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南铝)下属集体所有制企业是西南铝建厂时,为解决职工家属及征地农民的就业等问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配套建立的。由于人员组成结构复杂,职工素质参差不齐和资金、技术、设备等一系列先天不足条件的制约,再加上近年来集体企业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严酷、市场化改革冲击剧烈等原因,严重影响了西南铝集体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2013年,西南铝集体企业按照中铝公司运营转型和市场化改革的要求,转变观念,加强管理,开拓市场,使企业发展取得了突破,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职工人均年收入增加1万元,表现出集体企业在逆境中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破“茧”而出
——西南铝厂办大集体探索市场化改革发展新路子侧记
从“出生”开始,西南铝的厂办大集体就与“弱势”如影随行,如何破“弱势”的“茧”获得重生?近三年来,西南铝集体企业积极探索市场化改革发展新路子并取得突破。2013年,西南铝集体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外销收入同比增长13%。同时,在岗职工年人均净收入增加1万元。在艰难困苦中,西南铝的厂办大集体企业在市场化改革中获得了从“求生存”到“求发展”的力量。
一、从等靠要到主动出击
2010年前后,由于先天不足,西南铝厂办大集体企业接连暴露出来的问题严重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发展。职工如何生存?企业如何发展?受命于危难之时,2011年底重新组建的西南铝集体企业管理团队通过对五家成员企业的集体诊断,开出了“方子”——内强管理、外拓市场、民生为本,从等靠要向主动出击转变。
集体企业首先大刀阔斧精简机构,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原有的75 个科级机构被压缩到37个,科级干部由98 人精减为51 人,一般管理人员及非生产人员减少19%。此举压缩了管理成本,提升了工作效能。从管理岗位精简下来的人员充实到了生产一线,这不仅改变了一线职工知识文化结构,同时也将一些先进的理念和知识带到了一线,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目前面临的人才匮乏问题。
2012 年,厂办大集体针对干部管理出台了一项考核新规,对干部的绩效考核指标从1 项增加到3 项,以前单纯的以利润为指标的考核办法不再实行。干部的收入要同时与外销市场的增长率、职工收入增长率以及利润3 个指标挂钩。与此同时,集体企业实施新的薪酬激励机制,将职工的薪酬与业绩同步严格考核。固定工资与绩效工资的比例基本上各占一半,收入完全靠业绩说话,干得好,挣够“工分”,绩效工资才能同步兑现。此举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集体企业职工的一句话点明了积极性提高的原因:“以前干好干坏一个样,谁会去抢活干?但现在不同,干得多收入才会多,所以我们现在非常希望企业增加产量。但我们也会努力把活干好。因为干不好活,外部市场丢了,锅里没有、碗里也就没有了。”
职工对生产经营增量的期盼传递为企业外拓市场的压力,而外部市场竞争的压力又通过考核体系的变化传递给了职工,形成了内外压力互动、职工和企业相互激励的局面。随着管理的精细化逐步向现场管理、安全稳定等各个领域渗透,一个仅向西南铝“母体”等靠要的集体企业在经历系列的管理变革后,正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
二、从求生存到求发展
硬实力逐步提升的集体企业开始把目光瞄向更宽广的外部市场。领导层认为,不能把工作仅仅停留在依靠西南铝填饱肚子上,而是要从“求生存”走向“求发展”,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努力“吃好”。外面的市场,才是西南铝厂办大集体企业今后努力的方向。
要“吃好”绝非易事。当市场化改革为集体企业打开向外走出去的一扇门时,也为它的整体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013 年,集体企业与西南铝集团关联交易全面市场化,其供货价格全面与市场接轨,不再享受过去西南铝集团赋予集体企业的政策“红利”。五家集体企业中,与西南铝集团关联交易最为密切的庆西公司受到了最大的冲击。2013 年,庆西公司和西南铝高精板带事业部签订了总包协议后,由于按2012年结算方式,2013 年的总包少结算收入600 多万元。这么多的缺口如何来补?由于从事的纸加工行业门坎低,同业竞争大,而纸包装产品人工成本刚性需求又逐年上升,此时的庆西公司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挑战面前,庆西公司把眼光盯向了外部市场。
从市场调查到营销计划、从市场分析到营销策略、从客户管理到发展趋势,仔细研究细分市场后,庆西公司负责人带着供销中心的人员开始了在广东、广西、成都、贵州等省市的奔忙。由于纸加工产品碰不得、摔不得,为了让产品表面质量不受损,供销中心的人员与货车司机一起担负起了押运工作,确保了产品质量。优质的产品与良好的服务最终打动了客户,在体会改革阵痛的这一年,庆西公司收获了来之不易的果实,赢得了宝贵的订单:2013 年,庆西公司与三家企业签订了供货协议,并首次实现了批量供货。到2013 年底,庆西公司有50%以上的纸包装产品销往外部市场。2013 年,西南铝厂办大集体企业共实现外销收入3.6亿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因关联交易扶持政策停止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三、从单独五指到握拳闯关
同为西南铝旗下的集体企业,工业公司、渝西化工厂、庆西公司、建筑公司、金属结构加工厂五家企业有着兄弟之谊。但由于涉及利益纷争,难免会存在互抢业务、相互扯皮的现象。五家企业就像人的五根手指,各自有力量,只有把它们握成拳头,才能向外挥发出最大的效能。新的管理团队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五家企业要围绕各自主业,各显身手,共同寻求外部发展空间。
渝西化工厂从事铝灰复化,职工生产作业环境较差。2013 年,渝西化工厂坚持实施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实现了铸棒的批量生产,不仅从本质上带来职工生产作业环境的改善,其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的根本性变化,更为渝西化工厂的长远发展注入了生机。
曾经单纯依靠建筑业生存的建筑公司这些年来过得捉襟见肘。2013 年,建筑公司开发生产出钢铁企业使用的新产品,成功打入宝钢、攀钢等国内著名钢铁企业。
与此同时,金属结构厂也开始战略转型,加入了铝材机械加工行业。2013 年,金属结构厂与某铝业公司签订了业务加工协议,同年10 月又新增了新的业务,从以前的修修补补没有主业发展到有了自己的主营业务。
2013 年,准确判断出铝加工产能过剩的工业公司有了一个大胆的构想——跳出“铝加工”找饭吃。重庆IT行业和物流行业的兴起让工业公司嗅到了商机,两个行业所需要的木质包装箱托盘的量非常巨大。2013 年,在做稳做强西南铝内部包装市场的同时,工业公司启动木质包装材料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走上了木质包装托盘发展之路。
围绕各自主业,分兵突围,各显身手,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五家集体企业牢牢握成抗击风险的拳头,相互争抢业务的现象少了,纷争少了,和谐发展的音符为集体企业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选自《中国铝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