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应对“入世”的挑战面对国际强大对手企业家要解决八个问题
发行时间:2002-10-20
网站编辑:崔文良
来源:研究所

应对“入世”的挑战面对国际强大对手企业家要解决八个问题

崔文良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来说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人世后,我国企业必须参照国际标准和国际市场的要求来管理企业,组织生产,推进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这样大大有利于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增强。面对国际强大对手,中国企业家要解决以下八个问题,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发展。

一、完善创新型人才制度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生存之道。

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创新是人才竞争的制度创新。因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主要是创新人才的竞争。目前上海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一批国内的高层次人才纷纷涌向上海。这只是人才在国内流动,以后的趋势是人才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培训和配置人才。因此,当今中国最需要的是熟悉国情、外语好、精通WT0规则的创新型企业家。没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企业家,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一句空话。

二、加强现代企业管理能力

有一句话,叫没有落后的企业,只有落后的管理。管理出生产力,管理出效率。海尔16年来年均保持80%的增长速度,得益于先进的管理理念。海尔实施市场链管理模式,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不是同事关系,而是市场关系。海尔通过电子商务化,形成以订单为中心的资金流和物流的运动。海尔美国公司在网上发布订单,所有部门都按订单各司其职,设计部门根据需求进行设计,采购部门做出采购计划,运输部门安排好配送资源。希望企业管理者都学一下海尔信息化管理的经验。

三、加速打造跨国经营的进程

我国:工业500强的资产和销售收入平均值相当于世界500强的平均规模的1%至2ck,我国知名大公司在世界上只能算优秀的“小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在研究和开发亡的投入要占销售收人的5%至10%,而我国工业企业在研究和开发上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中国工业500强的竞争力只能是国家级的,谈不上世界级。全球化的时代,必须打造中国的跨国公司。如何打造我国的跨国公司?集群化是一种好办法。集群化就是为增强竞争力,通过并购组成企业集团,或者按照自愿原则组建企业联盟。

四、努力培养学习型企业

知识社会是学习的社会,学习不仅是为了谋生,而是人的第一需要。面对人世的最好办法是加强学习。在当今变革时代,企业不一定招聘才华横溢的人,但一定要用善于学习的人。学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学习的内容要广泛,比如经济、法律、科学技术等等,当前特别要注意学习WTO的各项规则。以后,人才不仅仅来源于学校,企业也会成为人才培养的基地。

五、进一步加强企业信用建设

我国虽然号称是“礼仪之邦”,但在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有些企业毫无诚信可言。在国外,企业包括个人都有一张保存在资信公司的资信记录,你要了解某个公司或个人的信用情况,只需花30美元就可以查到:所以国外十分重视信用。现在我们的社会不讲规则、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合同欺诈等失信行为猖獗。一个国家投有信用体系,造成的经济损害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将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人世应该先立“信”。人世后,当务之急就是建立我国的信用体系。

六、充分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外国企业相比,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比如,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低,别小看这一点,竞争力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成本问题,成本低意味产品有价格优势;再比如,我们有研究开发的后发优势,微软每年有几十个亿的研发成本,我们投不起,但可以模仿人家,通过学习获取免费的知识,甚至他人失败的教训也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我们还有本土优势,中国的文化传统、体制政策、消费习惯等,你不用调研也会比较清楚,而这正是外国跨国公司的弱项。

七、要敢于应对反倾销诉讼

如果我们出口了一种商品,价格很低,外国企业认为有倾销的嫌疑,就可以起诉你。你必须应诉,拿出证据说明你的价格高于成本。例如,烟台一家企业向美国出口苹果汁,被征收100%的反倾销税。烟台公司与其他9家生产厂商一起聘请美国的律师代为诉讼,最终获得胜诉,美国商务部对上述公司实施的平均关税降低到14.88%。但是没有提起上诉的在美30家同类企业不享受这种待遇,他们的反倾销税只是略有下降,产品很快就被逐出美国市场。全球化时代,投有诉讼意识的企业家是有缺陷的企业家:

八、正确对待企业的发展速度

上世纪80年代,企业的主题是质量;90年代,企业的主题是流程再造;今天企业的主题是速度。全球化时代,一切取决于你的速度,信不信由你。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曾提出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式的问题:怎样使石头在水上漂起来?有人认为,可以把石头掏空;有人认为,把石头放在木板上。张瑞敏告诉大家,只要有足够的速度,就可以使石头漂起来:他说,  《孙子兵法》上讲:“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同样,速度决定了现代企业的兴衰。海尔就是靠速度赢得市场份额的。在欧美,诲尔在资金、品牌方面处于劣势,但外国企业用1个月满足客户的需要,海尔只需要7天。今天,不仅大鱼吃小鱼,而且快鱼吃慢鱼。

应对“入世”的挑战面对国际强大对手企业家要解决八个问题
发行时间:2002-10-20
网站编辑:崔文良
  
来源:研究所

应对“入世”的挑战面对国际强大对手企业家要解决八个问题

崔文良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来说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人世后,我国企业必须参照国际标准和国际市场的要求来管理企业,组织生产,推进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这样大大有利于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增强。面对国际强大对手,中国企业家要解决以下八个问题,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发展。

一、完善创新型人才制度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生存之道。

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创新是人才竞争的制度创新。因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主要是创新人才的竞争。目前上海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一批国内的高层次人才纷纷涌向上海。这只是人才在国内流动,以后的趋势是人才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培训和配置人才。因此,当今中国最需要的是熟悉国情、外语好、精通WT0规则的创新型企业家。没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企业家,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一句空话。

二、加强现代企业管理能力

有一句话,叫没有落后的企业,只有落后的管理。管理出生产力,管理出效率。海尔16年来年均保持80%的增长速度,得益于先进的管理理念。海尔实施市场链管理模式,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不是同事关系,而是市场关系。海尔通过电子商务化,形成以订单为中心的资金流和物流的运动。海尔美国公司在网上发布订单,所有部门都按订单各司其职,设计部门根据需求进行设计,采购部门做出采购计划,运输部门安排好配送资源。希望企业管理者都学一下海尔信息化管理的经验。

三、加速打造跨国经营的进程

我国:工业500强的资产和销售收入平均值相当于世界500强的平均规模的1%至2ck,我国知名大公司在世界上只能算优秀的“小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在研究和开发亡的投入要占销售收人的5%至10%,而我国工业企业在研究和开发上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中国工业500强的竞争力只能是国家级的,谈不上世界级。全球化的时代,必须打造中国的跨国公司。如何打造我国的跨国公司?集群化是一种好办法。集群化就是为增强竞争力,通过并购组成企业集团,或者按照自愿原则组建企业联盟。

四、努力培养学习型企业

知识社会是学习的社会,学习不仅是为了谋生,而是人的第一需要。面对人世的最好办法是加强学习。在当今变革时代,企业不一定招聘才华横溢的人,但一定要用善于学习的人。学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学习的内容要广泛,比如经济、法律、科学技术等等,当前特别要注意学习WTO的各项规则。以后,人才不仅仅来源于学校,企业也会成为人才培养的基地。

五、进一步加强企业信用建设

我国虽然号称是“礼仪之邦”,但在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有些企业毫无诚信可言。在国外,企业包括个人都有一张保存在资信公司的资信记录,你要了解某个公司或个人的信用情况,只需花30美元就可以查到:所以国外十分重视信用。现在我们的社会不讲规则、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合同欺诈等失信行为猖獗。一个国家投有信用体系,造成的经济损害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将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人世应该先立“信”。人世后,当务之急就是建立我国的信用体系。

六、充分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外国企业相比,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比如,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低,别小看这一点,竞争力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成本问题,成本低意味产品有价格优势;再比如,我们有研究开发的后发优势,微软每年有几十个亿的研发成本,我们投不起,但可以模仿人家,通过学习获取免费的知识,甚至他人失败的教训也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我们还有本土优势,中国的文化传统、体制政策、消费习惯等,你不用调研也会比较清楚,而这正是外国跨国公司的弱项。

七、要敢于应对反倾销诉讼

如果我们出口了一种商品,价格很低,外国企业认为有倾销的嫌疑,就可以起诉你。你必须应诉,拿出证据说明你的价格高于成本。例如,烟台一家企业向美国出口苹果汁,被征收100%的反倾销税。烟台公司与其他9家生产厂商一起聘请美国的律师代为诉讼,最终获得胜诉,美国商务部对上述公司实施的平均关税降低到14.88%。但是没有提起上诉的在美30家同类企业不享受这种待遇,他们的反倾销税只是略有下降,产品很快就被逐出美国市场。全球化时代,投有诉讼意识的企业家是有缺陷的企业家:

八、正确对待企业的发展速度

上世纪80年代,企业的主题是质量;90年代,企业的主题是流程再造;今天企业的主题是速度。全球化时代,一切取决于你的速度,信不信由你。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曾提出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式的问题:怎样使石头在水上漂起来?有人认为,可以把石头掏空;有人认为,把石头放在木板上。张瑞敏告诉大家,只要有足够的速度,就可以使石头漂起来:他说,  《孙子兵法》上讲:“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同样,速度决定了现代企业的兴衰。海尔就是靠速度赢得市场份额的。在欧美,诲尔在资金、品牌方面处于劣势,但外国企业用1个月满足客户的需要,海尔只需要7天。今天,不仅大鱼吃小鱼,而且快鱼吃慢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