引进人才、管理、技术等生产力要素,推进集体企业的改革、改制、改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不断增强集体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生命力。
总之,我们从事集体经济工作的同志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关集体经济的重要论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充分认清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寻找能够适应与促进集体经济极大发展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从而把握好集体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选择好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定位。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关集体经济发展重要思想的宣传力度,积极争取舆论支持、社会认识、法律保护、政府重视,为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