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王进胜
集体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深化改 革。集体企业深化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制度。 分析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的现状,探索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是研究集体经济的一 项重要任务。
自党的十五大提出调整所有制结构和探 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以来,本市掀起了一 个深化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新高潮,使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成为政府组织推动下的整 个区县和市属系统层面上展开的一项重要工 作,尤其在区县,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 广度和深度的推进,不少区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产权制度改革领导机构,并制定了一系列 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取得 了显著的成效。
但从全市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 和进展情况来看,发展很不平衡。区县之间, 市屑控股公司之间,区县与市属控股公司之间做法各异,进展不同。都存在着较大的差 异和问题。特别同江苏、浙江等一些兄弟省 市相比,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较大的差 距,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本文就上海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突出问题与对策进行 研究探索。
一、上海集体企业产权制度 改革几个突出的问题
回顾20多年上海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 革的过程,分析目前的现状,要进一步推进本市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必须解决好以下 几个突出的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
思想认识问题包括理论创新,法律法规 等诸多问题;从全国范围集体经济产权制度 的现状来看,理论研究,法律法规远远落后改革的实践。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研 究者甚少,大多束缚在“劳动群众集体所有” 或者“共同共有”的框架内,少有突破,鲜见创 新。集体企业产权(明确投资者外)归联合经 济组织和集体企业范围内“劳动群众共同共 有”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同产权清晰这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不相适应的。 现行的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企 业条例》等)大多基于“共同共有”这个基本原 则前提下制定的,在“共同共有”的铁律下,集 体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出现要么永远“二国 有”,要么“私有化”的倾向。理论创新的乏力,导致法律法规的滞后,严重地困扰着集体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使集体企 业产权制度改革长期处于反复曲折、徘徊不 前的状态,造成指导思想的混乱,改革的方向不明。这是当前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一 个影响全局性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 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就无法深化,而且连 现存的改革成果都有被否定的可能。
2.体制机制问题
按照中国的国情,结合20多年改革的实 践,改革的活力在企业(即企业有投有改革的 内在积极性),推进的动力在政府,特别是面 上的整体推进,必须依靠政府系统能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无数成功和失败的先例都 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机制体制不顾,职责不明 是影响本市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又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江苏、浙江,以及本市集体企业产权制度 改革搞得比较好的区县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 借鉴,他们大多成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具体实施这项工作。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 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体改、集资、工商等方 方面面,如果没有一个综合的协调机构和明 确的职能部门,是难以有力有序地推进的。上海集体经济管理体制不顺是一个困扰多年 的问题,使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难以从整 体上系统地推进。
3.产权主体虚设问题
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 程,而清晰产权既是必要,又是充分的前提条 件。产权界定是清晰的一个重要手段。1996 年,本市开展了集体企业产权界定工作,先后 按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 布的《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清产核资产权界定暂行办法》和《上海市集体企业产权界 定暂行办法》实施。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两 个《暂行办法》主要适用于清产核资的产权界 定,要真正清晰集体企业产权关系,深化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尚有很大的局限性。在 现有的界定政策中,将集体企业的资产除了 有明确的投资约定外,凡企业各种积累和国 家、企业单位对集体企业划拨、借人、贷人、捐款等形成的资产均界定为“劳动群众集体所 有”,即联合经济组织范围和集体企业范围内 劳动群众共同共有。这同现代企业制度明确 出资人的产权清晰要求有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界定后的集体资产关系没有清晰到人或 法人,难以处置。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的要求,是 建立企业资本金的出资人制度,出资人以其 投入的资本额享有权益和承担责任。集体资产界定为“企业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只是虚 拟的集体资产产权主体,劳动群众是一个抽 象的概念,是一个变动的群体。
“企业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资产处置 时,往往遇到两大问题:一是集体资产属公有 资产,量化给职工似有私分集体资产之嫌。加上主管部门的干预,结果资产难以清晰,改 制难以实施。二是即使改制了,也大多流于 形式,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虚拟化的界定 结果,名义上明确了“所有者”,实际上却找不到“所有人”。产权关系仍然没有清晰,集体 资产仍然无法处置、流动、重组。
界定后集体资产仍然没有出贵人,难以 登记。
按照工商登记制度规定,企业的注册资 本必须有明确的出资人:“劳动群众集体所 有”的资产,不能作为出资人注册登记;界定的产权主体与工商登记的出资主体不能接 轨,只能采取“重塑出资人”、“搭阁楼”等办法 进行改制登记。
界定后企业仍然唯以建立法人治理结 构。
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在 产权关系人格化的基础上。“企业劳动群众 集体所有”的产权设置,使资产缺乏明确的出资人,经营缺乏直接的责任人,考核缺乏具体 的监管人。导致所有者权益无法保障,经营 上的风险无人承担。企业转制改制不解决好 产权清晰问题,无法真正构筑法人治理结构。
二、进一步深化集体企业产 权制度改革的对策思考
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走过20多年反 复曲折的历程,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有助于进一步推 进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就当前而 言,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方向,坚定信心
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问题,曾 经困扰着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当 时代进入2l世纪,中国已经人关的今天,集 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应该到了十分 明确,而且必须明确的时候,那就是“三个符 合”,符合国际产权制度的惯例,符合市场经济机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一切与 之不符的东西,都是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的误区。即使“三个符合”是一个渐进的过 程,难以一步到位,有些改革措施虽然只能作为权宜之计,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终将 朝着“三个符合”的方向发展。对此,我们必 须坚定信心。虽然在具体的做法上应当结合 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但在长远和总体的方向上,我们必须有这样一个十分清醒的共识。 20多年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什么进展 缓慢、曲折,甚至反复,有许多因素,但总体方向的不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这方面 有很多教训,比如说在集体企业转制改制中, 不少企业往往翻了牌子,没有转换机制,结果 是花了大量精力、成本,而难以有真正的活力。
当然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有个渐进的 过程,在不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只能逐步 走,那么,在形势发展到今天的时候,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应 该迈开大步走向“三个符合”的目标。“三个 符合”在产权关系上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认 为就是主体人格化,产权份额化,构成多元化。即集体企业的产权主体必须是人格化的 实体,不是虚设的主体。集体企业产权必须 是可以按份计量的,而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没有明确边际,不可计量的。构成多元化,即有个人的,有法人的,有内部的,有社会 的,有内资的,也可以有外资的,是多元的,而 不是单一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这是 人类经济发展步人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只有朝着主体人 格化,产权份额化,构成多元化推进,才是终 极的目标和方向。
2.集体企业要用好自主权,发挥主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 变化和发展,都离不开内因和外因两个基本 方面,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也同样如此。集体企业职工特别是主要经营者的产 权意识和积极性是推进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 革最基本的活力和动力。回顾中国改革开放 20多年的历史,如果没有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就没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如果 没有浙南乡镇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的出现, 就没有全国股份合作制遍地开花的今天。集 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 程,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需要方方面面的合力,果然十分重要。但如果集体企业的职工, 特别是主要经营者,缺乏产权意识,没有改革 的积极性,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就无从谈 起,无法推进。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集体企业产权 制度改革,是靠干百万集体企业劳动群众推 动的,我们必须树立这样一个基本的观点。
由于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长期以来,集 体企业异化成了准国有的“二全民”企业,成 为政府的附属物,集体企业劳动群众被剥离了本属已有的财产所有权,加上少数主管部 门为了维护其局部利益,使集体企业劳动群 众淡化了产权意识,影响了其产权制度改革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而,各级政府部门和集体经济工作者,必须大力加强产权制度改 革的宣传,充分发挥集体企业的积极性,这是 进一步推进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一项十 分重要的工作。
3.加强宏观指导,强化政府推动
政府是社会的组织者。集体企业产权制 度改革的深化,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行 政推动。为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既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强制推 行。须创造必要的条件,形成一个良好氛围。 具体地说,主要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落实职能部门,制定整体推进的计 划,加强宏观指导,及时协调和解决推进中出 现的问题和困难。
二是制定配套政策,使集体企业产权制 度改革有章可循,规范有序推进。
三是采取必要的措施,提供必要支持。 确保推进工作的顺利进行。如建立改革基 金,简化审批手续,降低改革成本,尊重企业的自主权,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等。
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 而又复杂的工作,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会带来 社会部分利益的牺牲,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充满着困难和阻力,然而,却又是集体企业从计 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伟大历史转变中无法逾 越的一步。对此,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信心 和充分的准备,唯有冲突这个隘关险阻,集体经济才会有生存的空间和崭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