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加强技术创新刻不容缓
发行时间:2000-06-20
网站编辑:黄菊
来源:研究所

领导讲话

加强技术创新刻不容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上海市委书记

黄  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前不久在本市技术创新大会上指出,无论

从国内外高科技发展的迅猛势头,还是从上海技术创新的现状来看,我们面临的形势都

十分严峻,都告诉我们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已经十分紧迫。概括起来

讲,就是三个“刻不容缓”:

    一、从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趋势看,加强技术创新刻不容缓。黄菊指出,20世纪下半

叶是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世界深刻变化的时代,科技成果产业化已成为当代科

技和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成为促进生产力飞跃的强大动力。新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

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现代经济、社会结构:可以预料,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21世纪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他指出,我们既要充分估量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严峻挑战,更要珍惜它所带来的难得

机遇。新的世纪又一次把机遇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正确把握新

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不断增加科技实力,并促使其

转化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这既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必然抉择,也是提高我

国综合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只有这样,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才有希望,中

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技术创新已刻不容缓。

    二、从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态势看,加快上海技术创新的步伐刻不容缓。黄菊指

出,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快速发展,使上海的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1999年达到3700美元。我们积极实施科技兴市战略,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

化,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1998年上海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43.87%,

高科技产业产值达971.86亿元,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上海的科技发展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与兄弟省市相比,也存在不

少差距。虽然上海已涌现出像贝尔、广电、宝钢等重视技术创新的企业,但还缺少像北京

的联想、方正,深圳的华为、中兴通讯那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科技企业。这些情况

说明,高科技产业要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和第一经济增长点,成为带动经济

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最具生机活力的新型主导产业,还要经过艰苦的努力。

    他指出,加强技术创新,就是要促使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

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

力,更快地促进上海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整个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这个意义

上讲,加快上海技术创新的步伐也已刻不容缓:

    三、从上海21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看,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的进程刻不容缓。黄菊指出,世纪之交是关系上海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我们正

在制订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计划与2015年发展纲要。从现在起到21世·

纪的前10年,上海将基本形成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初步确立国际经济中

心城市的地位。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是科技实力的

竞争,而科技竞争决胜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实现产业化是科技成果转化

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科技和经济结合的关键所在。

    他说,目前上海在推进科技进步中,矛盾最为集中、工作最为薄弱的就是产业化问题。

我们的科技成果并不少,但真正转化为产品的不多,形成生产能力并有规模经济效益的

更少。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创新,加快发展,就难以保持上海经

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难以实现上海21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技

术创新、加快上海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更是刻不容缓。

加强技术创新刻不容缓
发行时间:2000-06-20
网站编辑:黄菊
  
来源:研究所

领导讲话

加强技术创新刻不容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上海市委书记

黄  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前不久在本市技术创新大会上指出,无论

从国内外高科技发展的迅猛势头,还是从上海技术创新的现状来看,我们面临的形势都

十分严峻,都告诉我们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已经十分紧迫。概括起来

讲,就是三个“刻不容缓”:

    一、从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趋势看,加强技术创新刻不容缓。黄菊指出,20世纪下半

叶是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世界深刻变化的时代,科技成果产业化已成为当代科

技和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成为促进生产力飞跃的强大动力。新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

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现代经济、社会结构:可以预料,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21世纪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他指出,我们既要充分估量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严峻挑战,更要珍惜它所带来的难得

机遇。新的世纪又一次把机遇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正确把握新

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不断增加科技实力,并促使其

转化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这既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必然抉择,也是提高我

国综合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只有这样,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才有希望,中

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技术创新已刻不容缓。

    二、从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态势看,加快上海技术创新的步伐刻不容缓。黄菊指

出,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快速发展,使上海的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1999年达到3700美元。我们积极实施科技兴市战略,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

化,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1998年上海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43.87%,

高科技产业产值达971.86亿元,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上海的科技发展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与兄弟省市相比,也存在不

少差距。虽然上海已涌现出像贝尔、广电、宝钢等重视技术创新的企业,但还缺少像北京

的联想、方正,深圳的华为、中兴通讯那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科技企业。这些情况

说明,高科技产业要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和第一经济增长点,成为带动经济

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最具生机活力的新型主导产业,还要经过艰苦的努力。

    他指出,加强技术创新,就是要促使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

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

力,更快地促进上海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整个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这个意义

上讲,加快上海技术创新的步伐也已刻不容缓:

    三、从上海21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看,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的进程刻不容缓。黄菊指出,世纪之交是关系上海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我们正

在制订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计划与2015年发展纲要。从现在起到21世·

纪的前10年,上海将基本形成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初步确立国际经济中

心城市的地位。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是科技实力的

竞争,而科技竞争决胜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实现产业化是科技成果转化

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科技和经济结合的关键所在。

    他说,目前上海在推进科技进步中,矛盾最为集中、工作最为薄弱的就是产业化问题。

我们的科技成果并不少,但真正转化为产品的不多,形成生产能力并有规模经济效益的

更少。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创新,加快发展,就难以保持上海经

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难以实现上海21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技

术创新、加快上海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更是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