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资产租赁制 流动资金股份制
一一福建省福鼎县车辆制件厂股份合作制改革调查
林时俊 陈振夏
一,股份合作制的一种新思路
福建省福鼎县车辆制件厂是由福鼎县自行车零件厂衍生出来的一个城镇集体企业。臼行车零件厂从办厂以米,特别是从1987年开始至”90年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缺乏活力i管理不善,产品单一,积压滞销,生产不景气的状况,累计亏损额达100万元。1990年企业只好停产,设备闲置,工人生活无着落,成为全县二轻系统的一个包袱。
是坐而待毙,还是寻找新的出路,厂领导班子经过冷静思考,认真分析,一致认为:导致企业陷入如此困境,除了部分市场因素外,关键还在于企业内部。由于机制不活、大锅饭,缺乏凝聚力等弊病,导致企业经营走进了一条‘死胡同”。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寻生存、求发展,必须从改革上找出路,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入手,积极引入股份合作制机制,建立起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
但是,股份合作制固有的‘股权平等,同股同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内在要求,又使职工望而却步:试想:一个企业的厂房、土地,设备等集体财产评估后,少说也有几百万元,经济效益差,负债又重,叫职工用现金参股同企业共担风险,按股分红,谁愿意干?投多了划不来。仅靠股份合作制进行企业改制一时难以推开,还必须借助承包租赁制的好办法。在实践中,他们积极探索出一条兼有股份制和租赁制,实行“固定资产租赁制,流动资金股份合作制’的改革新思路,为固定资产数额较大,经济效益较差,负侦较重的城镇二轻集体企业改制提供了示范,并为推广和完善股份合作制经济摸索出一条可行的新路子。
二、改革的基本做法
第一步,重新组建新厂,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经济。1991年初,由自行车零件厂推荐一位支部书记担任厂长,从零件厂划出175名职工重新组建了福鼎车辆制件厂,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没有厂房设备,就以年租金8万元,向零件厂租赁厂房设备,用于零件厂偿还银行债务,生产流动资金则采用股份合作制形式筹集。除了零件厂以现有的原材料作为集体股投入外,其余发动职工自愿投股,每人四股,每股500元。并明确宣布,投股者具有双重身份,在企业既是生产者又是资产所有者,没有投股的职工仅是劳动者的身份,很快就有48名职工投了股,股金达9.6万元(厂长还把自己的房产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16万元)。他们把这些资金投入铝合金车闸的新产品开发,获得成功。目前生产的20多种铝合金车闸系列产品,热销于厦门、广东等10多个厂家的名牌自行车配套,出口东南亚市场,企业很快起死回生。
第二步:引导股份合作制向规范化发展,努力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在企业改革中,他们进一步修改充实了“入股自愿、股权平等,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民主管理,按劳分配,按股分红、股金计息,集体积累、自主分配”等方面的内容和措施。特别在企业领导体制,股东的权力和义务,股金计息办法,利润分配比例等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如在计息分红上,规定集体股只分红不计息,个人股在一定期限内既分红又计息,企业税后利润中,提取15—30%作为生产发展基金,5—10%作为劳动奖励金,5—10%作为福利基金。其余30—50%作为按股分红基金。但同时规定,年终发给股东的分红资金得超过本股金的20%,超过则转为增加股东的股本金。股份合作制产权明确,利益直接,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职工的投资积极性,1992年个人股金从原来的9.6万元迅速增加到19.2万元,集体股也从原来o.96万元增加到5.6万元。
笫三步:实行“四制”配套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二国营”僵化管理模式。这个厂以推行股份合作制为契机,大胆推进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在厂内推行“四制’配套改革:一是在领导体制上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企业董事长,厂长、书记“三职一肩挑”,变三心为一心,更好地适应了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通过合并科室,精简行政人员,推行竞争上岗,择优选聘的办法,使行政人员从原来由自行车零件厂划过来的42人减为现在的12人。三是推行岗位工资和计件工资制,打破计时工资和固定工资制的大锅饭弊端,行政人员实行岗位工资制,生产工人全部实行计件工资制,初步形成丁按股分红、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新的分配机制。四是生产工人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取消固定工、临时工界线,要求所有工人重新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职责和合同期限,对违反厂纪厂规,不服从调配的职工,企业有权随时辞退。
三、取得明显经济成效
福鼎县车辆制件厂推行“固定资产租赁制,流动资金股份合作制’改革,虽才三年时间,但无论在企业经营机制上,还是在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小穷亏”集体企业摆脱困境,增强活力开辟出一条可行的捷径。
1.初步理顺了企业产权关系。通过集体投资,职工参股组建的股份合作企业,使企业产权具体化,明晰化、人格化,每个股东都切实感觉到拥有自己的一份财产。集体股则委派股东参与管理,避免丁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只要通过董事会就可以决定,各项自主权得到了充分体现,极大调动了生产者与经营者的积极性。
2.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过去零件厂由于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职工所关心的是按劳分配,不关心企业的生产发展,也不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重新组建股份合作企业后,职工投股,股金连心,得失与共,职工的切身利益已与企业的兴衰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危机感和责任感。
3.理顺了分配关系。实行股份合作制后,打破了过去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推行岗位工资和计件工资制,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在利润分配上,首先按规定向国家缴足各种税费,然后在税后利润提留各种基金后,才按股份分红。这种把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了以往零件厂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弊端,强化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相互约束机制。
4.筹集了闲散资金。福鼎县车辆制件厂采取这种改革办法,即解决了“小穷亏”集体企业的闲置厂房,设备的利用和职工的出路问题,又通过股份合作制吸收职工闲散资金19.2万元,缓解了企业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为进一步扩大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5.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探出一条新路子。福鼎车辆制件厂的改革成功表明,股份合作制不但可以“一枝独秀”,还可“百花争艳’,这种溶其他经营管理制度,利用各自优势,相互配合,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如厂内实行“四制’配套改革,也正是把股份合作制同其他各种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制有机结合在一起,不失为一个先导性的改革,在强化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中,是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6.提高了经济效益。1991年重新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后,企业很快摆脱困境,出现生机,当年完成工业产值223万元,实现税利12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1841元。1992年企业各项经济效益又跃上新台阶,工业产值,实行税利,人均年收入分别比1991年增长137.8%,176%,84.2%。目前,企业不但还清了零件厂所欠的债务,还积累30多万元,使企业跃入全县二轻系统的先进行列,荣获厂际竞赛第三名。