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试论厂长的素质
发行时间:1997-12-20
网站编辑:郭和平
来源:研究所

试论厂长的素质

郭和平

  一、厂长素质至关重要

  厂长乃是一厂之长,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指挥,是企业最高行政管理者,是企业经营决策的核心。厂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素质,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厂长素质提高至关重要。

    (一)厂长素质要求是由厂长在企业中的地位决定的

    根据我国《企业法》总则的规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的法律地位,是指厂长依法具有权利和义务,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对企业负有全面领导责任,能够实现企业法人意志和行为的法人代表人的资格。厂长对外以企业法人名义进行经济活动,对内全面领导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行政人事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厂长在企业中所处的中心地位,所起的中心作用,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可代替的。可见,厂长作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拥有经营决策权、生产指挥权、人事决定权,企业的行为越来越取决于厂长的素质,生产经营效果也越来越由厂长的素质所决定。如果厂长的素质不符合厂长法律地位的要求,就不能承担起对企业全面领导的责任,难以完成国家委托给厂长的使命。因此,厂长的法律地位决定对厂长素质的要求,而厂长素质又是厂长法律地位的保证。

    (二)厂长素质高低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由

厂长统一指挥,而厂长的素质则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功和失败。列宁指出:“任何大机器工业——社会主义物质的、生产的源泉和基础——都要求无条件的和最严格的统一意志,以指导几百人、几千人以至几万人的共同工作。”(《列宁全集》第3卷,第520—521页)在生产经营中,企业犹如一支庞大的乐队,厂长是乐队的指挥,一个好的指挥,能指挥演奏一曲曲气势恢弘、震憾人心的交响乐,取得两个文明建设的双重硕果;而一个“蹩脚”的指挥,只能使乐队“跑调”、“散伙”,于是,企业不仅徘徊不前,甚至陷入被淘汰、破产的境地。国内外经验一再证明,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一个高素质的厂长,才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发挥企业的优势,把一个濒于倒闭的企业救活,把一个一般的企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由此看来,厂长素质的高低,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成败,企业的兴衰是至关重要的。

    (三)厂长素质提高是开展市场竞争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越演越烈,企业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能否把企业的人才、财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最佳组合起来,充分发挥功效,并在市场竞争中扬长避短,抓住机遇,去获取满意的利润和社会效益。而且当代的市场竞争,已从商品生产、资产经营、高科技开发等一个又一个台阶上升,这必然对企业经营者提出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同时,市场犹如战场,两军相遇,八方围歼,实力强者胜,弱者败,这是常规。然而,现实生活中,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成功事例也不少见。对这种转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在军队主要是指挥员的素质;在企业取决于厂长的素质。竞争必然造就一代富有事业心、责任心、精明能干的厂长,而厂长只有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厂长应具备的素质

  厂长应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可概括为政治素质,知识素质,智能素质和身体素质。

    (一)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厂长素质的基础,厂长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艰苦创业精神,以及民主作风和大无畏精神。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是厂长必备的基本素质。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考虑和处理问题时能自觉地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严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

    一个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厂长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如市场突然变化,引起销售渠道受阻,带来了产品积压;政策变化,引起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产品成本上升;银行信贷收缩,引起企业资金紧张……这就要求厂长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知难而进的精神。   

    企业的经营大权集中于厂长,但厂长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总是有限的,因此厂长应自觉按照民主管理制度,倾听各方意见,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集思广益,做好工作。同时厂长要敢冒风险,勇于决策,无论在企业经营决策上,还是改革创新上,都要敢冒“天下先”。这就需要厂长有大无畏的精神,有果断的“拍板”的勇气,

    (二)知识素质

    厂长的知识结构应包括多方面的,大体可分为;①基础知识。厂长首先要懂一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文化基础,②专业基础知识。主要是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心理学和创造学的一般原理,还要懂一些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③必备知识。企业专业常识,领导科学的一般原理,特别是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等。

    厂长的知识素质,反映了知识面的广度和掌握知识具有相当的深度。知识化与专业化的结合和统一,形成“T型”知识结构。

    (三)智能素质

    厂长的智能素质实际就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用人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决策与控制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判断与规划能力;探索与创造能力,

    1  用人能力

    “知人善任”是构成厂长素质的关键环节,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人的管理,就是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知人善任”应由了解人——培养人——使用人——激励人四个环节连接而成的,其中了解人是前提,培养、使用、激励人是手段,从而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1)用人要有知人之明

    首先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制订能反映员工工作实际表现的考核标准和办法,荐才不拘伲于教条,不听闲言碎语,重看实际表现,“峰有多高,谷有多深”,有长必有短。知人就是要知其所长,明其所短。知人才能善任,善任就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

    善任不只是用好一个人,而是要用好一班人,直至全体员工。上海兴达厂“一锅(郭)三鱼(俞、虞)”的班子曾在产品打入广州市场上跨出了几大步。厂长姓郭,三位副厂长分别姓俞和虞,厂长将三位各自在专长上显露锋芒的能手组合在一起,组成厂部班子的领导核心,各人都以同行中顶尖的专长发挥出来,并互相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使领导班子的综合竞争能力大为提高。之后厂长又以“一锅三鱼”去善任每一位员工,带领全厂开拓进取,抓市场,保质量,促效益。1993年上海兴达厂综合效益指数,名列全市仪表行业第一。产品也被列为市星火计划,并获1993年度上海市星火科技一等奖。

    (2)用人必须讲究“用人之道”

    领导的责任归纳起来就是:出主意,用好人两件事。用人关键在于“各得其所,各随其志”,这样可收得“事半功倍”之效果。用人既要用德才兼备的人,也要大胆使用那些犯过错误的并已经改正的有能力的人,不能因瑕弃玉埋没人才。用人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工作中领导的信任往往也是一种激励的原动力。

    (3)用人要。爱才有心,育才有方”

    爱才者得才,得才者“发财”。厂长要爱那些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全才;爱那些有主见、有创新、有胆识的全才:爱那些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的英才。

    爱才也要育才,要舍得智力投资,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人才。只有育好才,才能用好才。同时厂长应懂得量才录用,专才专用,合理使用,这是最经济的用人之道。

    上海兴达厂于1995年招纳了一名浙大本科生。我们改变了过去随便定一名师傅带的方法,而是根据其表现,通过车间短期实习后,即安排到职能部门,定一名高工带教,并每季度安排工作课题,使其较快学以致用,发挥专长,成为—个职能部门的骨干。不久又推荐他考研究生,最近他出色地完成了多项任务,担任起了企业团支部书记.

    2  组织和指挥能力

    组织指挥主要是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把本企业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和各项工作科学地合理地组织起来保证其高效运转。这就要求善于发动助手的积极性;凡事别人能替你干的一定要指挥别人去干,而厂长自己干的事必须是别人不能替代你的事,才自己去干。厂长要大权独揽小权分散;事必躬亲的厂长不是一个成功的广长;最起码是领导艺术不高的厂长。 

    3  决策与控制能力  

    决策能力是厂长具备各项能力的综合体现,特别是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决定,处理不当,往往会断送企业的前途;乃至生命。决策决定成败,决策之后要有驾驭事态发展的能力,当确知难以达到目标时,果断刹车,及时转移;当即将成功时,能否适时提出新的更高目标?等等,这些都要求厂长有运筹帷幄的控制能力。

    4  协调与沟通能力

    协调与沟通主要是搞好综合平衡,运用各种形式保证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在一定的时间、数量、质量上达到一致,使企业内部的各部门目标服从企业的总目标。同时,还要与上级主管部门、政府主管部门、协作单位、客户之间沟通联系。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逐步走向市场,摆脱与政府之间的“父子”关系,但企业的对外协调沟通,特别是与本行业政府主管部门的协调、沟通,不能削弱而只能改善和加强,除政府主管部门外,与金融界的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同样是极其关键的。因此,厂长的对外交往能力也决定着企业的对外形象。

    5  判断与规划能力

    判断力,包括洞察力和预见力。洞察力是指厂长要站得高,看得远,能处处从战略高度观察事物的能力,预见力就是在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之后,能看到事物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深度,从而使决策更加准确和完善。规划能力是指企业的厂长能够准确地提出本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6  探索与创新能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会涌现新鲜的事物。厂长要有敏感性,富有想象力,思路开阔,善于提出新设想新方案。只有思想解放,有胆有识,勇于改革,勤于探索,善于接受新事物,不安现状并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

    (四)身体素质

    厂长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工作繁重,节奏紧张,事务琐碎,消耗精力大,心理负担重,有着比常人更多的挫折和威胁。没有好的身体素质是难以胜任工作的。

    强健的体魄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在正常条件下,身体健壮,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反应快,认识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就高。因此厂长必须正确处理好工作与休息,饮食与锻炼等关系,保证有充沛的精力去应付各种突然的变化,赢得成功。

    三、厂长的素质应不断提高

    厂长的素质不是永远不变的。不同时期对厂长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生产经营的发展,厂长的素质也应随之提高。

    (一)厂长要善于适应形势,适者生存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企业发展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强调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调整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等方面都有重大理论突破,这对每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将产生很大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的经营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厂长的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经营方式都必须随之改变。必须克服计划经济下单纯抓生产的观点,树立市场经济下,资产经营、科技开发、市场开拓、全面运作的新思想;必须克服眼睛盯住领导,等靠要的落后观念,树立眼睛盯住市场,不靠市长找市场的经营新观念;必须改变小生产因循守旧,闭关自守“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建立“大有规模,小有特色”,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现代化、集约型的经济新模式。总之,面向21世纪,谁能尽快适应新形势,谁能站在时代的前列,谁就能办好企业。厂长自身的素质,只有适应这种历史的转变,有个大的提高,才能带领广大职工在市场经济中掌握主动权,使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厂长要善于探索,勇于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世纪之交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时期、新任务、新问题,要求厂长具有新思路、新作风、新方法,一句话要有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敢冒尖,不敢冒风险,不愿探索的人,是不可能“敢为天下先”的。厂长要善于探索,敢于创新,首先要懂得辩证法,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市场和企业的变化,正确对待经营决策的成功和失误,不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不唉声叹气,意志消沉,才能在市场的千变万化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决策,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克服妄自菲薄的思想,坚持“青出于兰而胜于兰”的客观规律。妄自菲薄是创新意识的大敌。有了这种思想,就失去自信心,看不到自己的力量。尤其是中青年厂长要充分认识到敢于超过前人,是历史赋于自己的责任,是党和人民对自己的期望。有了这种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业,面对世纪之交,以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三)厂长要善于提高指挥艺术。指挥是厂长的基本工作,又是厂长的一门领导艺术。怎样达到指挥若定,旗开得胜?这是厂长在实践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厂长要做到指挥有权威,指挥有魄力,指挥得正确,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指挥艺术,善于“三抓”:一是不失时机抓机遇。战场中的时机对指挥员是十分重要的;同样,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时机对厂长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厂长在生产经营指挥中,必须目光敏锐,善于判断,觅时机于“青苹之末”,从而捷足先登,掌握市场的主动权。二是善于因势利导抓转化。任何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矛盾,厂长要善于从这些矛盾中抓住中心环节,因势利导,促其向有利方向转化。厂长抓转化,不仅要敢抓,还要切实创造转化的条件,并且一抓到底,才能使企业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取得新胜利。三是善于抓重点带动全局。“抓住重点,带动一般”是厂长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人、财、物、供、产、销各个要素,各个环节,都是相关的,厂长要总揽全局,从企业实际出发,从反复比较中找出中心环节,抓住重点,带动全局工作。企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重点,厂长学会抓重点,也就是抓住了生产经营活动的“牛鼻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厂长要善于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厂长的素质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厂长自身固有的,必须从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因此,厂长要善于学习。市场经济需要企业家具有市场竞争观,时间效率观,人才信息观,质量效益观。在科技飞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处于市场经济前沿的经营者,挤出时间认真读点书,看看报,充实提高自己,这对厂长来说,是一项基础工程。如果平时不读书,不看报,不关心政治,不研究市场变化,经营决策时拍脑袋,管理上瞎指挥,这种厂长总会在市场竞争中败阵落马。因此,厂长必须挤时间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和文化科技知识,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学习专业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办好企业。学习虽然是一项艰苦劳动,但却是厂长的一条常青之路。  

    厂长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指挥系统的的“主帅”,除了要从上述四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外,还要不放松在政治上的严格要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身教重于言教,廉洁奉公,做群众的表率,这是对社会主义企业厂长素质的特殊要求。社会主义企业的厂长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为一己之利而活,不为一家之荣而忙,才能不怕挫折,勇于献身,把企业搞好搞大,为职工谋福利,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力。   

试论厂长的素质
发行时间:1997-12-20
网站编辑:郭和平
  
来源:研究所

试论厂长的素质

郭和平

  一、厂长素质至关重要

  厂长乃是一厂之长,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指挥,是企业最高行政管理者,是企业经营决策的核心。厂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素质,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厂长素质提高至关重要。

    (一)厂长素质要求是由厂长在企业中的地位决定的

    根据我国《企业法》总则的规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的法律地位,是指厂长依法具有权利和义务,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对企业负有全面领导责任,能够实现企业法人意志和行为的法人代表人的资格。厂长对外以企业法人名义进行经济活动,对内全面领导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行政人事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厂长在企业中所处的中心地位,所起的中心作用,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可代替的。可见,厂长作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拥有经营决策权、生产指挥权、人事决定权,企业的行为越来越取决于厂长的素质,生产经营效果也越来越由厂长的素质所决定。如果厂长的素质不符合厂长法律地位的要求,就不能承担起对企业全面领导的责任,难以完成国家委托给厂长的使命。因此,厂长的法律地位决定对厂长素质的要求,而厂长素质又是厂长法律地位的保证。

    (二)厂长素质高低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由

厂长统一指挥,而厂长的素质则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功和失败。列宁指出:“任何大机器工业——社会主义物质的、生产的源泉和基础——都要求无条件的和最严格的统一意志,以指导几百人、几千人以至几万人的共同工作。”(《列宁全集》第3卷,第520—521页)在生产经营中,企业犹如一支庞大的乐队,厂长是乐队的指挥,一个好的指挥,能指挥演奏一曲曲气势恢弘、震憾人心的交响乐,取得两个文明建设的双重硕果;而一个“蹩脚”的指挥,只能使乐队“跑调”、“散伙”,于是,企业不仅徘徊不前,甚至陷入被淘汰、破产的境地。国内外经验一再证明,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一个高素质的厂长,才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发挥企业的优势,把一个濒于倒闭的企业救活,把一个一般的企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由此看来,厂长素质的高低,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成败,企业的兴衰是至关重要的。

    (三)厂长素质提高是开展市场竞争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越演越烈,企业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能否把企业的人才、财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最佳组合起来,充分发挥功效,并在市场竞争中扬长避短,抓住机遇,去获取满意的利润和社会效益。而且当代的市场竞争,已从商品生产、资产经营、高科技开发等一个又一个台阶上升,这必然对企业经营者提出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同时,市场犹如战场,两军相遇,八方围歼,实力强者胜,弱者败,这是常规。然而,现实生活中,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成功事例也不少见。对这种转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在军队主要是指挥员的素质;在企业取决于厂长的素质。竞争必然造就一代富有事业心、责任心、精明能干的厂长,而厂长只有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厂长应具备的素质

  厂长应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可概括为政治素质,知识素质,智能素质和身体素质。

    (一)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厂长素质的基础,厂长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艰苦创业精神,以及民主作风和大无畏精神。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是厂长必备的基本素质。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考虑和处理问题时能自觉地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严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

    一个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厂长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如市场突然变化,引起销售渠道受阻,带来了产品积压;政策变化,引起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产品成本上升;银行信贷收缩,引起企业资金紧张……这就要求厂长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知难而进的精神。   

    企业的经营大权集中于厂长,但厂长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总是有限的,因此厂长应自觉按照民主管理制度,倾听各方意见,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集思广益,做好工作。同时厂长要敢冒风险,勇于决策,无论在企业经营决策上,还是改革创新上,都要敢冒“天下先”。这就需要厂长有大无畏的精神,有果断的“拍板”的勇气,

    (二)知识素质

    厂长的知识结构应包括多方面的,大体可分为;①基础知识。厂长首先要懂一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文化基础,②专业基础知识。主要是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心理学和创造学的一般原理,还要懂一些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③必备知识。企业专业常识,领导科学的一般原理,特别是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等。

    厂长的知识素质,反映了知识面的广度和掌握知识具有相当的深度。知识化与专业化的结合和统一,形成“T型”知识结构。

    (三)智能素质

    厂长的智能素质实际就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用人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决策与控制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判断与规划能力;探索与创造能力,

    1  用人能力

    “知人善任”是构成厂长素质的关键环节,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人的管理,就是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知人善任”应由了解人——培养人——使用人——激励人四个环节连接而成的,其中了解人是前提,培养、使用、激励人是手段,从而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1)用人要有知人之明

    首先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制订能反映员工工作实际表现的考核标准和办法,荐才不拘伲于教条,不听闲言碎语,重看实际表现,“峰有多高,谷有多深”,有长必有短。知人就是要知其所长,明其所短。知人才能善任,善任就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

    善任不只是用好一个人,而是要用好一班人,直至全体员工。上海兴达厂“一锅(郭)三鱼(俞、虞)”的班子曾在产品打入广州市场上跨出了几大步。厂长姓郭,三位副厂长分别姓俞和虞,厂长将三位各自在专长上显露锋芒的能手组合在一起,组成厂部班子的领导核心,各人都以同行中顶尖的专长发挥出来,并互相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使领导班子的综合竞争能力大为提高。之后厂长又以“一锅三鱼”去善任每一位员工,带领全厂开拓进取,抓市场,保质量,促效益。1993年上海兴达厂综合效益指数,名列全市仪表行业第一。产品也被列为市星火计划,并获1993年度上海市星火科技一等奖。

    (2)用人必须讲究“用人之道”

    领导的责任归纳起来就是:出主意,用好人两件事。用人关键在于“各得其所,各随其志”,这样可收得“事半功倍”之效果。用人既要用德才兼备的人,也要大胆使用那些犯过错误的并已经改正的有能力的人,不能因瑕弃玉埋没人才。用人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工作中领导的信任往往也是一种激励的原动力。

    (3)用人要。爱才有心,育才有方”

    爱才者得才,得才者“发财”。厂长要爱那些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全才;爱那些有主见、有创新、有胆识的全才:爱那些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的英才。

    爱才也要育才,要舍得智力投资,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人才。只有育好才,才能用好才。同时厂长应懂得量才录用,专才专用,合理使用,这是最经济的用人之道。

    上海兴达厂于1995年招纳了一名浙大本科生。我们改变了过去随便定一名师傅带的方法,而是根据其表现,通过车间短期实习后,即安排到职能部门,定一名高工带教,并每季度安排工作课题,使其较快学以致用,发挥专长,成为—个职能部门的骨干。不久又推荐他考研究生,最近他出色地完成了多项任务,担任起了企业团支部书记.

    2  组织和指挥能力

    组织指挥主要是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把本企业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和各项工作科学地合理地组织起来保证其高效运转。这就要求善于发动助手的积极性;凡事别人能替你干的一定要指挥别人去干,而厂长自己干的事必须是别人不能替代你的事,才自己去干。厂长要大权独揽小权分散;事必躬亲的厂长不是一个成功的广长;最起码是领导艺术不高的厂长。 

    3  决策与控制能力  

    决策能力是厂长具备各项能力的综合体现,特别是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决定,处理不当,往往会断送企业的前途;乃至生命。决策决定成败,决策之后要有驾驭事态发展的能力,当确知难以达到目标时,果断刹车,及时转移;当即将成功时,能否适时提出新的更高目标?等等,这些都要求厂长有运筹帷幄的控制能力。

    4  协调与沟通能力

    协调与沟通主要是搞好综合平衡,运用各种形式保证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在一定的时间、数量、质量上达到一致,使企业内部的各部门目标服从企业的总目标。同时,还要与上级主管部门、政府主管部门、协作单位、客户之间沟通联系。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逐步走向市场,摆脱与政府之间的“父子”关系,但企业的对外协调沟通,特别是与本行业政府主管部门的协调、沟通,不能削弱而只能改善和加强,除政府主管部门外,与金融界的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同样是极其关键的。因此,厂长的对外交往能力也决定着企业的对外形象。

    5  判断与规划能力

    判断力,包括洞察力和预见力。洞察力是指厂长要站得高,看得远,能处处从战略高度观察事物的能力,预见力就是在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之后,能看到事物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深度,从而使决策更加准确和完善。规划能力是指企业的厂长能够准确地提出本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6  探索与创新能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会涌现新鲜的事物。厂长要有敏感性,富有想象力,思路开阔,善于提出新设想新方案。只有思想解放,有胆有识,勇于改革,勤于探索,善于接受新事物,不安现状并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

    (四)身体素质

    厂长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工作繁重,节奏紧张,事务琐碎,消耗精力大,心理负担重,有着比常人更多的挫折和威胁。没有好的身体素质是难以胜任工作的。

    强健的体魄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在正常条件下,身体健壮,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反应快,认识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就高。因此厂长必须正确处理好工作与休息,饮食与锻炼等关系,保证有充沛的精力去应付各种突然的变化,赢得成功。

    三、厂长的素质应不断提高

    厂长的素质不是永远不变的。不同时期对厂长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生产经营的发展,厂长的素质也应随之提高。

    (一)厂长要善于适应形势,适者生存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企业发展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强调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调整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等方面都有重大理论突破,这对每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将产生很大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的经营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厂长的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经营方式都必须随之改变。必须克服计划经济下单纯抓生产的观点,树立市场经济下,资产经营、科技开发、市场开拓、全面运作的新思想;必须克服眼睛盯住领导,等靠要的落后观念,树立眼睛盯住市场,不靠市长找市场的经营新观念;必须改变小生产因循守旧,闭关自守“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建立“大有规模,小有特色”,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现代化、集约型的经济新模式。总之,面向21世纪,谁能尽快适应新形势,谁能站在时代的前列,谁就能办好企业。厂长自身的素质,只有适应这种历史的转变,有个大的提高,才能带领广大职工在市场经济中掌握主动权,使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厂长要善于探索,勇于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世纪之交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时期、新任务、新问题,要求厂长具有新思路、新作风、新方法,一句话要有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敢冒尖,不敢冒风险,不愿探索的人,是不可能“敢为天下先”的。厂长要善于探索,敢于创新,首先要懂得辩证法,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市场和企业的变化,正确对待经营决策的成功和失误,不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不唉声叹气,意志消沉,才能在市场的千变万化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决策,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克服妄自菲薄的思想,坚持“青出于兰而胜于兰”的客观规律。妄自菲薄是创新意识的大敌。有了这种思想,就失去自信心,看不到自己的力量。尤其是中青年厂长要充分认识到敢于超过前人,是历史赋于自己的责任,是党和人民对自己的期望。有了这种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业,面对世纪之交,以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三)厂长要善于提高指挥艺术。指挥是厂长的基本工作,又是厂长的一门领导艺术。怎样达到指挥若定,旗开得胜?这是厂长在实践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厂长要做到指挥有权威,指挥有魄力,指挥得正确,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指挥艺术,善于“三抓”:一是不失时机抓机遇。战场中的时机对指挥员是十分重要的;同样,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时机对厂长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厂长在生产经营指挥中,必须目光敏锐,善于判断,觅时机于“青苹之末”,从而捷足先登,掌握市场的主动权。二是善于因势利导抓转化。任何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矛盾,厂长要善于从这些矛盾中抓住中心环节,因势利导,促其向有利方向转化。厂长抓转化,不仅要敢抓,还要切实创造转化的条件,并且一抓到底,才能使企业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取得新胜利。三是善于抓重点带动全局。“抓住重点,带动一般”是厂长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人、财、物、供、产、销各个要素,各个环节,都是相关的,厂长要总揽全局,从企业实际出发,从反复比较中找出中心环节,抓住重点,带动全局工作。企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重点,厂长学会抓重点,也就是抓住了生产经营活动的“牛鼻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厂长要善于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厂长的素质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厂长自身固有的,必须从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因此,厂长要善于学习。市场经济需要企业家具有市场竞争观,时间效率观,人才信息观,质量效益观。在科技飞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处于市场经济前沿的经营者,挤出时间认真读点书,看看报,充实提高自己,这对厂长来说,是一项基础工程。如果平时不读书,不看报,不关心政治,不研究市场变化,经营决策时拍脑袋,管理上瞎指挥,这种厂长总会在市场竞争中败阵落马。因此,厂长必须挤时间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和文化科技知识,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学习专业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办好企业。学习虽然是一项艰苦劳动,但却是厂长的一条常青之路。  

    厂长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指挥系统的的“主帅”,除了要从上述四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外,还要不放松在政治上的严格要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身教重于言教,廉洁奉公,做群众的表率,这是对社会主义企业厂长素质的特殊要求。社会主义企业的厂长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为一己之利而活,不为一家之荣而忙,才能不怕挫折,勇于献身,把企业搞好搞大,为职工谋福利,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