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对策
一、掌握知识经济时代总趋势是企业争胜秘诀
产品进入世界市场,其成功的秘诀,在于企业把握了时代需求的总趋势,即物质需求
满足之后,需求重点普遍转向精神文化需求。正如杨振宁博士在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会上
所说:“80年代日本产品具有很高价值的精神结构,这是日本经济成功之道。”这个精神
结构是指日本民族精益求精的精神,它已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和产品质量以及美的造型与
外观的高度统一。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也指出:“在当今时代,单靠产品的使用价值
已不行了,只有同时注重审美的价值,才能吸引客户。”英国国民曾讨论:为什么仅有3个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日本,能把63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美国的产品撵出世界市场?讨论的
结论是:掌握知识经济时代需求发展总趋势,是现代企业经营成功的根本。
二、知识文化时代对企业的新挑战
知识文化时代的特点,对我国企业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企业必须同时满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的需求。这是企业生存兴旺的
根本。企业只有生产那些既能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商
品,才会为消费者所接受,才会有市场,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反之,消费者就不会接受,
就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愈是具备独特文化,愈是具有交流性、世界
性,其价格就愈高。
(二)企业必须实现硬、软管理结合,逐步向软管理过渡。硬管理是指侧重于机构、组
织、计划、控制等的日常技术性、经济性管理。软管理是指通过培育企业员工的整体价值
观,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激发员工荣誉感、地位感、责任感,以达到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自我激励。很多成功企业都是因为建立了以奉献、创造为荣的企业价值观,才实现了企业
文化管理。
(三)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掌握知识文化各方面的知识。现代企业家既要懂政治、经
济,又要懂科学技术与文化,只有从这三个方面去进行思考和决策,才能使企业发挥巨大
的潜力和活力。
(四)企业必须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逐步从以物质产业、物质产品为中心的重型结
构向以知识文化产业、知识文化产品为中心的轻型结构转变。企业应当花大力气去挖掘
和培育精神文化方面的新需求、新产业、新产品,以引导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
需求。这或许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五)企业厂长、经理要从过去的管理者、控制者、审判者、监督者的角色转变为循循善
诱的教师:教练员和热心朋友的角色。让企业员工有更多的畏主;更多韵自主性、独立性和
创造性,以实魂他们自己的人格价值,这是发挥其工作积极性的源泉。
(六)企业必须逐步从只重视政治职能、经济职能,转向同时重视文化职能,文化职能
的核心是培育既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又富有时代和社会主义特色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行
为规范,以推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其中最重要的是树立
“以创造世界一流产品与服务为荣”的价值观,使员工真正成为事业的主人。
(七)企业不仅要聘请管理专家作顾问,更要聘请科技专家特别是经济、文化、社会都
懂得的专家作顾问。浙江金华光大金融企业家L卫进投入100万元资金,建立了中国经
济文化研究基金会,以提倡经济文化理论研究,使企业界与经济文化理论界形成良性循
环,共生互动,比翼齐飞。
(八)文化也是经济,是企业生产性的投资。知识文化因素对企业到底能带来多大经
济价值?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公司依靠“全员追求卓越,创造世界一流企业”的企业精神,
实现了每天平均开发两个新品种,每年创汇1.5亿美元。这就是中华自行车集团公司文
化带来的巨大经济价值。当今的社会文化已形成了巨大的产业,旅游就是头号文化产业,
教育、科技也是文化产业。因此,也就有了文化经济学、知识经济学的诞生。
三,我国企业如何适应知识文化时代的挑战
(一)商品文化化。使商品成为使用价值、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体。努力开发有
本民族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商品造型、品名、品牌、包装、商标、装璜、广告和广告词,使商品更具丰富的文化特色,
(二)管理文化化。使企业管理过程,自上而下既有命令与强制,又有激励与鼓动,自下
而上既有服从、遵守,又有主人翁的意识、创新,从而把人的自尊心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
来管理。
(三)分配文化化。企业的收入分配,既要体现社会主义原则,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衣
穿;又要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能者多得的原则:更要体现鼓励先进,提倡创造,促进
人才向效益好的部门地区流动,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的分配能更好地实现
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四)营销文化化。营销过程要体现出既是商品的购买与销售,又在买与卖的关系上,
能感受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的享受,
(五)产权文化化。在产权秩序上,即财产的所有权问题上,要充分体现出国家、集体和
个人的切身利益,因而能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关心财产的经营与增值。
(六)组织制度文化化.其核心是看这一制度能否使企业的下级组织和职工个人发挥
积极性,创造性、能否让企业的下级组织在一定条件下,独立经营。
(七)科技教育文化化。企业应当让每个职工成为科技与教育的主人。使每个职工终身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能适应科技的变化、职业岗位的更迭,有不断更新知识、技术的机会。
(八)企业形象文化化。21世纪是文化世纪,也是企业整体营销的世纪。整体是指企业
理念识别、活动识别以及视觉识别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形象。企业整体形象是否具有独
特的文化性,是企业形象营销的关键,如“IBM是世界第一流服务的表征,”它就很有
个性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