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发展集体经济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
发行时间:1996-02-20
网站编辑:夏维扬
来源:研究所

发展集体经济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夏维扬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十二个重大关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指导原则。他在讲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的关系问题时指出:“城乡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前途,要大力发展。集体企业也要不断深化改革,创造条件,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段话把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改革和发展问题讲得清清楚楚,话虽不多,但句句切中要害。需要强调的是,江总书记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和阐述集体经济这个问题的。

为什么发展集体经济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

首先,发展集体经济是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要求。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只有坚持这条原则,才能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才能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前进,才能保持社会稳定,才能保证我国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国家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所以,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实际上就是以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也是国民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要努力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既要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也要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如果忽视,轻视甚至阻碍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不仅公有制经济内部的比例关系会遭到破坏,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条根本原则也将难以坚持下去。

其次,发展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在于培育市场主体。没有真正的市场主体,市场就不可能发育和完善起来。市场机制也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改革以来,国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公有制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从现实情况看,由于历史和现实诸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难度大,步伐较慢;而集体企业尽管也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但是,它们毕竟与市场有较长时间和较多方面的联系,因而,成为市场主体的难度较小,步伐较快。集体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个事实,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鼓励,推动着国有企业朝着市场主体的方向前进。应该说,集体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深化社会分工,不断增加和丰富市场供给。无论在城镇或农村,也无论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都存在着为数众多的集体企业。它们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扩大社会经济生活商品化的程度等方面已作出了并将继续作出积极的贡献。可见,集体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

最后,集体经济是动员广大劳动群众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社会主义事业是千百万劳动群众自己的事业。实践表明,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都由国家包办是不可能的,也是办不好的。只有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成功。我国大多数集体企业都是劳动群众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几十年来,它们不仅为市场生产了大量商品,而且为劳动者提供了成千成万个劳动岗位,为国家积累了一大笔建设资金,而这些都是在几乎没有国家投资的条件下实现的。可见,发展集体经济有利于调动广大劳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总之,仅从上述三个方面就可清楚看出,发展集体经济决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而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因此,国家应该鼓励和扶持城乡集体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说,集体经济的改革已取得明显效果,发展也很快。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仅就城镇集体经济而言,例如,在某些地区,集体企业尚未摆脱“二全民”的状况,政府主管部门还在直接干预企业的内部事务;重“三资”企业轻集体企业的现象还存在;许多老集体企业技术落后,管理落后,经济效益差;平调之风屡禁不止,剥夺集体企业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此等等。为了促进集体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妥善解决集体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只要各级政府主管经济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能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深刻理解集体经济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作用,克服某些不利于集体经济发展的思想和行为;只要各类集体企业都能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集体经济就一定会有广阔的前途。

发展集体经济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
发行时间:1996-02-20
网站编辑:夏维扬
  
来源:研究所

发展集体经济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夏维扬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十二个重大关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指导原则。他在讲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的关系问题时指出:“城乡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前途,要大力发展。集体企业也要不断深化改革,创造条件,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段话把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改革和发展问题讲得清清楚楚,话虽不多,但句句切中要害。需要强调的是,江总书记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和阐述集体经济这个问题的。

为什么发展集体经济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

首先,发展集体经济是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要求。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只有坚持这条原则,才能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才能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前进,才能保持社会稳定,才能保证我国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国家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所以,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实际上就是以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也是国民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要努力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既要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也要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如果忽视,轻视甚至阻碍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不仅公有制经济内部的比例关系会遭到破坏,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条根本原则也将难以坚持下去。

其次,发展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在于培育市场主体。没有真正的市场主体,市场就不可能发育和完善起来。市场机制也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改革以来,国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公有制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从现实情况看,由于历史和现实诸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难度大,步伐较慢;而集体企业尽管也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但是,它们毕竟与市场有较长时间和较多方面的联系,因而,成为市场主体的难度较小,步伐较快。集体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个事实,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鼓励,推动着国有企业朝着市场主体的方向前进。应该说,集体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深化社会分工,不断增加和丰富市场供给。无论在城镇或农村,也无论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都存在着为数众多的集体企业。它们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扩大社会经济生活商品化的程度等方面已作出了并将继续作出积极的贡献。可见,集体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

最后,集体经济是动员广大劳动群众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社会主义事业是千百万劳动群众自己的事业。实践表明,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都由国家包办是不可能的,也是办不好的。只有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成功。我国大多数集体企业都是劳动群众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几十年来,它们不仅为市场生产了大量商品,而且为劳动者提供了成千成万个劳动岗位,为国家积累了一大笔建设资金,而这些都是在几乎没有国家投资的条件下实现的。可见,发展集体经济有利于调动广大劳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总之,仅从上述三个方面就可清楚看出,发展集体经济决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而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因此,国家应该鼓励和扶持城乡集体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说,集体经济的改革已取得明显效果,发展也很快。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仅就城镇集体经济而言,例如,在某些地区,集体企业尚未摆脱“二全民”的状况,政府主管部门还在直接干预企业的内部事务;重“三资”企业轻集体企业的现象还存在;许多老集体企业技术落后,管理落后,经济效益差;平调之风屡禁不止,剥夺集体企业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此等等。为了促进集体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妥善解决集体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只要各级政府主管经济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能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深刻理解集体经济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作用,克服某些不利于集体经济发展的思想和行为;只要各类集体企业都能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集体经济就一定会有广阔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