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以试点促改革的重要尝试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意义远不止是传统实验田的范围,实则是以试点促改革的又一次重要尝试,旨在为新一轮改革开放奠基。
以试点促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伟大尝试,其一方面可以避免逐项改革推进中,由于部分改革滞后而导致的协调性差、效果打折的问题,使改革红利显而易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最小范围内挑战利益群体,以最小阻力率先推进改革实践,具有可行性。而一旦效果显著,得到广泛认可,全国性的推广自然水到渠成。由此可以看出,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意义与改革之初设立深州特区有异曲同工之处。
从目前来看,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已见前所未有的开放性。这包括:一是以金融改革为突破口,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资本项目可兑换也可先行先试,允许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允许部分中资银行从事离岸业务等。这无疑是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尝试,有助于为全国金融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积累经验。二是推动服务业发展,在税收方面有所创新。包括将对专业从事境外股权投资的项目公司及区内符合条件的公司从事离岸业务收入,均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结合当前推进财税改革、促进服务业升级的大背景,此举对于未来税收改革同样具有借鉴意义。三是修改法律进行试点改革。有人将此概括为新中国法律史上的最重大事件之一,解决了中国现有法律与进一步开放存在的矛盾,在法律上也是个重要尝试。四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其中在审批制度方面,自贸区将针对外资试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这不仅有助于同国际贸易最新规则的接轨,增强外资投资者的信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新一届政府简政放权模式的探索。五是领导人出于全球战略定位方面的考虑。面对TTIP和TPP这两个国际新体系,中国力推上海自贸区实践,显然正是主动接招的表现。
目前对于自贸试验区仍有不少质疑和忧虑。但如果能以更广泛视野看待自贸区的深远意义,并在这一层面上凝聚共识,将有助于提升相关部门统筹的能力,增强克服细节中困难的决心。
(摘自英国《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