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城市集体企业改革创新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发行时间:2002-02-20
网站编辑:天津市二轻集体工业联社
来源:研究所

城市集体企业改革创新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天津市二轻集体工业联社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后,面对 着新体制、新形势和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天 津市的城市集体经济实施了第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其宗旨是以新观念、新思路和新的举措 实现发展规模的扩张和发展质量的飞跃。第 二次创业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改革创新使天 津城市集体经济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经营方式加速向社会化经营方式转变;传 统的生产经营体制开始向资本运营体制转 变;传统的资本积累方式开始向资本集聚方 式转变;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开始向现代企 业制度转变;传统的行政为主的管理体制开始向以资产为纽带、政企分开的新的经济运 行体制转变。

 改革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一)制度创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 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多样化实现形式初见端倪

 天津1991年开始试行股份合作制,1995 年市政府制定股份合作制试行办法,1998年 制定放活小企业的配套政策,重点解决了产权界定、出资人体制、劳动积累量化、出售转 制等方面政策。到1999年底,城市集体企业 已组建10个企业集团,700家股份合作制企 业,600家有限责任公司,有5万名职工从劳 动者变为所有者,有350家企业实行兼并、出 售或转为私营,有6500家企业实行承包经 营、租赁经营和公有民营。总工会组织下岗职工建立的职工消费合作社遍布全市,极大 地方便了群众生活。

 (二)体制创新:摆脱了多年来计划体制 下管理集体经济的模式,树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区域服务”的新观念,建立以资产为 纽带、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经济管理体制

 经过两年探索实践,区街集体经济初步 确立并实施集体资产运营、监督、管理、服务 体制。区建立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主要实施政府监管职能,包括制定政策,掌握情况, 调解纠纷,维护权益,促进企业转制和集体资 产保值增值。街道建立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 (或集体资产服务中心),主要确立区域内劳 动群众集体所有资产的出资人和经营者,负 责集体资产运营的监管,促进集体资产的流 动与重组。这一体制的确立,使以产权为纽带的责权利关系取代了以行政为主的管理关 系,按出资关系确立管理关系,多投多管,少 投少管,没有投资和借贷关系的,确立指导和 协调服务关系。区街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按区域实施整体发展战略, 打破所有制和隶属关系界限,按区域建立经 济发展服务中心,开展创业孵化、招商引资、 人才培训、政策咨询、信贷担保和技术服务等。目的是放开放活,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 竞争的主体。

 (三)结构创新: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着力于提高企业素质,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一是第二产业“调高”,使工业企业加快 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既发展高新技术产品, 又发展适销对路产品。区街工业开始向工业园区集聚,传统的区街工业开始向都市型工 业转变。二是第三产业“调强”,改造传统的 商饮服修企业,按区规划组建“特色商店”、 “专业市场”和“商城”以及“社区服务中心”,提高三产的业态水平,拓宽第三产业的发展 领域:

 (四)技术创新:针对城市集体企业“人才 匮乏、技术落后”的弱势,打一场依靠科技进步的硬仗,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

 把技术创新当作企业发展的一条生命 线,实行“引进拉动”、“调整驱动”和“人才带 动”,建立工业园区域科技工业园区,加快人力资本开发,切实提高行业和产品的技术水 平,提高科技贡献率。

 (五)管理创新:核心是从计划体制的思 想束缚下解脱出来,实现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内容的创新

 更新传统的“管人”、“管钱”、“管数”的思 想观念。对人的管理转变到人力资本管理; 对财产实行资本运营和监督服务型管理;对经济指标的考核管理,建立以税收、资产和增 加值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考核体系,把财政增 加税收,企业增强实力,职工增加收入作为提 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基本要求。把理顺产权关系,建立出资人体制,扩大职工人股,健全激 励约束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 内容。

 城市集体企业改革创新面临的问题和对 策:

 1.发展趋势问题

 集体经济整体规模在缩小,经济效益也 处于下降趋势。清产核资暴露了许多具体问 题,比如,资产损失较大,资本金不实,资产负债率偏高。对此,有人对集体经济生存发展 提出质疑,各地又普遍面临着机构撤并、人员 分流、工作搁浅的矛盾,集体经济战线的一些 人也出现了思想混乱,这对集体经济改革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国家应尽快制定 一个关于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政策意见,用 党的十五大关于集体经济地位、作用、实现形 式的重要论述统一思想认识。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 针,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势在必行。要鼓励 集体企业职工参股,使他们成为企业资产的 所有者。我们主张国有资产有进有退,在一些行业和中小企业中尽量地退出来,并大力 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但这并不等于大搞 私有化。雇佣劳动在中国绝不能象汪洋大悔 一样的存在。集体经济符合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劳动群众的觉悟程度,集体经济仍 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强的生命力:关键 在于引导。在西欧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经 济发展得很好,根本原因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促导的,而是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的生产关 系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五大明 确提出:“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 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 这个重要论述揭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下劳动者必将成为所有者的客观规律。这 也为集体经济指明了方向。中央在制定政策 意见时,务必体现这个规律,应重申党和国家支持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体现各 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原则,消除目前存 在的不平等待遇。

 2.管理体制问题

 国家已经确立并实施中小企业管理体 制。上边是中小企业司,下边设中小企业处, 但编制小、人员少,职能难以到位:比如悉心研究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一些深层次问 题。集体企业目前改革的焦点是产权问题, 不可逾越,弄不好就会造成上下级矛盾和集 体资产流失。集体企业生存发展的难点之— 是保护问题,侵犯企业和广大职工合法权益问题屡屡发生,对此置若往闻,就会失去民 心。集体和私营企业共性问题是提高素质和 竞争能力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建立担保 体系只解决了一个具体问题,目前,服务的面太窄,我国中小企业80%是集体企业和私 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所 有、集体所有和个人所有将长期存在,这三种所有制在产权主体、责任主体、利益调整上仍 有重大差别,用法律和政策调节生产关系促 进生产力发展的任务仍然是很艰巨的。因为 有一半以上的国有小企业和集体企业还面临着改制重组的重要任务,以产权为核心的责 权利调整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鉴此,从上 到下,对中小企业的指导管理中,既要研究生 产力,又要研究生产关系;既学习外国,又要紧紧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比如,要下 决心吃透我国集体和个体私营经济的现状与 问题,既要有量的掌握,又应了解它们面临的 深层次矛盾。对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而应当着力规范和引导,特 别要真心实意地解决对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的 保护问题。这些,应由政府部门、研究机关、 社会团体和实际工作者,在实践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我国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大事业。

 3.集体资产管理问属

 集体资产是集体经济生存发展之本。集 体资产存量可观,天津有200多亿,上海有上千亿。全国清产核资结束之后,集体企业进 行了产权制度改革,仍看清产核资,尤其是资 产评估、产权界定和调节产权纠纷等具体工 作要做。由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集体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负责产权界定和产权登记 及集体资产统计等工作,已经形成了集体资 产国有化管理的模糊认识,也容易混淆国有 和集体资产的政策界限。一些单位把集体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主要是受国资局1994年 2号令的影响。希望明令取消2号令。中央 对集体企业产权界定有了明确的政策界限 后,由于执行政策的人,思想没有变,一些单 位又变相地将集体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到现在还有人说:“什么国有资产、集体资产,都 是国家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统 筹考虑,从上到下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建立宏 观、中观、微观的集体资产运营管理、监督、服务体系。总结历史上“一平二调”和”升级过 渡”的经验教训,尽快结束由国资部门代管集 体资产的现状;

 4.关于立法问题

 立法或制定政策,目的是促进改革发展, 解决有法不依和部门立法“各吹各的号,各唱 各的调”的问题:比如《公司法》,实际上是在不断完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 能用《公司法》或《合伙企业法》来否定合作制 或股份合作制,这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尤其 重要。

 《民法》对集体所有的约定是集体企业法 人所有,这与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改革方向 有些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基本符合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方 向,但仍有计划体制的痕迹,对产权问题的约 定,比如集体共有资产必须占50%以上,这是传统的集体观念的反映,需要修改。《股份 合作制企业指导意见)比较好,但不具备法律 效用,有些内容也应调整,比如让职工买断集体资产等:中国没有一个合作制企业法,但 合作经济普遍存在。农村合作经济说它是农 民的劳动联合和农民的资本联合为主。供销 合作经济说足社员的劳动联合与社员的资本联合为主。更多的人认为,中央讲的劳动者 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新型 集体经济,它既包括农村的合作社、供销社, 又包括城市的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经济与集体 经济已投有本质区别,他们都应允许劳动者 自愿入股,承认并尊重职工群众的个人所有 权,但进入企业的各种资本,实际上都是归企业共同占有和使用。对集体共有的资产,要 承认要保护,不能象个别人说的要“消灭集体 资产”。要通过立法,逐步规范,尽快结束各 自为政、各吹各的号的问题。这是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

城市集体企业改革创新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发行时间:2002-02-20
网站编辑:天津市二轻集体工业联社
  
来源:研究所

城市集体企业改革创新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天津市二轻集体工业联社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后,面对 着新体制、新形势和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天 津市的城市集体经济实施了第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其宗旨是以新观念、新思路和新的举措 实现发展规模的扩张和发展质量的飞跃。第 二次创业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改革创新使天 津城市集体经济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经营方式加速向社会化经营方式转变;传 统的生产经营体制开始向资本运营体制转 变;传统的资本积累方式开始向资本集聚方 式转变;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开始向现代企 业制度转变;传统的行政为主的管理体制开始向以资产为纽带、政企分开的新的经济运 行体制转变。

 改革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一)制度创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 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多样化实现形式初见端倪

 天津1991年开始试行股份合作制,1995 年市政府制定股份合作制试行办法,1998年 制定放活小企业的配套政策,重点解决了产权界定、出资人体制、劳动积累量化、出售转 制等方面政策。到1999年底,城市集体企业 已组建10个企业集团,700家股份合作制企 业,600家有限责任公司,有5万名职工从劳 动者变为所有者,有350家企业实行兼并、出 售或转为私营,有6500家企业实行承包经 营、租赁经营和公有民营。总工会组织下岗职工建立的职工消费合作社遍布全市,极大 地方便了群众生活。

 (二)体制创新:摆脱了多年来计划体制 下管理集体经济的模式,树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区域服务”的新观念,建立以资产为 纽带、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经济管理体制

 经过两年探索实践,区街集体经济初步 确立并实施集体资产运营、监督、管理、服务 体制。区建立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主要实施政府监管职能,包括制定政策,掌握情况, 调解纠纷,维护权益,促进企业转制和集体资 产保值增值。街道建立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 (或集体资产服务中心),主要确立区域内劳 动群众集体所有资产的出资人和经营者,负 责集体资产运营的监管,促进集体资产的流 动与重组。这一体制的确立,使以产权为纽带的责权利关系取代了以行政为主的管理关 系,按出资关系确立管理关系,多投多管,少 投少管,没有投资和借贷关系的,确立指导和 协调服务关系。区街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按区域实施整体发展战略, 打破所有制和隶属关系界限,按区域建立经 济发展服务中心,开展创业孵化、招商引资、 人才培训、政策咨询、信贷担保和技术服务等。目的是放开放活,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 竞争的主体。

 (三)结构创新: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着力于提高企业素质,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一是第二产业“调高”,使工业企业加快 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既发展高新技术产品, 又发展适销对路产品。区街工业开始向工业园区集聚,传统的区街工业开始向都市型工 业转变。二是第三产业“调强”,改造传统的 商饮服修企业,按区规划组建“特色商店”、 “专业市场”和“商城”以及“社区服务中心”,提高三产的业态水平,拓宽第三产业的发展 领域:

 (四)技术创新:针对城市集体企业“人才 匮乏、技术落后”的弱势,打一场依靠科技进步的硬仗,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

 把技术创新当作企业发展的一条生命 线,实行“引进拉动”、“调整驱动”和“人才带 动”,建立工业园区域科技工业园区,加快人力资本开发,切实提高行业和产品的技术水 平,提高科技贡献率。

 (五)管理创新:核心是从计划体制的思 想束缚下解脱出来,实现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内容的创新

 更新传统的“管人”、“管钱”、“管数”的思 想观念。对人的管理转变到人力资本管理; 对财产实行资本运营和监督服务型管理;对经济指标的考核管理,建立以税收、资产和增 加值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考核体系,把财政增 加税收,企业增强实力,职工增加收入作为提 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基本要求。把理顺产权关系,建立出资人体制,扩大职工人股,健全激 励约束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 内容。

 城市集体企业改革创新面临的问题和对 策:

 1.发展趋势问题

 集体经济整体规模在缩小,经济效益也 处于下降趋势。清产核资暴露了许多具体问 题,比如,资产损失较大,资本金不实,资产负债率偏高。对此,有人对集体经济生存发展 提出质疑,各地又普遍面临着机构撤并、人员 分流、工作搁浅的矛盾,集体经济战线的一些 人也出现了思想混乱,这对集体经济改革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国家应尽快制定 一个关于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政策意见,用 党的十五大关于集体经济地位、作用、实现形 式的重要论述统一思想认识。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 针,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势在必行。要鼓励 集体企业职工参股,使他们成为企业资产的 所有者。我们主张国有资产有进有退,在一些行业和中小企业中尽量地退出来,并大力 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但这并不等于大搞 私有化。雇佣劳动在中国绝不能象汪洋大悔 一样的存在。集体经济符合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劳动群众的觉悟程度,集体经济仍 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强的生命力:关键 在于引导。在西欧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经 济发展得很好,根本原因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促导的,而是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的生产关 系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五大明 确提出:“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 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 这个重要论述揭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下劳动者必将成为所有者的客观规律。这 也为集体经济指明了方向。中央在制定政策 意见时,务必体现这个规律,应重申党和国家支持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体现各 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原则,消除目前存 在的不平等待遇。

 2.管理体制问题

 国家已经确立并实施中小企业管理体 制。上边是中小企业司,下边设中小企业处, 但编制小、人员少,职能难以到位:比如悉心研究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一些深层次问 题。集体企业目前改革的焦点是产权问题, 不可逾越,弄不好就会造成上下级矛盾和集 体资产流失。集体企业生存发展的难点之— 是保护问题,侵犯企业和广大职工合法权益问题屡屡发生,对此置若往闻,就会失去民 心。集体和私营企业共性问题是提高素质和 竞争能力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建立担保 体系只解决了一个具体问题,目前,服务的面太窄,我国中小企业80%是集体企业和私 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所 有、集体所有和个人所有将长期存在,这三种所有制在产权主体、责任主体、利益调整上仍 有重大差别,用法律和政策调节生产关系促 进生产力发展的任务仍然是很艰巨的。因为 有一半以上的国有小企业和集体企业还面临着改制重组的重要任务,以产权为核心的责 权利调整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鉴此,从上 到下,对中小企业的指导管理中,既要研究生 产力,又要研究生产关系;既学习外国,又要紧紧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比如,要下 决心吃透我国集体和个体私营经济的现状与 问题,既要有量的掌握,又应了解它们面临的 深层次矛盾。对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而应当着力规范和引导,特 别要真心实意地解决对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的 保护问题。这些,应由政府部门、研究机关、 社会团体和实际工作者,在实践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我国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大事业。

 3.集体资产管理问属

 集体资产是集体经济生存发展之本。集 体资产存量可观,天津有200多亿,上海有上千亿。全国清产核资结束之后,集体企业进 行了产权制度改革,仍看清产核资,尤其是资 产评估、产权界定和调节产权纠纷等具体工 作要做。由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集体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负责产权界定和产权登记 及集体资产统计等工作,已经形成了集体资 产国有化管理的模糊认识,也容易混淆国有 和集体资产的政策界限。一些单位把集体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主要是受国资局1994年 2号令的影响。希望明令取消2号令。中央 对集体企业产权界定有了明确的政策界限 后,由于执行政策的人,思想没有变,一些单 位又变相地将集体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到现在还有人说:“什么国有资产、集体资产,都 是国家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统 筹考虑,从上到下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建立宏 观、中观、微观的集体资产运营管理、监督、服务体系。总结历史上“一平二调”和”升级过 渡”的经验教训,尽快结束由国资部门代管集 体资产的现状;

 4.关于立法问题

 立法或制定政策,目的是促进改革发展, 解决有法不依和部门立法“各吹各的号,各唱 各的调”的问题:比如《公司法》,实际上是在不断完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 能用《公司法》或《合伙企业法》来否定合作制 或股份合作制,这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尤其 重要。

 《民法》对集体所有的约定是集体企业法 人所有,这与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改革方向 有些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基本符合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方 向,但仍有计划体制的痕迹,对产权问题的约 定,比如集体共有资产必须占50%以上,这是传统的集体观念的反映,需要修改。《股份 合作制企业指导意见)比较好,但不具备法律 效用,有些内容也应调整,比如让职工买断集体资产等:中国没有一个合作制企业法,但 合作经济普遍存在。农村合作经济说它是农 民的劳动联合和农民的资本联合为主。供销 合作经济说足社员的劳动联合与社员的资本联合为主。更多的人认为,中央讲的劳动者 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新型 集体经济,它既包括农村的合作社、供销社, 又包括城市的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经济与集体 经济已投有本质区别,他们都应允许劳动者 自愿入股,承认并尊重职工群众的个人所有 权,但进入企业的各种资本,实际上都是归企业共同占有和使用。对集体共有的资产,要 承认要保护,不能象个别人说的要“消灭集体 资产”。要通过立法,逐步规范,尽快结束各 自为政、各吹各的号的问题。这是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