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吴邦国同志谈加强企业管理
发行时间:1995-06-20
网站编辑:吴邦国
来源:研究所

加强企业管理

吴邦国同志谈加强企业管理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吴邦国同志在全国企业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

吴邦国同志指出,强化企业管理不仅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而且也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措施。十四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管理科学”。企业改革与企业管理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既有内在的有机联系,又有区别而不可相互代替。要在深化改革中加强企业管理,不存在没有管理的机制,也不存在没有机制的管理。改革的成果要靠管理来加以规范和巩固,而坚实的管理基础又是企业深入改革的必要条件。当前,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是通货膨胀,而从造成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与企业改革不到位有关,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有关,与企业效益不高有关。我们多数企业现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尚未根本摆脱粗放式经营的模式。这突出地反映在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能生产的难销售,有市场的难生产;劳动生产率低下;科技进步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物耗、能耗高。而所有这些,都与企业管理有关。

吴邦国同志说,现在强调加强企业管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业,都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忽视企业管理,在企业管理上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主要有:一是在企业改革中,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产权、股份、公司化”问题上而忽视企业管理。现代企业制度包含“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句话16个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要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要全面地贯彻。明晰产权,是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光凭“产权清晰”这一条还是不能把企业搞好,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外部宏观上的问题往往掩盖了企业本身的管理问题。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善都不能代替企业自身的工作,不能替代企业内部的管理。据有关部门对1993年度2000多家亏损国有企业调查,其中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亏损占三分之二左右。三是企业重视外部开拓市场是完全正确的,但一些企业忽视了内部管理。从外面看,企业红红火火,但内部管理混乱,产品经营不稳定,生产事故不断,资产流失严重,劳动纪律松弛。

吴邦国同志在讲到当前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时强调指出,企业要把面向市场作为加强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明确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方针,要把清理企业间的相互拖欠作为近期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企业要把解决富余人员问题,作为加强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吴邦国同志特别强调,要改善和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家队伍。他说,企业办得好坏,关键在领导班子,核心是企业一把手。在大体相同的宏观条件下,企业是盈是亏,企业领导人素质的高低、领导班子是否同心协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善,都替代不了领导班子的作用。要提高对企业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是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抓好企业管理的基础,是搞好国有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家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思想;要严格管理,敢抓敢管;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要抓紧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吴邦国同志谈加强企业管理
发行时间:1995-06-20
网站编辑:吴邦国
  
来源:研究所

加强企业管理

吴邦国同志谈加强企业管理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吴邦国同志在全国企业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

吴邦国同志指出,强化企业管理不仅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而且也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措施。十四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管理科学”。企业改革与企业管理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既有内在的有机联系,又有区别而不可相互代替。要在深化改革中加强企业管理,不存在没有管理的机制,也不存在没有机制的管理。改革的成果要靠管理来加以规范和巩固,而坚实的管理基础又是企业深入改革的必要条件。当前,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是通货膨胀,而从造成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与企业改革不到位有关,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有关,与企业效益不高有关。我们多数企业现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尚未根本摆脱粗放式经营的模式。这突出地反映在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能生产的难销售,有市场的难生产;劳动生产率低下;科技进步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物耗、能耗高。而所有这些,都与企业管理有关。

吴邦国同志说,现在强调加强企业管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业,都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忽视企业管理,在企业管理上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主要有:一是在企业改革中,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产权、股份、公司化”问题上而忽视企业管理。现代企业制度包含“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句话16个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要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要全面地贯彻。明晰产权,是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光凭“产权清晰”这一条还是不能把企业搞好,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外部宏观上的问题往往掩盖了企业本身的管理问题。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善都不能代替企业自身的工作,不能替代企业内部的管理。据有关部门对1993年度2000多家亏损国有企业调查,其中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亏损占三分之二左右。三是企业重视外部开拓市场是完全正确的,但一些企业忽视了内部管理。从外面看,企业红红火火,但内部管理混乱,产品经营不稳定,生产事故不断,资产流失严重,劳动纪律松弛。

吴邦国同志在讲到当前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时强调指出,企业要把面向市场作为加强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明确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方针,要把清理企业间的相互拖欠作为近期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企业要把解决富余人员问题,作为加强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吴邦国同志特别强调,要改善和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家队伍。他说,企业办得好坏,关键在领导班子,核心是企业一把手。在大体相同的宏观条件下,企业是盈是亏,企业领导人素质的高低、领导班子是否同心协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善,都替代不了领导班子的作用。要提高对企业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是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抓好企业管理的基础,是搞好国有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家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思想;要严格管理,敢抓敢管;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要抓紧学习,优化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