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放为先 以活为本发展集体经济
江西省轻工业厅李茂生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搞好整个国有经济要“搞好大的,放活小的”。这是党中央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决策。党中央的这÷战略决策,目的是对国有乃至整个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的改组,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集中精力、物力、财力搞好大型国有企业,放活小型企业,以便推动整个国民经济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全面、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搞好大的,放活小的”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是以国民经济当前发展客观状况和要求为依据的,从总体上说,它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一是有利于突出重点,集中主要精力、物力、财力搞好事关全局的大型国有企业,把大型国有企业的优势发挥出来;二是有利于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实行分类指导,把行业和产品的优势发挥出来;三是有利于中小企业深化改革,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建立更加符合中小企业特点和中国国情的多样化公有制的产权制度,把中小企业内部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四是有利于众多的中小企业直接进入市场,走向社会,让中小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发挥出来;五是有利于促进政企分开,扩大并落实中小企业的自主权,强化企业的民主管理,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中小企业固有的特长和活力更好地发挥出来。
“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是相互联系,互相统一的整体,决不能颐此失彼,更不能消极对待,不要以为搞好大的就是躺在国家身上等、靠、要;放活小的就是甩包袱,放任自流,一放了之或一卖了之。应该看到“搞好大的,放活小的”,不仅给国有企业提出新的发展要求,而且也为集体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贯彻“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战略,推动集体经济发展,集体企业和主管部门,要着重研究集体企业“放”和“活”的问题。因为集体企业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主要是“放”,关键是“活”。放的指导思想是活,活是根本。就集体企业而言,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企业要通过改革、改制、改组、改造把企业搞活.对少数包袱重,难度大的企业,可以采取兼并、破产、重组等办法先“死”后“活”。因此,集体企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加大改革力度和深度,用心研究在以放为先,以活为本的改革和发展中,如何因势利导,探索集体企业新的发展方式、发展途径和政策措施。
一、在搞好放活战略中要认真转换和创新企业的经营机制,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让集体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放”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切实的帮助企业改革开放,创新企业机制,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使集体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真正的活起来。因此,活就要活在市场上。要用最灵活的生产经营方式,用最有效的服务方式,适应市场,满足社会。不仅要把集体企业固有的特点和优势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充分地体现出来,而且要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坚韧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地位和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市场活力。活就要活在经营机制和发展方式上,要按照集体经济的特点和市场经济的规律要求,促进企业产权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组合,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清理资产,划准归属,明确产权,建立以劳动和资产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式的企业。对少数长期亏损,机制不活,经营不善,发展困难的企业,可采取解体、分立、重组等办法。按照共有、共管的原则,组建成为资产共有、企业共管、盈亏共负、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多种形式的集体(合作)企业,把机制的活力充分的发挥出来。活就要活在内部管理方式上。在放活企业的过程中,更要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集体企业要树立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社员)办企业的思想,建立、完善和发挥企业职工(社员)代表大会及董事会的作用。坚持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程序和制度,形成企业的最大合力。
二、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要积极采用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方式上来一次大的改革和转变。要彻底改变手工业落后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经营意识。这是集体企业能否真正活起来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集体企业要通过内部筹资,社会融资,外部引资,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尽快的更新设备,革新技术,改进工艺,采用现代化的高新科学技术。加快吸收和应用国内外现代的先进的生产技术的进程,并把它们迅速的转变为生产力,提高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和现代化水平。要抓紧普及对职工的科学技术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要按照国际先进标准,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不断创立名牌产品。同时,要以名牌产品为基础,组织发展联合型和集约型企业集团,不断扩大生产领域和规模,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集约化生产水平,逐步使集体企业在高科技,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状况下发展前进。
三、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要使集体企业更快适应和走向市场。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真正活起来的立足点,出发点。集体企业虽然同市场已有密切的关系,但真正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企业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同时,应该看到市场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是在竞争中按照不断摈弃,不断选择,优胜劣汰的规律发展的。因此,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活起来,就必须把市场作为自己的镜子,按照市场的发展规律,找准自己发展前进的方向。有人把市场同企业的关系比作船和水的关系,企业是船,市场是水,船离不开水,船只能根据水情风势在水中行驶。而水既能载船又能覆船,要使船熊在水中自由航行,就必须要有有胆有识的舵手,善于因势利导,掌握和熟悉风情水势的规律,在任何风浪中不失航向,破浪前进。这个比喻形象的说明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是辩证的。一个好的企业家深明此理,自觉地摆正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坚持以市场导向企业。因为,企业的产品最终是要由市场所接纳,所承认。而市场的需求又随时检验企业的行为和价值。因此,企业要始终以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对市场,对消费者负责,研究和掌握市场规律,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放活企业发展经济,要坚持高标准选聘企业的领导人。这是放活企业的首要问题。“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企业家素质和才能的高低好坏往往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集体企业选用好人才更为重要。为了选用好人才,一要摆脱感情用事和恩怨亲疏的干扰,抛弃受资历深浅,资金(股金)多少,内外有别的限制,只能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能者上,庸者下,尽一切办法把真正热爱集体(合作)事业,忠于职守,思想开放,作风正派,群众信任,确有真才实学的能人选聘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形成坚强的领导集体。选用企业的领导人,一定要经过史绩考查.反复比较,好中选优,最后经过群众评议用民主的方式来决定。企业有了一个好的领导人和领导集体,他们就会自觉的去教育√、.信任人,团结人,并带出一个好的队伍来,就会同群众一道,积极主动地克服前进中的任何困难,开拓发展,企业就会活起来,就会兴旺发达。
五、在改革建制,放开搞活企业的同时,要重视和抓好配套政策,给集体企业必要的政策扶持。集体企业的改革、建制、放开、搞活都不是孤立的,是同整个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联的。集体企业的发展又是同政府的支持分不开的,对集体企业除了必要的物力、财力支持外,更重要的是要从政策和法律上给予肯定,保护和支持,主要是平等对待政策,法律规范和保护政策,搞好和放活的配套政策等。当前,集体企业主要的问题:一是集体经济的法律地位没有被多数人所接受和承认。许多人仍把它看成是低级的、落后的经济形式,这种“左”的思想影响仍然表现在不重视,不一视同仁,不平等对待集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上。这就要从立法上,体制上,管理上,政策上确立它的法律地位。二是由于集体经济是一种自我发展为主的经济,存在着资金紧、基础差、底子薄、设备旧、技术落后的状况。需要政府允许集体企业拓宽资金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并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三是历史包袱重,社会负担压力大,相当的老集体企业退休职工达到1:1,有的达到1:2,加上企业办社会的压力大,需要政府统一政策,合理解决企业退休职工社会保险,减轻社会压力等后颐之忧。四是集体企业的效益和资产得不到保护,随意平调,侵占集体企业资产的情况仍然严重。需要政府严肃法纪,采取有力措施,同保护国有资产一样,保护集体企业资产不受侵犯和流失。五是集体企业智力开发,人才培训难度大,培训人才财力不足,留住人才手段不力,长期存在着人才难进,人才难留的问题。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平等对待的原则,统一培训、分配、交流,统一聘用人才的标准和政策,提高集体企业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