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我厂是怎样走出亏损低谷的
发行时间:1990-06-20
网站编辑:上海勤奋仪器厂
来源:研究所

我厂是怎样走出亏损低谷的

上海勤奋仪器厂

    上海勤奋仪器厂是一个有307人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专业生产光学仪器,主要产品有体视显微镜,投影显微镜、医疗仪器等。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不适销,生产大幅度下降,利润滑坡。1988年,实现工业产值下降至183万元,亏损22万元。在这种严峻经济形势下,我厂广大职工卧薪尝胆,群策群力,在精密科学仪器公司的帮助下,立足于本厂现有基础,注意搜集市场信息,研究内销和外销的特点,大力开发新产品。同时狠抓企业管理,并把产品迅速打入国际市场。到1989年,工业产值回升到212万元,创利89万元,出口创汇108万美元,走出了亏损的低谷。我厂是怎样走出亏损低谷的呢?

    一、开发新产品,给企业带来生机   ·

    当前面对销售疲软的市场,一个企业要开发新产品很难,而亏损企业开发新产品更难,我厂在发生经营性亏损后,公司帮助整顿了领导班子。新厂长上任之后,即面临着要解决企业亏损的问题。如何扭亏为盈,大家认为,伸手要贷款无望,靠上面给产品也不可能,只能靠自力更生,开发新产品。当时许多同志献计献策,提出了三个办法:一是找个可以依附的大厂,讨一些加工零件来‘糊口’,但经仔细考虑后,深感现在不少大厂本身也非常困难,靠不上,二是转产人家厂的产品,可自己又付不出产品转让费,三是靠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立足本厂现有条件开发新品,依靠自己救自己。在自己开发新品的时候,仍然会碰到一个问题.是眼睛向内,还是眼睛向外?所谓眼睛向内,是开发利厚好销的产品,产品作较大的转向,·参与内销市场的竞争,所谓眼睛向外,当时抓住日元升值的机会,充分发挥我国光学仪器产品出口价格的优势,通过出口,把企业的这项工作带上去,根据外销市场的需要开发新产品,

同时积极参加内销市场的竞争。我们经过市场调查,分析后认为,开发利厚好销的产品愿望是好的,但勤奋厂一缺资金,二没经验,而且国内装备性产品普遍不景气,走这条路,看似稳妥,实则风险很大。而针对外销市场的需要,继续开发光学仪器产品,一是可以利用厂里的现有基础,条件和经验,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二是企业与港商已经建立业务联系,有出口渠道,见效快的特点,三是有6500平方米的新厂房,对外商有一定的吸引力。于是我厂就制定了既立足于本厂实际,又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新品开发策略。两年来,通过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开发了SQFB体视显微镜等四只新产品。其中,XZBY型油污染度比较显微镜于去年六月被选送参加了法国巴黎航空展览会,并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目前,通过企业的自身力量已经形成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比较显微镜,投影显微镜,高温显傲镜,望远镜,聚光镜,光纤机具产品等八大光学产品系列。其中50%以上的产品形成了生产批量,产品销售形势也比较好。新品开发成功,给企业带来了生机。

    二、狠抓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

    我厂发生经营性亏损,主要是企业管理落后,企业素质差。因此,狠抓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就成为企业扭亏为盈的关键。我厂原来内部管理松散,加上分配制度的‘大锅饭’做法,极大地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使工业生产下降,产品质量每况日下,经济效益滑坡。面对企业管理的严重问题。我们认识到,如果不抓管理就是有了好的产品,企业还会继续垮下去。于是我们顶着各种压力克服重重困难,抓企业管理,我厂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第一,改革奖金分配制度,加强生产第一线。我们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改革了奖金制度,打破‘大锅饭”,实行向一线生产工人倾斜的政策,去年,全年人均奖金800元,而一线工人全年最高的拿到1500元,二、三线人员只有500元左右。并采取有力措施,压缩二、三线人员40%,加强了生产第一线,有力地稳定了生产。去年年底一线生产工人的比重已占到全厂职工的50%,今年可望达到64%。

    第二,引进人才,抓质量,工艺管理,为了适应产品出口的需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外观水平,我们专门聘请了10个多年从事光学仪器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和老师傅,把住产品质量和工艺关。并新增工艺管理员8人,加强现场管理,对主要部件,坚持逐只查验,把问题解决在生产过程中,这就保证了产品质量和生产周期,

    第三,抓成本管理,压缩非生产性费用,消化多余人员。我厂成本居高不下,缺乏竞争力,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一个人的活几个人干。我厂根据岗位需要调整了人员结构。去年,多余人员调至外厂10人,办‘三产’消化40余人,从而降低了管理费用。

    第四,改革用工制度,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我厂在加强劳动纪律的同时,改革了用工制度,推行了合同工制度。1989年,固定工的比例压缩到占全厂职工的65%,合同工临时工上升到35%,今后的目标各占50%,改革用工制度,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为了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我们采取了定期上技术课和师傅与徒弟签互帮合同等措施,培训职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任务完成。

    由于狠抓了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扭亏为盈落到实处。

    三,打开外销,开辟企业发展道路

我厂生产的光学仪器产品,国内市场销售疲软,竞争趋于激烈,这样,迫使我厂的产品要挤身于国际市场,打开外销,开辟企业发展的道路。为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1.试制样品,扩大产品影响,打开外销。样品不仅能起‘投石问路帮助我们了解国际市场需求的作用,而且能显示我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争取更多客商。为了打开国际市场的销路,我们抽调生产技术骨干组成样品小组。自去年以来,我们先后研制各种规格的样品24台。研制样品的具体做法是:(1)根据客商不同要求,改变老产品的结构。(2)根据外商提供的样机,进行改制。(3)根据国际市场需要和有关资料研制样品。由于推出大批的样机,扩大了我厂产品的知名度,增加出口创汇。预计今年各种光学仪器出口创汇可达50万美元。

    2.从微利产品中争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外销产品的价格一般是比较低的,要使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就要加强企业管理,改进工艺,压缩成本,从较低的产品售价中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今年我厂与各有关的进出口公司签订了约50万美元的显微镜供货协议。为了履行这一协议,我厂采取了增产增收的措施。一方面,在车间开展劳动竞赛,推行全员承包,单项承包,使显微镜产量从原来的200台,提高到300台,使工缴费用从672元下降到48元。另一方面,零部件外发加工,每月产量再从300台提高400台,使工缴费从化元再下降到336元.这样,每台显微镜的成本从640元下降到510元,我厂获得了较大经济效益。

    3.按时交货,树立信誉。我厂产品生产正常周期一般为三个月,而外商订货往往是45天就要交货.为了按时交货,我厂加快了生产节奏。一方面,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从生产准备到批量投料,实行双管齐下,交叉进行。另一面,从科室到车间,动员职工加班加点,确保合同任务的完成。由于我厂按期履行合同任务,赢得了外商的信敕,吸引了更多的客户.目前,我厂的产品已返销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我厂是怎样走出亏损低谷的
发行时间:1990-06-20
网站编辑:上海勤奋仪器厂
  
来源:研究所

我厂是怎样走出亏损低谷的

上海勤奋仪器厂

    上海勤奋仪器厂是一个有307人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专业生产光学仪器,主要产品有体视显微镜,投影显微镜、医疗仪器等。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不适销,生产大幅度下降,利润滑坡。1988年,实现工业产值下降至183万元,亏损22万元。在这种严峻经济形势下,我厂广大职工卧薪尝胆,群策群力,在精密科学仪器公司的帮助下,立足于本厂现有基础,注意搜集市场信息,研究内销和外销的特点,大力开发新产品。同时狠抓企业管理,并把产品迅速打入国际市场。到1989年,工业产值回升到212万元,创利89万元,出口创汇108万美元,走出了亏损的低谷。我厂是怎样走出亏损低谷的呢?

    一、开发新产品,给企业带来生机   ·

    当前面对销售疲软的市场,一个企业要开发新产品很难,而亏损企业开发新产品更难,我厂在发生经营性亏损后,公司帮助整顿了领导班子。新厂长上任之后,即面临着要解决企业亏损的问题。如何扭亏为盈,大家认为,伸手要贷款无望,靠上面给产品也不可能,只能靠自力更生,开发新产品。当时许多同志献计献策,提出了三个办法:一是找个可以依附的大厂,讨一些加工零件来‘糊口’,但经仔细考虑后,深感现在不少大厂本身也非常困难,靠不上,二是转产人家厂的产品,可自己又付不出产品转让费,三是靠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立足本厂现有条件开发新品,依靠自己救自己。在自己开发新品的时候,仍然会碰到一个问题.是眼睛向内,还是眼睛向外?所谓眼睛向内,是开发利厚好销的产品,产品作较大的转向,·参与内销市场的竞争,所谓眼睛向外,当时抓住日元升值的机会,充分发挥我国光学仪器产品出口价格的优势,通过出口,把企业的这项工作带上去,根据外销市场的需要开发新产品,

同时积极参加内销市场的竞争。我们经过市场调查,分析后认为,开发利厚好销的产品愿望是好的,但勤奋厂一缺资金,二没经验,而且国内装备性产品普遍不景气,走这条路,看似稳妥,实则风险很大。而针对外销市场的需要,继续开发光学仪器产品,一是可以利用厂里的现有基础,条件和经验,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二是企业与港商已经建立业务联系,有出口渠道,见效快的特点,三是有6500平方米的新厂房,对外商有一定的吸引力。于是我厂就制定了既立足于本厂实际,又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新品开发策略。两年来,通过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开发了SQFB体视显微镜等四只新产品。其中,XZBY型油污染度比较显微镜于去年六月被选送参加了法国巴黎航空展览会,并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目前,通过企业的自身力量已经形成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比较显微镜,投影显微镜,高温显傲镜,望远镜,聚光镜,光纤机具产品等八大光学产品系列。其中50%以上的产品形成了生产批量,产品销售形势也比较好。新品开发成功,给企业带来了生机。

    二、狠抓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

    我厂发生经营性亏损,主要是企业管理落后,企业素质差。因此,狠抓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就成为企业扭亏为盈的关键。我厂原来内部管理松散,加上分配制度的‘大锅饭’做法,极大地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使工业生产下降,产品质量每况日下,经济效益滑坡。面对企业管理的严重问题。我们认识到,如果不抓管理就是有了好的产品,企业还会继续垮下去。于是我们顶着各种压力克服重重困难,抓企业管理,我厂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第一,改革奖金分配制度,加强生产第一线。我们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改革了奖金制度,打破‘大锅饭”,实行向一线生产工人倾斜的政策,去年,全年人均奖金800元,而一线工人全年最高的拿到1500元,二、三线人员只有500元左右。并采取有力措施,压缩二、三线人员40%,加强了生产第一线,有力地稳定了生产。去年年底一线生产工人的比重已占到全厂职工的50%,今年可望达到64%。

    第二,引进人才,抓质量,工艺管理,为了适应产品出口的需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外观水平,我们专门聘请了10个多年从事光学仪器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和老师傅,把住产品质量和工艺关。并新增工艺管理员8人,加强现场管理,对主要部件,坚持逐只查验,把问题解决在生产过程中,这就保证了产品质量和生产周期,

    第三,抓成本管理,压缩非生产性费用,消化多余人员。我厂成本居高不下,缺乏竞争力,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一个人的活几个人干。我厂根据岗位需要调整了人员结构。去年,多余人员调至外厂10人,办‘三产’消化40余人,从而降低了管理费用。

    第四,改革用工制度,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我厂在加强劳动纪律的同时,改革了用工制度,推行了合同工制度。1989年,固定工的比例压缩到占全厂职工的65%,合同工临时工上升到35%,今后的目标各占50%,改革用工制度,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为了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我们采取了定期上技术课和师傅与徒弟签互帮合同等措施,培训职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任务完成。

    由于狠抓了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扭亏为盈落到实处。

    三,打开外销,开辟企业发展道路

我厂生产的光学仪器产品,国内市场销售疲软,竞争趋于激烈,这样,迫使我厂的产品要挤身于国际市场,打开外销,开辟企业发展的道路。为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1.试制样品,扩大产品影响,打开外销。样品不仅能起‘投石问路帮助我们了解国际市场需求的作用,而且能显示我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争取更多客商。为了打开国际市场的销路,我们抽调生产技术骨干组成样品小组。自去年以来,我们先后研制各种规格的样品24台。研制样品的具体做法是:(1)根据客商不同要求,改变老产品的结构。(2)根据外商提供的样机,进行改制。(3)根据国际市场需要和有关资料研制样品。由于推出大批的样机,扩大了我厂产品的知名度,增加出口创汇。预计今年各种光学仪器出口创汇可达50万美元。

    2.从微利产品中争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外销产品的价格一般是比较低的,要使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就要加强企业管理,改进工艺,压缩成本,从较低的产品售价中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今年我厂与各有关的进出口公司签订了约50万美元的显微镜供货协议。为了履行这一协议,我厂采取了增产增收的措施。一方面,在车间开展劳动竞赛,推行全员承包,单项承包,使显微镜产量从原来的200台,提高到300台,使工缴费用从672元下降到48元。另一方面,零部件外发加工,每月产量再从300台提高400台,使工缴费从化元再下降到336元.这样,每台显微镜的成本从640元下降到510元,我厂获得了较大经济效益。

    3.按时交货,树立信誉。我厂产品生产正常周期一般为三个月,而外商订货往往是45天就要交货.为了按时交货,我厂加快了生产节奏。一方面,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从生产准备到批量投料,实行双管齐下,交叉进行。另一面,从科室到车间,动员职工加班加点,确保合同任务的完成。由于我厂按期履行合同任务,赢得了外商的信敕,吸引了更多的客户.目前,我厂的产品已返销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