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制理论与供销合作社改革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 潘遥
有些同志对党的十五大报告讲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没有讲合作制,就认为合作制
没有必要存在了,于是主张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来代替合作制,或者以其它种种办法
削弱合作制经济。这种认识和主张是不正确的,有害的。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
成部分。”“要支持、鼓励和帮助城乡多种形式集体经济的发展”。报告特别提出了“劳动者
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党的十五届三中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指出:“以农民
的劳动联合和农民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更应鼓励发展”:这里,我们应当深入领
会和正确理论什么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我的
理解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就是合作制经济,即
集体性质的合作制经济。报告中所提出的,“要支持、鼓励和帮助城乡多种形式集体经济
的发展”,是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发展合作制经济,而不是削弱或取消合作制经济。
一、关子合作制的历史地位
合作制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现象,有其客观必然性。合作制最早是空想
社会主义者把它作为改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手段或工具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是把合
作制作为阶级斗争的辅助工具和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向完全的共产主义经济过渡的中间环
节来看待的。我们党和其它执政的工人阶级政党都很重视马列主义的合作制理论和实
践,把合作社作为劳动者走向社会主义的重要组织形式。因此,合作制由资本主义社会
扩展到社会主义国家,由英国发展到全世界,成为一个国际性运动。
在中国,二十世纪初就产生了合作社。之后,在共产党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
合作社有相当的发展。但是,合作制的广泛推行,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把它放到重要位置,给予积极的扶持,发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制经
济,使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又把供销合作
社、信用合作社及各种合作经济组织的改革摆上重要议程,定方向,给政策,作决定,促进
合作制经济的发展。这充分说明我国党和政府对合作制经济十分重视,并寄予厚望。合
作制的这种历史地位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
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其基本国情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科学教育和文化落后,农民生
活不富裕。要逐步摆脱这种不发达状态,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需要从我国现实出发,动员各方力量,逐步建立健全以现代科技为
先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尤其要
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大力发展自我服务、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合作制经济,依
靠自身的力量,来实现以上目标。正如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需要建立一个以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上述三个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
经济新体制。而农村合作制经济,尤其是供销合作社在农业三大体系中担负着重大责
任,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五大报眚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合作社的发
展历史告诉我们,合作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又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那种认为我
国合作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现在搞市场经济,合作制已经过时的思想是违背历史事实
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大家都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是弱势产业,劳动者在市场
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需要组织起来进入市场,需要组织起来保护自己,合作社正是一个
有效的组织形式。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合作制不仅不能削弱,而应当大力提
倡和鼓励其发展。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而公有制又是社会主
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们党历来认为: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支持、鼓励和帮助其发展,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有重大意义。合作制经济作为集
体经济的最重要形式,同社会主义有着天然联系,列宁把合作制看作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社会制度,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和壮大
合作制经济,使它在公有制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基础。
4.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要求。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充分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走向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合作社是劳动群众的互助组织,互助
互利是合作社的基本原则,民主、平等的公平原则和联合的整体优势,不仅能够防止两极
分化,而且通过种种服务方式,组织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所以,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走向共
同富裕的最佳形式。 ’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合作制之所以处于重要的历史地位,一是有它存在和发展的
坚实基础和客观必然性,二是它确实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特殊的重要
作用。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都需要它、依靠它。众所周知,我国合作
制经济的发展也经历过曲折,但它的生命力很强,无论客观环境和条件怎样变化,始终存
在和发展着,真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作制经济特
别是供销合作社又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这是暂时的,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
领导和关怀下,经过合作社自身的努力是会逐步克服的,不能为此动摇信心:只要我们
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策和精神,坚持完善和发展合作制,排除各种
干扰,把合作社体制改革沿着中央[1995J五号文件所指出的方向继续深化下去,积极推
动合作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前途是大有希望的。
二、坚持和发展合作制,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
坚持和发展合作制,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
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合作制经济的性质,坚持合作制
原则,坚持为社员服务的办社宗旨。
首先,坚持合作制经济集体所有制性质,坚持维护入杜社员集体财产所存权,’供销社
的资金财产分两部分:一是社员人社股金或投资,属于社员个人所有,供销社集体占有和
使用。二是在社员人股投资和国家扶持的基础上,从经营的盈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
金逐步积累起来的集体公有财产。所以供销社资金财产是建立在社员个人所有基础上的
集体财产,属于农民社员为主体的集体所有制性质。财产所有权是十分明确的。供销社
集体财产是用来扩大业务经营,发展合作经济事业,更好地为社员服务的物质基础,既不
能分割;也不能量化到职工和社员个人,更不能随意处置和平调,必须保值增值。供鞘牡
要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首要的和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坚持集体所有制性质,大
力发展集体经济,坚决维护农民社员对集体财产的所有权-\管理权和收益权。但近几年,
一些地方的供销社在外力干预下,在“社有民营”、“明晰产权”、推行股份合作制等改革措
施中,低价评估集体资产,把集体资产量化到职工个人,将企业和资产出售给个人等方式,
致使集体:财产大量流失,削弱了集体经济,特别是近年来,在所谓产权制度改革中,不顾
供销社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小企业的实际,套用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做法,而且在“放
小”的多种形式中,只抓一个“卖”字,一个“股”字,将基层社和联社直属企业以低价卖
给个人,一卖了之,一股了之。这样,就把供销社公有财产变为私有财产,改变了供销社
集体经济性质,剥夺了农民社员的集体财产所有权。这种化公为私的倾向,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使集体资产流失殆尽,公有。制瓦解,不仅农民群众不答应,供销社也不复存在,后
,果不堪设想。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制止这种倾向,供销社集体财产是社会主义公有财
产,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谁要任意处置和侵犯公有财产,是一种犯罪行为,应该追究法律
责任。
第二,坚持合作制原则是办成真正合作社的基本标志。合作制原则是合作社本质体
现,是各国合作社公认的世界通行的原则,对指导和推动世界合作社运动的发展发挥着重
’要作用。供销社只有坚持合作社原则,才能办成真正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1995
年国际合作社联盟一百周年大会上,将合作社原则重新修订为七项原则,丰富了内容,适
应了新的世界形势。七项原则是:自愿开放、民主管理、社员经济参与(即资金财产所有权
和分配权)、自主自立、教育培训、合作社间的合作、关心社区。结合我国供销社当前实际,
除坚持供销社集体经济性质,坚决维护社员 集体财产所有权外,应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坚持和发展社员民主管理,完善和健全供销社民主管理制度。真正办成农民合作
经济组织,不是一句口号,必须遵守社章,保证人社农民享有发言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要健全和坚持各级供销社社员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制度,认真履行各级供销社理事会、
监事会的职能或社务委员会职能,要充实和增强广大社员民主权力的内容和保障措施,
要把民主管理渗透到供销社主要事’业和各个重要环节中去,克服官僚主义和官办作风:
2.坚持和发展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劳动者单独进入市场,困难
重重,需要采取合作制组织起来。小规模的合作社难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大市场,也需要
通过合作制联合起来,这正是合作制存在的基础。坚持发展和完善合作制一定要做好
“联合”这篇大文章。目前,影响合作社整体优势发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问题,
也有体制问题。只要我们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全国合作社组成不同规模,功能
各异的联合舰队,徜徉于大市场的海洋之中,胜利地达到彼岸。
3.坚持和发展合作社的教育。我们推行合作制,深化供销社改革,都离不开教育,
有人说,教育是合作社立社之本,纵观合作制整个发展史,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组织
和发展合作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群众运动:国际合作社运动有着久远的历史,合
作社运动本身就是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广大群众认
识自己的力量,明白合作制的性质和内容,懂得自己组织起来为自己服务的道理,使广大
群众积极投身到合作社运动中来。长期以来,我们这种观念淡薄了,同农民的关系疏远
了,毛病也出在教育上。办供销合作社的人不懂合作制,社员不清楚不关心合作社,社会
各界不了解合作制,工作起来困难重重,日积月累,必然导致合作制的异化——行政化、商
业化、私人化。
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合作社教育,努力把供销社办成一个大学校,把教
育面向广大社员和供销社职工,对他们进行合作社基本知识教育,科学、文化、技术教育
和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出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
新型社员和有奉献精神的合作社工作者。
第三,坚持为社员服务的办社宗旨,发展服务与效益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供销社
作为农民经济组织,它的唯一宗旨和首要任务是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供销社要生
存、要发展,必须在服务上大作文章,要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形
式,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实力,只有服务搞好了,才会有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服务
和效益是统一的:农民对供销社要求是双重的。既要优质服务,又要经济效益,因为经营
亏了,经济效益不好,当然也就失去了服务的物质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为了实现供
销社服务与效益的有机结合,一要通过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上下结合、全国联网的流通
和服务体系,发挥联合优势和联合社优势,为成员社,为社员服务的职能作用。通过各级
社纵向横向联合,把生产和流通连结起来,把地区之间商品流转和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
交流开展起来,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连接起来。二要积极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
营。这是当前供销合作社最大的一次生存和发展的机遇,必须以战略眼光,投入主要力
量,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结为一体,同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把大部分加工、
销售环节的利润,分给社员。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农民买难卖难,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
收入,同时供销社也可以扩大经营阵地,提高经济效益。
第四,发展以合作制为主的多样化企业形式。合作社是劳动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
合作制不仅体现在合作社的各级组织中,也是合作社所属企业的根本制度。由于合作社
的众多企业,分属各个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职能任务,为不断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和市
场竞争的要求,不同企业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应有所不同。在端正为农服务方
向,坚持以合作制为主的条件下,通过吸收、借鉴、探索,积极发展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又符合合作社特点的多样化的企业形式和经营方式,其中包括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但
绝不能以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代替合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