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业
小企业发展与就业
杨宜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企业发展比较迅速,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创造就
业机会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
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小企业吸纳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作用更加明显。21世纪初,
我国如何进一步提高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如何利用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的
有效增长,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
(一)小企业创业容易
小企业作为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容纳了社会上大多数的就业人员。这是因为小企
业创业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合伙就可以办一个小型企业。一个人只要
有一技之长,只要有一定的创业精神,只要有面对市场风险的勇气,就可以创办小型企业。
这不仅能够解决本人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或多或少地为家庭或者社会创造一定的就业
机会。
外国政府习惯用鼓励发展小企业的办法缓解国内的就业形势,其实这是很聪明的办
法,聪明之处不仅在于其看到了小企业解决失业问题的效果明显,而且利用这种措施既
摆脱了政府对失业问题的无限责任,又表明了政府关心就业的姿态。这种做法比国家政
府直接安置待业人员要好,它既减轻了政府的工作压力,又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小企业虽然大多数属于劳动者个人或者合伙所创办,在资金规模上无法与主导国民
经济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但是它们却具有社会分散性和广泛性。普遍地号召群众创
办小企业,是增加就业和发展经济、由计划经济时期时政府自己包揽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
社会化动员的一种形式。政府应将鼓励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创办小企业当作一项通过增加
就业减少失业人口、实现分配公平、稳定社会以及调动全社会投资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
快速增长的战略性措施。
(二)小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细胞,在一个国家的经济“金字塔”中占据着最基础部分。没
有小企业就不可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一切企业都是通过小企业发展而来的。同样,没
有小企业大中型企业就无法生存,因为社会化大生产离不开分工与协作。尽管目前世界
各国国关于小企业的定义和划分标准不尽相同,但是小企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
作用却是大体一致的。各国小企业在数量上占95%以上,就业人数占65%左右,产值则
占50%左右。1998年,我国工业小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户数在99%以上,在工业产值中
占68%左右,在实现利税上占35%左右,在就业人数中占75%左右。世界各国的数据
充分显示,中小企业在企业数量、就业和产值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目前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1991—1998年,中国工业
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9%,其中大中型企业增长15%,小企业增长22%。在按可比价格计
算的新增产值中,小企业占68%。1978—1998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3.3
倍,其中小企业的作用可以说功不可没。1991—1998年间,我国城市75%以上的新增
就业机会是由小企业创造的。
综上所述,小企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中新的生力军,同时小企业发展能够
创造大量的新增就业机会。
(三)小企业创新意识强 小企业往往是最脆弱的,因此小企业面
临着强烈的生存危机。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创新。
在日本,50%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是由小企业进行的,大中企业的技术员只完成其余的
部分,并且为此付出了高昂的创新费用;在英国,1965—1969年间小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贡
献为23%,1975—1979年则上升到29%,1980—1983年进一步增加到了38%。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注定是要衰亡的民族,一个缺乏创新的经济必然是缺乏活力的
经济。小企业是创新的温床,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学校。如果说大中型企业是一个国家经
济实力的保证,那么小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力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企业发
展迅速,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优化产业分工、推动技术创新
以及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解决就业问题,光靠政府的积极性不够,光靠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也显得单薄,如果
上下这两个积性性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找到合适的途径,就有利于就业问题的缓解。
大力鼓励和扶持发展小企业,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失为促进就业的一个好办法。
(四)小企业资金的就业贡献率高
一般说来,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在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很大,等量的资金投入,小
企业可以比大中型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日本,大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小
企业的四倍,也就是说等量的资金投入到小企业中去,小企业增加的就业岗位比大企业
多3倍。美国联邦政府小企业管理局的统计资料显示.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还表现在小
企业数量的净增加上。1980—1986年,净增加企业对就业贡献的比重为45%一55%。
1990—1995年美国新建小企业对新增就业的贡献率为69%。
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1995年工业小企业平均每户的资金仅17万元,如果用平均每
户从业人员15人去除,每人占用的资金不过1万元左右,只有中型企业的50%,大型企业
的30%。显然,小企业资金的就业效率高,在扩大就业方面往往能够起到大中型企业无
法起到的作用。
二、促进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都不约而同
地发现小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以及在增加就业,改变传统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和推动技
术创新,开拓市场,促进出口,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的特殊
作用,因而极大地关注并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小企业的发展。在21世纪头十年,中国也
必须采用适当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小企业,这样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
有利于就业机会的持续增长。
(一)创造有利于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和规范。我们建议在
适当的时候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小企业发展法》,为小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
障。国家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为小企业发展创
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非公有制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很强,1999年全国平均每天有
4000多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再就业。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
重要的就业渠道。来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数字表明,目前全国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
户和私营企业为3300多万户,从业人员超过l亿。如果法律环境更加平等,非公有制小
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将在2001—20t0年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政府要依法行政,进一步扩大市场准人范围,简化审批和办事程序,清理有关税费,
使各项工作制度公开化、透明化,为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要适当放宽对
中小企业的某些限制性标准,在外贸政策方面,应扩大小企业的进出口权与进出口服务
代理权,使小企业享受同等的退税待遇与便利。在国内市场准人方面,应放宽小企业进
入传统的公共服务领域的限制,借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扩大市
场,增加就业。
(二)培养 高素质的小企业主群体
提高小企业主素质的主要途径有三个:一是加强对现有小企业主的培训工作,提升
小企业的发展能力。国家以前只注重对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进行免费培训,现在必须未
雨绸缪。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国家应该加强对现有小企业主进行转业培训,这样不仅
可以减少小企业的倒闭,而且有利于小企业增加就业机会。二是鼓励大学毕业生创办各
类技术密集型小企业,激励他们的创业意识。鉴于未来小企业发展对人员的需求,专业技
术和技能人员要多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国家可以考虑通过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
为大学毕业生创办小企业提供实际经验。三是引导城市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创办小企
业,或者去小企业就业。政府可以出资,由各级劳动管理部门对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进行
专业技术培训,并举办怎样开办和管理小企业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以前在工厂中就业
的下岗者获得一门技能,了解开办小企业的程序和管理知识,促使更多的下岗者自己创
业、自己就业。
(三)对小企业发展进行必要扶持
从税收优惠和经济补贴等方面鼓励居民投资办小企业。具体政策可以这样考虑:对
于为政府接收容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小企业,前三年可实行部分返还增值税和营业税
制度;对于像沈阳、哈尔滨等重工业、高失业人口地区,新办小企业头三年实行免税制度;
个人收入和存款用于投资办小企业的,免征个人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利
息税;税务部门对营业额较小的小企业所需要的发票提供便利,使它们真正能够开业并
正常经营;对于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兴办小企业,在申请营业执照以后,政府可以考虑一
次性提供定额的启动资金。
大力发展为企业融资服务的股份制和地方商业银行体系。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小企
业投资风险基金和贷款担保基金;对容纳大量失业人员、具有较高技术含量、扩大出口的
小企业,国家从有关社会保障基金、高技术风险投资基金和出口信贷基金中予以一定的贴
息、资助和资金支持。
将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到小企业。一是在小企业尽快普及社会保险制度,解除失业人
员和下岗职工进入非公有制小企业就业的后顾之忧。二是实行更加灵活的失业保险制
度。根据中国财力弱和劳动力多的国情,失业保险的设计和发放,以鼓励劳动者和促进
群众就业的方式进行。与其让失业者长期吃社会保障,不如国家用社会保障资金培训其
技能、补贴其开业的流动资金等,这样将大大减轻国家失业保障的负担。
(四)完善小企业服务体系
近年来,小企业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关心和扶持小企业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党的
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要求,“培育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
扶持小企业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从国际经验看,建立和健全小企业社
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是扶持和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对于中国
来就,培育小企业服务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完善的小企业服务体系不
仅有利于小企业的发展,而且服务体系本身也能创造不少就业机会:健全的小企业服务
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效的政府管理机构。比如建立由各级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小企业管理部门
或政府各经济职能部门联合组成的小企业管理委员会.其职能是会同政府有关部门负责
本地区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指导、协调、监督、管理工作,具体职能:研究制定法律法规和
促进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措施;审核确定培育服务体系发展的年度计划;制定操作规则,
建立对服务机构的评价、考核、奖惩制度;维护小企业权益.倾听小企业呼声,依法对服务
体系实施监管。
二是健全的行业服务机构。它既可以是由政府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小企业服务中
心,又可以是由服务机构自发组成的行业协会,其性质可以是事业法人、社团法人或企业
法人,定位为综合性社会公共服务自律性组织,是服务机构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它接受
政府的政策指导,联系、沟通、协调服务机构促进业务交流,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为小企业
提供服务指南及社会公共服务;维护小企业利益,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小企业的发
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委托开展工作,协助落实有关小企业扶持政
策,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搞好对小企业的服务。
三是完善的社会服务机构。为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各类社会机构依法设立、具备相应
资质的条件,其性质可以是事业法人、社团法人、企业法人或自然人,服务机构按照市场化
规则运作,具有在批准的范围内自主经营的权利,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跨地区经营。(作者
系宏观经济研究院人口与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