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体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要同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相配套相适应一致
叶国平副会长在研讨会上的总结报告
这次研讨会总的来说是一次很务实的会,既有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报告,又有微观的
企业改革发展的经济介绍,既有口头的科研介绍,又有书面的科研报告:我想在座的各
位与我一样,听了看了这些科研成果,一定会有很多感触。这次会议唯一不足是没有安排
小组讨论。过去每次研讨会,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小组会,因为光是少数人讲,不能发挥学
会的研讨交流的作用。而且我感到,许多真话、实话、知心话,往往就是在小组讨论会上
讲出来的,可以捕捉到许多闪光的火花,听到许多有新意、有创意的高见。所以我建议今
后的研讨会一定要安排小组讨论会。
我讲两个问题:
第一问题,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要与全国、上海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经济结构的调
整、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配套、相适应、相一致。这“三个相”的观点,我在宝钢开发总公司六七年以前就提出过,这个观点提出以后,对如何缩小总公司与主体的差距是有用的。所以
我把这个观点用到集体企业上来。我们的开发总公司有40亿资产,至少有20亿资产是
集体资产,从几千万资产发展到现在40亿资产,说明树立这个观点非常重要。
集体企业必须围绕全国、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定
位自己,调整自己。否则,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难以求得生存发展。
因此,各行各业的集体企业,既要统观全局,明确定位,更要扬长避短,拾遗补缺,利用船
小调头快的长处,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谁调整得快,谁就先得益。要
主动地为支柱产业、大工业配套服务。一是主动为支柱产业、大工业配套服务;二是主动
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三是主动按照上海“三个中心”的发展战略目标来规划各个企
业发展方向。因此,集体企业要学会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
第二个问题,“人世”的挑战,集体企业要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我想大家会赞同我这个观点。中国加入WTO以后,对集体企业来说,既是一个机遇,
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我认为:第一,挑战多于机遇;第二,比国有企业面临更大的
考验。为什么这么说?大家知道从整体来说,集体企业人多而人才少,工艺装备差,企
业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劳动生产率低,资金缺乏,在我国尚未“人世”的情况下,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已经力不从心,“人世”以后,怎么能与兵强马壮的、人才济济的、技术
装备一流的、跨国经营的大企业、大集团抗衡呢?因此,面对“人世”的挑战,集体企业要比
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怎么办?我提出的对策是三个“转”,在深化改
革中要在三个“转”上狠下功夫。
一是转制。即转变企业体制,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我们要牢牢抓住十五大报告中提
出的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抓紧集体企业的转制与改
制。我们大多数集体企业规模都不是太大,可以说大多数属小企业的范畴。因此,我个
人认为,大多数集体企业可以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或者合作制企业。当然改制也好,
转制也好,要严格规范,要防止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和现象。如股份的设置不合理,存量资
产的处理不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经营机制没有根本转变,股权难以流动等等,这些
方面要尽量规范。上次在溪口的研讨会上,我曾经提出量化最大化的观点,今天重申这
个观点。而且补充这个观点,说明我的认识在不断的提高、深化。当时我提出量化最大
化,就是应量化给你5万,决不会量化给你4.9万,就是这个意思。量化是个手段,不是
目的,通过量化最大化来调动职工积极性最大化: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职工收益最
大化,再激发职工积极性最大化,然后再创造更多的效益。这是当时提出的观点,现在,我
又增加了一个想法,就是这里强调的量化最大化,不等于把存量资产都分光,集体资产要
保留一定的公共积累。这样讲就比较全面了。
二是转地。就是转换厂房土地。集体企业分布在全市的各个地区,有的占踞市区繁
华地段。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由于历史的原因,资金的原因,许多企业厂房陈旧,装备
落后,效益低下.产品10年一贯制,因此,产品无销路,效益低,职工收入无保障。可以说
是占着黄金矿讨饭吃。要使企业获得新生,不少企业在转地上做文章,找出路,从市区迁
到郊区,利用级差地租的原理,置换厂房土地,从黄金地段转到地价比较便宜、适合的地
段,从中筹集大量的资金,使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因此,这些企业
转地获得新生的经验,值得集体企业借鉴。
三是转业。就是转变产业,转变行业。集体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要按照市场经济
的规律和需求,要及时地转业、转行。首先从产品没有销路的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
第三产业是从事服务行业。今后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三产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
高,面越来越广,这是必然趋势。所以集体企业应早作考虑,早做准备,看准了有前途的服
务项目,可以快快地转。如随着私有汽车的发展,汽修、汽配、汽车美容,必将配套发展;
随着房地产、商品房的发展,与之配套的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必将兴起;随着人品老龄化的来临,老年服务业定会发展;随着休假的增加,旅游业必将发展。这说明服
务已成为很有发展前途的新的产业,集体企业转向服务业是大有作为的。此外,集体企
业要牢牢抓住为大工业、大集团、支柱产业的配套,搞零配件的加工,维修包装,以及产品
深加工等。很多国外成功的经验都是这样,一个大的集团周围有很多小企业为其协作配
套。我们宝钢就带动了宝山的很多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的发展。这些企业主要是为宝
钢加工配套和服务。(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