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视扩大中小企业出口
王 军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及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正逐渐显现,出口增长继续呈下降趋势。鉴于目前我国的出口依存度已达20%左右,扩大出口对于实现今年8%的经济增长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重视并积极扩大中小企业的出口,是应当积极培育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小企业在扩大出口方面具有优势在计划体制乃至转轨变型期,国有外贸企业和大型企业往往是出口的主力军,但人们没有意识到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具有大企业所不具备的一些出口优势.
1.在体制上,中小企业大多是城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从总体上看机制灵活,适应性及成本、风险意识较强。
2.在动力上,面对当前的市场需求约束和巨大的竞争压力,中小企业在二次创业中仍保持向国内外市场继续扩展的强烈欲望,形成出口方面的强劲原动力。
3.在产业上,中小企业从成立之初,选择的多是朝阳产业,产品符合市场要求,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4.在产品成本上,中小企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这使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大提高,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优势将不会改变。
5.在操作技术上,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一些中小企业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增强,有的还掌握了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现代化贸易营销技术.扩大中小企业出口的若干思路,尽管中小企业具有扩大出口方面的一些优势,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促进和扩大中小企业出口,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工作。第一,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建设。中小企业应有意识地加强其在生产、质量、财务、经营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另外,还要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使产品的结构和产品的质量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第二,改善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加强宏观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其一,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支持,营造宽松的金融环境。如在商业银行内成立“小型企业信贷部”,发展专门以中小企业为对象的金融机构,组建以中小企业为对象的出口促进基金,提供出口信用担保,调整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政策,允许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国内外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其二,及时办理中小企业的出口退税,对某些行业和产品可考虑实行较高的浮动退税制度。通过各种非汇率手段来促进出口,以减缓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三,放宽中小企业的外贸经营权,降低中小企业出口经营成本,使其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在竞争中获取经验、发展壮大。其四,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通过规范税收制度,在清理“三乱’收费基础上变费为税,使企业负担稳定在一个较合理的水平上。同时,地方财政也可考虑对中小企业实行减免政策和其他优惠政策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出口。其五,加快和完善中小企业立法,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人力资源培训,技术开发引进,信息网络建设,销售渠道开拓,以及行业内部协调等多方面的社会化的管理和服务。(摘自《经济日报》1998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