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如何取胜
发行时间:1999-12-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如何取胜

    从国内外成功的企业看,中小企业竞争取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紧跟市场,拾遗补缺

    市场补缺者主要是指行业里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应审时度势,既不向市场领导

者挑战,也不白费精力追随其后,而是选择不大可能引起大企业兴趣的市场“空白点”,为

大企业提供专门化服务。这些空白点,可以是大企业不愿干的那部分产品市场,也可以

是其它企业尚未顾及的那部分市场。采取补缺策略,中小企业既可以开发一个或若干个

有利可图的“角落”市场,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避免与较大企业直接较量的风险。从目前

看,填补市场“空白点”,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企业要善于把握市场和紧跟市

场。十几年来,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障碍正逐步削弱,

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纷纷进入国际市场;技术创新格局发生变化,由于计算机与电信业

的发展,中小企业能紧跟大企业得到同样的应用型技术;资金市场结构发生重组,中小企

业可以自由进入资金市场;消费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情感化、时尚化的商品热销。所有这

些变化,都要求中小企业把握市场,紧跟市场。二是企业要善于在市场上捕捉机会,果

断决策。市场是巨大的,机会随处可见,关键是要求企业的决策者能独具慧眼,把握好时

机,当断则断,否则机会稍纵即逝。三是企业要善于创造市场;在运用这项策略中,企业

家应善于创造新思想,创造新市场。在打算进入某个行业时,应该先认真分析自己企业

的实力和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善于扬长避短,抓住机会,开创

一个全新的市场。

    二、集中优势,创造特色

    任何一个组织资源总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就必须集中使

用。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小,实力弱,不可能四面出击,占领全线市场,只能借鉴游击战中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术,集中力量打入目标市场,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目

标上,进行重点投资,力争在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领域里形成相对优势,创造自己的特色,发

展专业特色产品,从而使企业得到发展和壮大。

    三、灵活多样,多角化经营

    所谓多角化经营,是指企业的经营范围扩大到原来的产品或行业的范围以外,打破

产品和行业界限,向多品种和多种经营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无论何种企业,如果将生产的

产品或经营领域限制在某一方面,势必给企业经营带来极大的风险,而多角化经营能充

分利用现有设备、人力、厂房,有利于发挥企业潜力,使企业真正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

路;另外,它还使企业在市场发生变化时,可以随机应变,分散企业风险。

    四、集约经营,联手协作

    专业化的中小企业,要把核心活动之外的功能外包给其它企业,还需要依赖忠实可

靠的合作伙伴。若干伙伴企业为了尽快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往往需要临时联合起

来。这种联合组织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集中优势。每个伙伴将自己的“核心优势”贡献

出来,这种联合体就能够达到最佳境界。二是相互信赖。这种联合体成员“利益共享,风

险共担”,必须坦诚相待。三是界限模糊。组织成员的范围广泛,各方都为各自的利益以

合作代替竞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界定其一企业的责权始点、终点。四是利用

机会。这种联合体属于非正式的,关系不持久,有机会则聚,任务完成则解散。经过联合

获利的中小企业很有可能扩张为大企业。

    另外,中小企业也可以采取协作的策略求生存。中小企业在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

时,依附于大企业的生产系统,成为它们生产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大企业的监督

和指导下,为其生产某种零件或提供某种服务,最终在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密切而稳定

的分工协作关系,使中小企业的专业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也为它们长期的生存和

发展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基础。国外许多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

是由于它们与大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比如日本丰田制造公司,与它协作的

中小企业足有上万家,而我国则平均不到二百家。这种情况,一方面限制了大企业的发

展和经济效益提高,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中小企业发展。权威人土认为,加强与大企业以

及中小企业之间协作联合,是中小企业保持活力的重要条件,这是很有道理的。(刘摘)

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如何取胜
发行时间:1999-12-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如何取胜

    从国内外成功的企业看,中小企业竞争取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紧跟市场,拾遗补缺

    市场补缺者主要是指行业里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应审时度势,既不向市场领导

者挑战,也不白费精力追随其后,而是选择不大可能引起大企业兴趣的市场“空白点”,为

大企业提供专门化服务。这些空白点,可以是大企业不愿干的那部分产品市场,也可以

是其它企业尚未顾及的那部分市场。采取补缺策略,中小企业既可以开发一个或若干个

有利可图的“角落”市场,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避免与较大企业直接较量的风险。从目前

看,填补市场“空白点”,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企业要善于把握市场和紧跟市

场。十几年来,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障碍正逐步削弱,

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纷纷进入国际市场;技术创新格局发生变化,由于计算机与电信业

的发展,中小企业能紧跟大企业得到同样的应用型技术;资金市场结构发生重组,中小企

业可以自由进入资金市场;消费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情感化、时尚化的商品热销。所有这

些变化,都要求中小企业把握市场,紧跟市场。二是企业要善于在市场上捕捉机会,果

断决策。市场是巨大的,机会随处可见,关键是要求企业的决策者能独具慧眼,把握好时

机,当断则断,否则机会稍纵即逝。三是企业要善于创造市场;在运用这项策略中,企业

家应善于创造新思想,创造新市场。在打算进入某个行业时,应该先认真分析自己企业

的实力和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善于扬长避短,抓住机会,开创

一个全新的市场。

    二、集中优势,创造特色

    任何一个组织资源总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就必须集中使

用。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小,实力弱,不可能四面出击,占领全线市场,只能借鉴游击战中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术,集中力量打入目标市场,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目

标上,进行重点投资,力争在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领域里形成相对优势,创造自己的特色,发

展专业特色产品,从而使企业得到发展和壮大。

    三、灵活多样,多角化经营

    所谓多角化经营,是指企业的经营范围扩大到原来的产品或行业的范围以外,打破

产品和行业界限,向多品种和多种经营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无论何种企业,如果将生产的

产品或经营领域限制在某一方面,势必给企业经营带来极大的风险,而多角化经营能充

分利用现有设备、人力、厂房,有利于发挥企业潜力,使企业真正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

路;另外,它还使企业在市场发生变化时,可以随机应变,分散企业风险。

    四、集约经营,联手协作

    专业化的中小企业,要把核心活动之外的功能外包给其它企业,还需要依赖忠实可

靠的合作伙伴。若干伙伴企业为了尽快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往往需要临时联合起

来。这种联合组织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集中优势。每个伙伴将自己的“核心优势”贡献

出来,这种联合体就能够达到最佳境界。二是相互信赖。这种联合体成员“利益共享,风

险共担”,必须坦诚相待。三是界限模糊。组织成员的范围广泛,各方都为各自的利益以

合作代替竞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界定其一企业的责权始点、终点。四是利用

机会。这种联合体属于非正式的,关系不持久,有机会则聚,任务完成则解散。经过联合

获利的中小企业很有可能扩张为大企业。

    另外,中小企业也可以采取协作的策略求生存。中小企业在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

时,依附于大企业的生产系统,成为它们生产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大企业的监督

和指导下,为其生产某种零件或提供某种服务,最终在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密切而稳定

的分工协作关系,使中小企业的专业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也为它们长期的生存和

发展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基础。国外许多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

是由于它们与大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比如日本丰田制造公司,与它协作的

中小企业足有上万家,而我国则平均不到二百家。这种情况,一方面限制了大企业的发

展和经济效益提高,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中小企业发展。权威人土认为,加强与大企业以

及中小企业之间协作联合,是中小企业保持活力的重要条件,这是很有道理的。(刘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