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份合作制
对城镇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几点认识
赵 达
上海城镇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是从1992年开始的,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据
统计,至]995年底4年内,全市城镇股份合作制企业已达6000余户,股本金33亿元。
从城镇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实践来
看,效果比较好,大多数企业已显示出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活力。本文对城镇集体企业
实行股份合作制提出几点认识。
一、城镇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是企业深化改革的要求
股份合作制首先产生于我国农村,它是农村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产物,是我国农
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民在改革实践中的又一伟大创举。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城镇集体企业借鉴农村改革的经验,积极
试行股份合作制。城镇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不是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企业深
化改革的要求。长期以来,城镇集体企业归各级行政部门管理,他们按照管理国有企业
的办法管理集体企业,因此,人们把集体企业称为“二国营”。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是:(1)
许多行政部门把企业隶属关系和产权归属混为一体,把集体企业的财产视为部门所有,他
们凭借行政行为,随意平调集体企业的财产使企业的产权失去保障。(2)各级行政部门
以所有者身份管理集体企业,把集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权操纵在自己手里,使企业难以行
使生产经营自主权。(3)在分配上照搬国有企业的工资奖金制度,由行政有关部门核定
工资标准和工资形式,企业缺乏分配自主权,(4)集体企业的领导干部一般是由行政主管
部门委派,而不是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民主管理权丧失。由于长期按照国有企业管理模
式管理集体企业,使集体企业丧失其特征,失去企业活力。为了摆脱“二国营”管理模式,
充分发挥集体企业的优势,增强企业活力,近些年集体企业进行了自负盈亏,还权于企业,
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这些改革并未触及
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长期存在的“二国营”模式设有从根本上破除。城镇集体企业深化
改革需要解决深层次的问题是,改革企业产权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集体经济有
效实现形式。为此,可供选择的有几种组织形式:(1)实行合作制。有一部分企业产权结
构简单,公共积累不多,可实行合作制。但很多集体企业产权主体已多元化,要求采用股
份制的某种做法,协调资产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已不能恢复传统的合作制。(2)实行股份
制。少数大中型骨干集体企业可以改制为股份制,但大多数小型集体企业不具备实行股
份制的条件,不是一般集体企业改革的方向。(3)实行合伙制。合伙制属于私有制。为了
保持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大多数集体企业不宜改制为合伙制。(4)股份合
作制。城镇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是企业制度的创新,在产权制度上,把共同共有与
按份共有结合起来,理顺了企业产权关系;在经营上,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在管
理上,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科学管理。因此,实行股份合作制就成为城镇集体企业深
化改革的主要选择。大多数集体企业会按照合作制的原则,采用股份制的某种做法,改制
为股份合作制企业。
二、股份合作制是集体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
集体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
重要力量,而且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市场化、扩大劳动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等
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集体企业
的发展困难重重,步履维艰。多数企业由于技术水平较低,管理落后,人才不足,资金困
难,承担风险能力差,发展速度明显放慢,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使集体经济走向萎缩。
为厂充分发挥集体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必须深化企业改革,增强其活力。集体企
业深化改革可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而实行股份合作制则是集体企业深化改革的主要形式。这是因为:
(一)股份合作制是集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所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集体企业也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
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实行股份合作制体现
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1)股份合作制企业产权清晰,企业的资本构成按投资主
体分为职工个人股、职工集体股、法人股,出资人清楚,产权明晰。(2)股份合作制企业及
其出资者权责明确。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股东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企业
破产时,股东只以投入的资本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股份合作制企业享有由企业股东投
资形成的企业法人财产权,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企业的债务
承担责任、(3)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政企分开。股份合作制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
人,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国家行政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能直接
干预。(4)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科学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的权
力机构、决策机构、经营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使企业所
有者、经营者、监督者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因
此,实行股份合作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是集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
要形式。
(二)实行股份合作制是放活集体企业的有效途径
搞好大型企业,放活小型企业,是我国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实行股份合作制则是放
活集体企业的有效途径。股份合作制可以从两个方面增强企业活力。一方面,实行股份
合作制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享有比较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就
能主动地跻身于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生产按市场需要安排,产品按市场变化调整,经营按
市场趋势应变。这样,就会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使企业具有旺盛生命力。另
一方面,股份合作制企业通过集资人股和存量资产增配,使职工拥有企业资产所有权。
职工作为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就会以“为自己工作”的劳动热情和主人翁精神,创造性从事
生产和劳动,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使企业涌现出勃勃生机。
(三)实行股份合作制适应集体企业的特点
集体企业的本质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对企
业财产拥有所有权。实行股份合作制,职工集资人股,企业资产按股占有,职工成为企业
股东。职工作为企业股东,同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使企业成为职工自己的企业。
股份合作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适合集体企业的特点,容易为职工群众所接受。因此,股份
合作制就成为集体企业改制的主要形式。 三、实行股份合作制要同转
换企业经营机制相结合 目前许多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以
后,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也有部分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后,企业缺
乏活力,经济效益未能提高,其中原因很多最根本的是在于改制后,没有切实转换企业
经营机制。因此,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必须同转换经营机制结合起来,不应把企业
制度的改革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等同起来,更不能用企业制度的改革代替经营机制
的转换。
实行股份合作制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集体企业实行股份
合作制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企业制度改
革的深化。只有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企业制度改革成果才能得到巩
固。集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成为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市场的主体。集体企业如何实现
经营机制的转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呢?
首先,要充分认识市场的重要性。一是市场决定企业的兴衰。这是由于生产资料、
劳动力和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要通过市场取得;企业的产品要在市场上接受评定,寻找
销路;企业效益也要通过市场销售来实现。因此,在生产经营中,要处处想到市场,时刻
想到用户。二是市场是企业发展的推进器。市场机制的核心是竞争,竞争的法则则是优
胜劣汰,有竞争能力者存,无竞争能力者亡,这就会给企业压力和动力。
其次,要调查研究市场,开拓市场。通过市场的调查、分析和预测,按照消费者的需求
及企业的资源条件,确定企业的目标市场。要全方位开拓市场,不仅要开拓城市市场,更
要开拓农村市场;不仅要满足人们当前的需要,而且要注意了解人们潜在的需要。这样,
才能开拓广阔市场,企业才有旺盛生命力。
第三,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在经营
上,以市场为取向,以销定产;在生产顺序上,要从生产到销售转向从销售到生产,真正做
到产品跟着用户走,生产围绕市场转,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
第四,搞好企业改革,加强内部管理。为了面向市场,企业要在经营决策、机构设置、
劳动人事、内部分配等方面下大力气进行改革,建立面向市场的生产经营机制、追求技术
进步的发展机制、激励多劳多得的内部分配机制、精简而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增强企业
活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向市场要效益。
四、实行股份合作制的意义
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兼有合作制和股份制特点的新型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它既适应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和广大职工群众觉悟程度,又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
观要求,具有很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在城镇集体企业改革中,积极稳妥地推行股份
合作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行股份合作制是对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的重大改革
集体企业的资产归劳动群众共同所有,实行独产核算,自负盈亏。但过去一段时期,
对集体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的管理模式。一方面企业向行政主管部门上交利
润,作为公共积累;另一方面行政主管部门又不断将公共积累向下属企业进行无偿拨款和
投资,造成企业产权主体模糊不清。同时追求“一大二公”,使集体企业从根本上排除职
工个人所有权,这种做法,不仅使集体企业特征丧失,而且不能使职工关心企业兴裹,关心
企业资产增值。为了克服集体企业产权制度上存在的弊端,发挥集体企业优势,必须改革
企业的产权制度。实行股份合作制,在清理资产,界定产权的基础上,鼓励职工普遍人
股,使职工真正成为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在企业产权制度上,实行集体共同所有和职工
个人所有相结合,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紧密相联,把企业组成利益的共同体。这是集体
企业产权制度的重大改革。
(二)实行股份合作制是集体企业投资体制的重大变革
在计划经济年代,国有资金一般不允许投入集体企业,也不允许职工集资人股,而集
体企业又是封闭性的,不吸收企业外的企事业单位的投资人股。过去集体企业发展,主
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投入,这种单一的投资格局造成不良后果:一是企业小型分散,经济力
量薄弱,难以实现规模经营;二是由于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普遍紧缺,缺乏自我改造和自我
发展能力。实行股份合作制,使企业投资主体由单一转为多元化,除企业自身投资外,职
工可以人股,还可以吸收企业以外的企业法人和个人投资,扩大了企业资金来源,缓解了
企业资金不足的困难。同时,由于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促使不同投资主体共同对投资
负责,也有利于推动投资决策民主化,减少投资的盲目性,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三)实行股份合作制是集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有效途径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增强企业活力,集体企业必须转换经营机制。实行股份合作制为
实现这种转换创造条件:(1)实行股份合作制为企业构造了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备的自
主经营机制。股份合作制企业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股东,不论自然人、法
人,还是国有股代表,都没有直接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权利:因此,实行股份合作制保障
了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利。(2)实行股份合作制构造了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备的自负盈
亏的机制。股份合作制企业把个人的财产转为股权,把股权转为法人产权。企业法人财
产权的确立,提高了企业自负盈亏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只负盈不负亏的问题。
(3)实行股份合作制有效地增强了企业资产保值和增值机制。股份合作制企业确定了投
资者的权利,投资者通过股东大会讨论决定企业的重大事项,选举能人来充当董事长和
经理(厂长)。董事长作为投资者的代表尽量做到投资决策科学正确;经理人员作为经营
者善于经营,依靠广大职工办好企业。这样,企业资产保值和增值就有了可靠保证。上述
这些表明,实行股份合作制是集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有效途径。
(四)实行股份合作制促进政企分开
长期来,我国对集体企业实行的政企不分,由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体制,企业成为国家行政部门的附属物。这种管理体制,对集体企业生产经营干预过多,严重束缚了企业的手脚,限制了集体企业优势的发挥,窒息了企业活力。实行股份合作制,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改变了企业的附属地位。同时,股份合作制企业一般都设立股东(代表)大会,它是企业的权力机构,生产经营重大问题,都由股东(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政府部门不再直接于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
五、股份合作制发展的趋势
股份合作制具有产权明晰、利益直接、机制灵活、适应范围广的优点。在生产力上,它
既能容纳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力,又能容纳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生产力;在产业上,它既
适应第二产业又适应第一、三产业;在所有制上,它既适应集体企业,又适应国有小企业。
因此,股份合作制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从股份合作制发展趋势来看,它主
要有四大后备军。
(1)城镇集体企业将有一大部分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长期来,城镇集体企业被
当作“二国营”对待,扼杀了集体企业在组织上的群众性,经营上的灵活性,管理上的民主
性,使集体企业丧失其活力。因此,集体企业必须深化改革。实行股份合作制是城镇集体
企业深化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放开放活集体企业的有效形式。今后有相当一部分集体
企业将按照合作制的原则,采取股份制的形式,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这已成为必然的
发展趋势。
[2)新办集体企业多数将实行股份合作制。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
家的财力是有限的,发动广大群众自筹资金兴办集体企业,是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效途径。而新办集体企业多数将实行股份合作制,由人民群众自愿组
合,集资人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因而能促使职工更加关心企业
的生存和发展;
(3)国有小企业将改制为股份合作制。目前国有小企业存在的弊端是:职工同企业
产权缺乏直接联系,经营机制不活,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因此,国有小企业需改革产
权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而股份合作制则是比较适合的一种组织形式。
(4)个体、私营经济有些将走向股份合作制道路。个体、私营经济一般说规模小生产
力水平低,产品档次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可能。为了在市场竞争中
求得生存和发展,必将有大批个体、私营企业实行集资人股,进行经济联合,走向股份合作
制发展道路:
由于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有四大后备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它将成为我国国民经
济的主要经济形式之一。
当然,股份合作制同任何事物一样,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不是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
发展和规模经营的扩大,有的企业会难以适应,它将向其他组织形式转变,这是企业发展
的需要,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不少股份合作制企业转变的同时,也会有许多新的股
份合作制企业重新组建起来:因此,股份合作制企业作为新型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存在,这是毫无疑问的:(本文作者为静安区国有资产管理办
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