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怎样理解知识经济的内涵
发行时间:1998-12-20
网站编辑:董辅扔
来源:研究所

知识经济

怎样理解知识经济的内涵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  董辅扔

    近来,我国对知识经济的讨论越来越多;知识经济这个概念不是我国的创造,但我国

对知识经济的讨论甚至比一些发达国家还要热烈和广泛。那么,什么是知识经济?这个概

念的内涵如何?在讨论中仍是众说纷纭。应该说,如果知识经济这个概念能够成立,这个

概念的内涵还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还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因为,知识

经济这个概念的形成,不过是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已经出现的一些新现象的概括,而

这些新现象目前还只是萌芽,日后将如何变化尚待观察。尽管如此,目前对知识经济这一

概念进行研究仍是必要的。因为,对这个概念的认识越准确越深刻,越能把握当代社会经

济发展的新趋势,从而越能主动地适应并推动其进一步的发展,走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

的前头,不致被时代抛在后面,而这对于制定和实施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很重要

的。

    什么是知识经济,我认为应该从不同的层次去理解。

    第一个层次,也是最高的层次,是把知识经济看作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

工业革命兴起以前,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以手工劳动为特征的,为基础的。人们利用一些手

工工具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推动这些手工工具的能源是人的体力加一些畜力,偶尔运用

一些水力、风力;在生产活动中,运用手21232具的个人的技能、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以人的体力为动力、运用手工工具、主要依靠个人技能的这种经济,延续了几千年,直到工业革命的发生。这种以手工劳动为特征、为基础的经济,其劳动生产率是很低下的,经济的发展是很缓慢的,生产工具的改进也是很缓慢的,生产的技能和经验主要是靠个人的传

授而得以继承和传播,因此其传播的速度和面的扩大也是很缓慢的。工业革命把人类经

济的发展推入一个新的阶段。工业化生产是以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为特征的,为基础

的。机器取代了手工工具,蒸汽机、随后的电力代替了人力和畜力作为动力,在生产活动

中个人的生产技术能与经验尽管仍起作用,但其作用已居于次要地位,人本身从属于机

器,甚至成为机器的奴隶。机器的广泛运用,把沉睡于地下几千年的生产力唤醒,社会生

产率大幅度提高,使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机器的运用推广,凝聚

于机器的知识、技术迅速地传播到各个领域、世界的各个角落。

    二次世界大战末电子计算机的发明,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

技术(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经济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

阶段,我认为,这个阶段是以智能化为特征为基础的阶段。如果说机器是人手的延长,那么

智能化技术是人脑的延伸。机器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无数倍地增强了人

手的作用,那么智能化的技术又把人从繁重的智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电脑不能取代人脑,

但大大加强了人脑,减轻了加快了深化了人脑的活动,先进的电脑已具有感觉和逻辑思

维的能力。机器装上电脑使机器的运转具有自动调节和控制的能力,生产线上的机器人

已经取代了工人,运用电脑进行各种产品(如汽车、飞机,建筑物等)的设计比人工设计更

迅速,更准确,更直观……智能技术正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电脑不仅帮助人

管理企业,而且正部分地取代家庭主妇或保姆运用于家庭生活的管理,帮助学生学习、管

理农田的灌溉、调节暖房的温度和湿度……智能技术没有取代机器,但正使机器成为“有

思维”的聪明的机器,

    在我看来,经济活动的智能化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最突出的内涵,也是最高层次的

内涵。我不同意有人把知识经济看作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实际

上知识经济没有也不能取代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是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中也要使用

知识经济的成果,使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智能化发展,成为智能化的经济。

    第二个层次是知识经济看作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6年,OECD提出:知识经济

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而建立的经济”。

这也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这里所说的知识,自然是指当代新兴的并正迅猛发展的知

识。有人认为,这个定义过于宽泛,因为任何经济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这样说并不错,但

提出知识经济,或者进一步说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并不是就任何知识而言的,而是就当

代正在兴起并迅猛发展的知识而言的,如信息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

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环保科学技术等。这些科

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已经大大地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这些科学技术的运用,不仅

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的产业(如农业、工业等),而且产生出一系列新兴的产业(如信息

产业等)。同时,使得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生产增长,产品增值的最重要的源泉.也就是说,

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资本和要素。在经济学中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反映了

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是经济理论的一大进步。而把知识作为一种资本、资源和要素,则

反映了知识的重要作用,也是经济理论的一大进步。因为,在当代,知识不仅渗透于其他

要素之中,大大地提高了这些要素在经济发展、生产增长、产值增加中的作用,而且知识

本身还成为一种独立的要素,在经济发展、生产增长、产值增加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知识经济的兴起正在广泛而又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仅就企业来说,企业生

产的组织,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职工的构成,企业的规模和组织等等都将发生巨大的

变化。因此,如果把知识经济理解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要强调当代新兴科学技术在

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强调当代新兴知识作为重要的资源、要素在经济发展、生产增

长、产值增加中的作用,注重把当代的新兴科学技术成果运用于各行各业,注重职工新知

识的培训,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注重企业的知识投入,正确评估知识的价值。

    第三个层次是把当代高科技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别称。由于当代新兴科学技术的发

展和运用,产生丁一系列高科产业,如信息业、生物工程、空间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

产业、环保产业等等。这些高科技产业具有很强的成长性,已经成为有些国家经济增长的

新的源泉,而且其产值已经远远超过传统产业,据说仅微软公司一家的市场价值已经大

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美国近几年经济持续增长不衰也主要靠这些高科技产业的

发展。目前,信息产业的成就已经振奋人心,在不远的未来,生物工程产业等也将开创经

济发展的新前景。把知识经济理解为高科技产业,引导着人们关注这些高科技产业的发

展,它们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

    第四个层次是把信息经济看作是知识经济。有人提出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这两个提

法是可以互换着使用的。这是最窄的理解。信息产业的发展无疑在各个高科技产业发展中

起着带头的作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等。现代的信息技术使知识数字

化.编码化,成为知识的汇聚、加工处理、储存、传输、运用的强大手段,社会经济活动的

智能化,关键也在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生

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没有一个社会经济活动的领域可以不运用信息技术的成果。信息

技术正在深刻地改革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加快了各行各业

的发展,成为各个高科技部门研究开发和成果运用的强大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大大

加强了人的智力的开发。因此,把知识经济理解为信息经济或信息产业也是可以的,它强

调信息产业、信息技术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信息产业在各种高科技产业

中的突出作用。把信息经济理解为知识经济正是为了强调信息产业的巨大意义。

    我认为,从以上四个层次理解知识经济都是可以的,它们彼此不相排斥,也不能替

代,从不同的层次理解知识经济有其不同的意义。例如,从第一、第二层次来理解知识经

济,就可以意识到,知识经济的兴起,决不是排除传统的产业,而是要把高新技术,包括信

息科学的成果,用以改造传统的产业,并使其逐渐走向智能化。例如,在农业中广泛运用生

物工程的成果定向培育生物,在农业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定时定量地供水施肥,在传统的

制造业中利用新材料科学的成果制造新的产品,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产品的设计、生产的

组织、网络销售,成本控制……

    综上所述,对知识经济这个概念的内容,需要作深入的研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

们对知识经济的理解还将深入。

    (转自《经济日报》1998年9月7日)

怎样理解知识经济的内涵
发行时间:1998-12-20
网站编辑:董辅扔
  
来源:研究所

知识经济

怎样理解知识经济的内涵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  董辅扔

    近来,我国对知识经济的讨论越来越多;知识经济这个概念不是我国的创造,但我国

对知识经济的讨论甚至比一些发达国家还要热烈和广泛。那么,什么是知识经济?这个概

念的内涵如何?在讨论中仍是众说纷纭。应该说,如果知识经济这个概念能够成立,这个

概念的内涵还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还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因为,知识

经济这个概念的形成,不过是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已经出现的一些新现象的概括,而

这些新现象目前还只是萌芽,日后将如何变化尚待观察。尽管如此,目前对知识经济这一

概念进行研究仍是必要的。因为,对这个概念的认识越准确越深刻,越能把握当代社会经

济发展的新趋势,从而越能主动地适应并推动其进一步的发展,走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

的前头,不致被时代抛在后面,而这对于制定和实施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很重要

的。

    什么是知识经济,我认为应该从不同的层次去理解。

    第一个层次,也是最高的层次,是把知识经济看作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

工业革命兴起以前,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以手工劳动为特征的,为基础的。人们利用一些手

工工具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推动这些手工工具的能源是人的体力加一些畜力,偶尔运用

一些水力、风力;在生产活动中,运用手21232具的个人的技能、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以人的体力为动力、运用手工工具、主要依靠个人技能的这种经济,延续了几千年,直到工业革命的发生。这种以手工劳动为特征、为基础的经济,其劳动生产率是很低下的,经济的发展是很缓慢的,生产工具的改进也是很缓慢的,生产的技能和经验主要是靠个人的传

授而得以继承和传播,因此其传播的速度和面的扩大也是很缓慢的。工业革命把人类经

济的发展推入一个新的阶段。工业化生产是以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为特征的,为基础

的。机器取代了手工工具,蒸汽机、随后的电力代替了人力和畜力作为动力,在生产活动

中个人的生产技术能与经验尽管仍起作用,但其作用已居于次要地位,人本身从属于机

器,甚至成为机器的奴隶。机器的广泛运用,把沉睡于地下几千年的生产力唤醒,社会生

产率大幅度提高,使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机器的运用推广,凝聚

于机器的知识、技术迅速地传播到各个领域、世界的各个角落。

    二次世界大战末电子计算机的发明,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

技术(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经济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

阶段,我认为,这个阶段是以智能化为特征为基础的阶段。如果说机器是人手的延长,那么

智能化技术是人脑的延伸。机器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无数倍地增强了人

手的作用,那么智能化的技术又把人从繁重的智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电脑不能取代人脑,

但大大加强了人脑,减轻了加快了深化了人脑的活动,先进的电脑已具有感觉和逻辑思

维的能力。机器装上电脑使机器的运转具有自动调节和控制的能力,生产线上的机器人

已经取代了工人,运用电脑进行各种产品(如汽车、飞机,建筑物等)的设计比人工设计更

迅速,更准确,更直观……智能技术正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电脑不仅帮助人

管理企业,而且正部分地取代家庭主妇或保姆运用于家庭生活的管理,帮助学生学习、管

理农田的灌溉、调节暖房的温度和湿度……智能技术没有取代机器,但正使机器成为“有

思维”的聪明的机器,

    在我看来,经济活动的智能化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最突出的内涵,也是最高层次的

内涵。我不同意有人把知识经济看作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实际

上知识经济没有也不能取代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是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中也要使用

知识经济的成果,使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智能化发展,成为智能化的经济。

    第二个层次是知识经济看作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6年,OECD提出:知识经济

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而建立的经济”。

这也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这里所说的知识,自然是指当代新兴的并正迅猛发展的知

识。有人认为,这个定义过于宽泛,因为任何经济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这样说并不错,但

提出知识经济,或者进一步说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并不是就任何知识而言的,而是就当

代正在兴起并迅猛发展的知识而言的,如信息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

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环保科学技术等。这些科

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已经大大地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这些科学技术的运用,不仅

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的产业(如农业、工业等),而且产生出一系列新兴的产业(如信息

产业等)。同时,使得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生产增长,产品增值的最重要的源泉.也就是说,

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资本和要素。在经济学中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反映了

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是经济理论的一大进步。而把知识作为一种资本、资源和要素,则

反映了知识的重要作用,也是经济理论的一大进步。因为,在当代,知识不仅渗透于其他

要素之中,大大地提高了这些要素在经济发展、生产增长、产值增加中的作用,而且知识

本身还成为一种独立的要素,在经济发展、生产增长、产值增加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知识经济的兴起正在广泛而又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仅就企业来说,企业生

产的组织,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职工的构成,企业的规模和组织等等都将发生巨大的

变化。因此,如果把知识经济理解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要强调当代新兴科学技术在

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强调当代新兴知识作为重要的资源、要素在经济发展、生产增

长、产值增加中的作用,注重把当代的新兴科学技术成果运用于各行各业,注重职工新知

识的培训,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注重企业的知识投入,正确评估知识的价值。

    第三个层次是把当代高科技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别称。由于当代新兴科学技术的发

展和运用,产生丁一系列高科产业,如信息业、生物工程、空间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

产业、环保产业等等。这些高科技产业具有很强的成长性,已经成为有些国家经济增长的

新的源泉,而且其产值已经远远超过传统产业,据说仅微软公司一家的市场价值已经大

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美国近几年经济持续增长不衰也主要靠这些高科技产业的

发展。目前,信息产业的成就已经振奋人心,在不远的未来,生物工程产业等也将开创经

济发展的新前景。把知识经济理解为高科技产业,引导着人们关注这些高科技产业的发

展,它们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

    第四个层次是把信息经济看作是知识经济。有人提出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这两个提

法是可以互换着使用的。这是最窄的理解。信息产业的发展无疑在各个高科技产业发展中

起着带头的作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等。现代的信息技术使知识数字

化.编码化,成为知识的汇聚、加工处理、储存、传输、运用的强大手段,社会经济活动的

智能化,关键也在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生

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没有一个社会经济活动的领域可以不运用信息技术的成果。信息

技术正在深刻地改革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加快了各行各业

的发展,成为各个高科技部门研究开发和成果运用的强大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大大

加强了人的智力的开发。因此,把知识经济理解为信息经济或信息产业也是可以的,它强

调信息产业、信息技术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信息产业在各种高科技产业

中的突出作用。把信息经济理解为知识经济正是为了强调信息产业的巨大意义。

    我认为,从以上四个层次理解知识经济都是可以的,它们彼此不相排斥,也不能替

代,从不同的层次理解知识经济有其不同的意义。例如,从第一、第二层次来理解知识经

济,就可以意识到,知识经济的兴起,决不是排除传统的产业,而是要把高新技术,包括信

息科学的成果,用以改造传统的产业,并使其逐渐走向智能化。例如,在农业中广泛运用生

物工程的成果定向培育生物,在农业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定时定量地供水施肥,在传统的

制造业中利用新材料科学的成果制造新的产品,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产品的设计、生产的

组织、网络销售,成本控制……

    综上所述,对知识经济这个概念的内容,需要作深入的研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

们对知识经济的理解还将深入。

    (转自《经济日报》1998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