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份合作制是城乡集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优选模式
上海嘉宝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德荪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
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逐步“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
新中国建立50年来,我国城乡集体企业蓬勃发展,成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尤其是近20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经过正本清源,
拨乱反正,我国城乡集体企业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
体制的束缚与影响,形成了“大集体”、“二全民”、“小国营”的经营模式,存在着“机制不
灵”、“体制不活”的弊端:为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必须深化企业改革、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
按照《决定》规定的精神,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具有“产权清
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特点。经过多年来改革实践和研究比较,笔者
认为,城乡集体企业采取股份合作制的模式来进行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
有效的探索和最佳的选择。
一、股份合作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据调
查,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股权结构,一般有以下几部分组成:(一)城乡集体经济联合组织的投入,主要是土地、厂房、设备、存货等存量资产,在骨干企业,约占50%一80%,实行控股
经营;在一般企业,约占30—50%,参与经营决策:(二)本企业职工的现金投人,按资折
股,按股分红,约占30—60%:(三)企业外部社会法人和自然人的投人,数量有限,一般
占10—20%:由此可见,公有制经济始终是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主体,在生产经营中发挥
主导的作用。
二、股份合作制企业建立出资人制度和法人财产制度。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
础。据了解,城乡集体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一方面建立出资人制度,明晰产权关系,由出资
人履行股东的权利与义务,分享经营收益,承担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建立法人财产制度,
由企业独立自主地处置企业的资产,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哦约束,享有
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因而有效地调动了出资者,生产者和经营者三方面
的积极性,有利于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宝山千斤顶总厂自1992年起实行股份合作制
以来,由于建立了上述两种制度,三方面同心协力,因而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到1998年底,
总资产、净资产分别由初建时的400多万元和260万元,增加到8500万元和4000万元,
增长了20.25倍和14.38倍:
三、股份合作制企业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据
考察,股份合作制企业都建立了股东(职工)大会或股东(职工)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二
次大会,审议、决定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为企业的权力机构。股东(职工)大会或代表大
会选举产生了董事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作为企业的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在此基础
上,由董事长(理事会主任)提名,由董事会(理事会)聘任总经理,并由总经理提名,由董
事长(理事会主任)或董事会(理事会)聘任副总经理,为企业的执行机构。目前,多数股份
合作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健全,制度执行较好,做到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相互制衡,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保证了企业的正常
运转和健康发展;
四、股份合作制企业具有良好的经营机制。这是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由
于股份合作制企业继承了合作制的传统,汲取了股份制的优点,因而经营机制灵活,能较
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的要求。据调查,城乡集体企业经过改革、改制,逐步形成
了企业能开能关(优胜劣汰)、职工能进能出(合理流动)、干部能上能下(竞争上岗)、工资
能高能低(按劳分配),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实行社会统筹的经营机制,使
原来死水一潭、暮气沉沉的集体企业,一跃成为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集体企业。
五、股份合作制企业内部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社
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所需要的。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这些企业的内部管理,已将原
来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管理制度,逐步并不同程度地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技术开发、人才开发、财务成本、质量保证等科
学管理制度,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运转正常,游弋自如,从而为自身争得了生存、
发展的空间;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股份合作制与现代企业制度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股
份合作制企业既保持了集体经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机制灵活,适应市场等固有特性,同时又具有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基本特征,因而股
份合作制就成为城乡集体企业改制的首选模式,应该引起有关各方的关注,并在改革中大
力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