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增强企业凝聚力
陈永祥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和振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
的经营者要努力增强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内部各种人才的作用。如
何增强企业凝聚力?
一、增强企业凝聚力,必须注意掌握和满足职工群众的合理正当需要
职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种种需要,是和企业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
广大职工往往把满足需要的期望,寄托于自己的企业及其领导人。因而企业的决策者就
应该抓住不同时间职工的不同需要,并能给予一定的满足,
对职工的需要应区分是否正当合理。所谓正当合理的需要,就是劳动者在创造物质
产品或精神产品的过程中,为满足自身和家庭发展的需要,向企业、向社会提出的物质的
精神的合理要求。比如:要有安全的劳动环境,合理的劳动报酬,舒适的生活条件等等。
职工的这种要求的合理性、正当性,是与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整体利益相一致的,企业
应给予一定的满足,这是企业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根本途径,也是企业发展的方向。
二、增蛋企业凝聚力,必须注意完善领导的自身形象
领导形象问题是职工心理上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企业无论大小,只要其领导者受到
职工的敬重与爱戴,这个企业凝聚力必然就强。具体来说,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作为群众
心目中的一个好的领导者,以下几个素质是不能缺少的;一是要严于律己;二是要有自知
之明;三是要有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四是要有决断魄力;五是要有宽阔的胸怀。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是靠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来进行的,在企业一切活动中,职工群
众需要了解和依靠自己的领导者,领导者也需要从职工中获得信息,获得理解、信任和支
持。
三、增强凝聚力,必须制定不同阶段切实可行的企业奋斗目标
企业是承担一定经济目标的社会组织,它根据国家计划或市场需要制定出总的经营目标。企业内部为了落实总的目标,各子公司、部门、车间及班组、个人,都有特定的小目标,从而形成了纵横相联,上下相辅的有机网络,目标,是人们希望通过努力而达到的成绩和结果,它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人们有了目标才会去奋斗,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能够激发人的动机、导向人的行为,广泛团结职工群众,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目标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于它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是否有实现的可能。作为企业领导人在制定企业目标时,要让职工在目标内容和实施目标的过程中,看到并感受到自身的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使企业目标与职工个人目标保持一致性,从而使每个职工自觉地为实现目标而积极行动。
四、增强凝聚力,必须适应和创造内外竞争环境
竞争,是社会主义市经济的必然现象。只有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才能推动生产的发展
和社会的进步。事实上商品的竞争,也就是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要想使自己的企业在竞
争中战胜对手,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全体人员中,树立奋发图强的雄心壮志。
竞争对企业来说,首先是一种外部压力。这种外部压力,实际上就是一种增强企业凝
聚力的外在动力。为了激励职工的斗志,振奋职工的热情,既要充分利用外在的竞争动力,
又应该在企业内部有意识地创造一种健康的生机勃勃的团体和个人的竞争环境,刺激职
工的竞争心理,在竞争中实现企业和个人的目标。
五、增强凝聚力,必须对下属实事求是地评价工作效果
当一个单位或团体,在出色地执行并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后,就应该
得到上级领导或有关部门的肯定与表彰。这样的评价可以提高该单位或团体在企业以至
社会上的地位与声誉。与此同时,该单位的成员也受到了激励,从而鼓励他们继续去实现
新的目标,争取更大的胜利。倘若由于领导者思想路线不端正、官僚主义作风较严重,或者
夹带个人成见,对先进单位或取得成绩的团体仍多次作出错误或片面的评价,就会使该
单位的群众产生“怨上”情绪,感到“前途暗淡”、“没奔头”,出现严重的离心倾向,使一些
原来表现较好的同志也会丧失信心。所以作为领导者对下级的评价一定要公正,要赏罚
分明。
正确的行为评价,对职工个人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领导者对于为社会做出贡献的
人,作出确切的评价,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荣誉,并将这种荣誉以一定的形式或名义固定
下来,授予相应的称号,就能产生较大的激励效果。对于其他人,也会产生巨大的感召力。
除了评价成绩、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以外,对某些人的缺点和错误,作为领导也应该
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进行必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那种对错误缺
点放任不管,对歪风邪气不斗争、不批评,实际上是对凝聚力的损伤。
综上所述,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就,必须注意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来寻找增强企业自身凝聚力的途径,加强凝聚力工程建设,这是很有必要的。
我国企业制定经营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每个企业所处的环境、内部实力以及生产经营特点各不相同,则经营战略也必
然千差万别,没有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战略是相同的。但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经营与发
展问题仍具有许多共性,从而决定了企业经营战略的构成带有许多共性,如何制定和实
施企业的经营战略?
1.应了解和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客观环境,特别是宏观环境:二是用户及
同行,要尽量掌握充分的信息;三是企业自己,充分分析自身的优势及劣势;四是战略要
长短结合,要抓重点(关键产品和技术、低成本、科技开发)。
2.我国企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多元化经营。世界上成功的例子不多。90年代
美国掀起的兼并浪潮,也基本以生产结构高度专业化为主,多元化的好处是东方不亮西
方亮,坏处是企业决策者无法集中精力。二是资本经营一定要慎重,以免走入误区,铸成大
错。三是强强联合的指导思想要正确,讲求科学合理。因为搞不好强强也可能变弱。制定
了经营战略后,企业还要利用各种经营手段、精神和物质等激励手段,调动内部人员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做到内部有凝聚力、外部有竞争力;
3.我国企业目前还需认识到三个特殊问题:一是企业自律管理是制定和实施经营
战略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急需解决的是体制问题;二是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这是企业制定和实施经营战略的组织保证;三是要处理好公司经营战略与企业集团经营
战略的关系。企业集团经营战略是指母公司对于公司的经营战略,而公司下属分公司并
没有法人地位。因此,公司经营战略与集团经营战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4.国家发展大集团战略,创建世界级大企业需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实施多维化的结
构性改革与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权结构股份化,二是经营事业结
构多样化和生产结构专业化;三是经营对象结构商品化和资本同步化;四是组织结构集
团化;五是市场结构国际化;六是技术结构现代化;七是管理结构“哑铃”化。
5.导致国外一些企业实施经营战略失甲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六点:(1)不了解自己的
尽处;(2)对全局的预测能力不足,缺乏分析力、想象力;(3)盲目扩张;(4)自我满足,沉湎
于过去的成绩,只有优越感,没有危机感;(5)不注意研究顾客需求的变化;(6)内部制
度混乱。以上这些教训值得我国企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