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国家确定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财税新政策
发行时间:1996-08-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国家确定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财税新政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最近发出《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主要内容有:

一、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费的投人。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逐年增长,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企业,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应税所得额。具体抵扣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制定。

二、推动产学研的合作,促进联合开发。企业科研机构,包括研究所、技术中心等,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的进口仪器、设备、化学试剂和技术资料,在新的免税办法下达前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财政部、海关总署《关于修订科技用品报送进口免税的通知》的规定,免征增值税,并享受减免关税的优惠政策。

三、加速企业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

1.企业进行技术转让,以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所得税;超过30万元的部分,依法缴纳所得税。

2.企业为验证、补充相关数据,确定完善技术规范或解决产业化、商品化规模生产关键技术而进行中间试验,报经主管财税机关批准后,中试设备的折旧年限可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加速30—50%。

四、推进企业机器设备的更新。

1.企业可以根据技术改造规划和承受能力,在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区间内,选择较短的折旧年限。

2.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清产核资的企业,在综合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技术进步状况的基础上,可按重估后的固定资产价值提取折旧。

3.企业技术改造采取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机器设备,折旧年限可按租赁期限和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但最短折旧年限不短于3年。

4.企业购入的计算机应用软件,随同计算机一起购入的,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单独购入的,作为无形资产管理,按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或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进行摊销。没有规定有效期限或受益年限的,在5年内平均摊销。

五、增加财政技术进步的投入,改进管理办法。

1.改进技改贴息的办法,将技改贴息直接贴给企业,并把技改贴息资金的使用与技术进步和国家产业政策结合起来,重点用于新技术产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老工业企业的转产以及治理环境污染等社会效益好的技改项目,合理确定贴息额度和期限,确保技改贴息资金的及时到位。

2.建立科技三项费用预决算制度,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做到立项有预算,年终和项目竣工有决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国家确定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财税新政策
发行时间:1996-08-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国家确定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财税新政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最近发出《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主要内容有:

一、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费的投人。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逐年增长,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企业,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应税所得额。具体抵扣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制定。

二、推动产学研的合作,促进联合开发。企业科研机构,包括研究所、技术中心等,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的进口仪器、设备、化学试剂和技术资料,在新的免税办法下达前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财政部、海关总署《关于修订科技用品报送进口免税的通知》的规定,免征增值税,并享受减免关税的优惠政策。

三、加速企业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

1.企业进行技术转让,以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所得税;超过30万元的部分,依法缴纳所得税。

2.企业为验证、补充相关数据,确定完善技术规范或解决产业化、商品化规模生产关键技术而进行中间试验,报经主管财税机关批准后,中试设备的折旧年限可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加速30—50%。

四、推进企业机器设备的更新。

1.企业可以根据技术改造规划和承受能力,在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区间内,选择较短的折旧年限。

2.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清产核资的企业,在综合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技术进步状况的基础上,可按重估后的固定资产价值提取折旧。

3.企业技术改造采取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机器设备,折旧年限可按租赁期限和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但最短折旧年限不短于3年。

4.企业购入的计算机应用软件,随同计算机一起购入的,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单独购入的,作为无形资产管理,按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或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进行摊销。没有规定有效期限或受益年限的,在5年内平均摊销。

五、增加财政技术进步的投入,改进管理办法。

1.改进技改贴息的办法,将技改贴息直接贴给企业,并把技改贴息资金的使用与技术进步和国家产业政策结合起来,重点用于新技术产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老工业企业的转产以及治理环境污染等社会效益好的技改项目,合理确定贴息额度和期限,确保技改贴息资金的及时到位。

2.建立科技三项费用预决算制度,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做到立项有预算,年终和项目竣工有决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